在以为“家”的地方无家可归,怎么办?

《隐形人》以手机为话题,加入家庭的情节,紧贴时代的脉搏,更加形象地表现出了“家”的问题。它在提醒我们,在不断被现代科技,爱只会被漠视被流放,随着时间逐渐消失在我们的视野的时候,即便醒悟,也是后悔无疑。

家,是什么?是避风的港湾,是温暖的拥抱,是无言的柔情,是静谧的时光,也是一个精神及情感需求的空间。可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家”背负了太多的负担,甚至逐渐成为一个隐形之“家”,造成一种有“家”却无家可归的尴尬窘境。短片《隐形人》,以手机为话题,加入家庭的情节,紧贴时代的脉搏,更加形象地表现出了“家”的问题。它在提醒我们,在不断被现代科技,特别是手机的支配下,爱只会被漠视,被流放,当它随着时间逐渐消失在我们的视野的时候,即便醒悟,也是后悔无疑。或许,这是给当下之人敲的一次警钟,毕竟我们不想让“家”变成一个无家可归的地方。

在现在的城市,“我们置身于一个共时性的年代,我们身在一个并置的年代,一个远与近的年代,一个相聚与分散的年代。”手机与人,构成了一个缩短距离(物理距离)的空间的同时,也将情感慢慢消融,甚至有时候形成一片空白。在短片中,父亲从孩子出生便被手机“骚扰”,虽说在医院等孩子出生,可孩子出生时他又手机不离手,跟同事聊起工作。一边是医生与孩子爷爷奶奶欢声雀跃,一边是孩子父亲打电话,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对立的空间。由此,父亲在孩子出生之时,便如同隐形人,看似在,实则是一个缺失的形象。

从小到大,只要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子女的“家”,但为什么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家”却给人带了我们一种无家可归之感?这就好比,一朵开得正艳的花遭遇践踏,所呈现出的凋零之态。但谁都知道,缺爱的家,尤其是父爱,那种感觉是一种悲。在片中,从孩子第一天到满月,父亲都是拿着手机,要么在打电话,要么盯着手机。奶奶对孩子讲父亲那时候的情景时,都是以一句“爸爸因为工作太忙,没法照顾家里”。此时此景,都让人有种淡淡的伤感与无奈。说到底,它剖析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家庭亚健康问题引发现场全体观众的反思。

或许是这欧派关机一小时的创意短片《隐形人》过于形象,又或许是“家”的问题太过严重,但无论如何,“家”的问题是一个常态。手机,作为一种通讯工具,体现了时代的发展的特征,也是一种远离“家”或者说“情”的特征之一。无论是影片中孩子的成长,还是作为父亲一直与手机相伴,忙于事业等等,都构成了一种无以言说之“家”的内涵。在这里,“家”成了无家可归之“家”,因为孩子的成长父亲一直是缺失的,或者说活在自己的手机世界里。

关机一小时,陪伴家人,温情相随。当影片定格在全家福的照片时,家成了一种情感的隐喻。只不过,这张全家福被突如其来,或者说常态的手机来电给打断,以至于拍成了一幅爸爸拿着手机的全家福。其实,融聚有家有爱之内核的欧派,是在利用这种病态式的形象,给出一个“全家福”的定义,它,不只是是拍照的一瞬间,也不只是生活中的某一张照片,它是陪伴在家庭生活的点滴时光,是全家人相伴的温暖岁月,是没有手机打扰的静谧时刻。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