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薛利平:演唱会规模化的局限在哪里?

“我们这个行业可持续发展在哪?最让我困扰的忧心忡忡的是在这儿,我们现在这个行业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中国音乐财经:创业之初的想法是什么?

薛利平:当时我从中演出来是想做票务的,但那时候做票务的门槛很高了,没有三四千万的创业资金不好启动,我也没有想去融资。出来以后,原来自己有一些积蓄,用房款抵押,跟亲戚借一些钱就开始做演出了。我出来做演出,也是有一些理想,想干一番事业。

2010年我们和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经罗盘文化承办的活动都可在那里举办,汪峰第一次千人演唱会门票卖爆就是在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馆举行的。

怎么想起承包这个呢,我在做票务公司的时候发掘很多港台艺人,真的是撑满大体育馆的寥寥无几,反而在小体育馆因为4000多座位,三面台,来了正好,卖爆,口碑还不错,因为艺人知道演唱会卖爆了他也高兴,再一个加上小体育馆运营成本比大型体育馆低很多,比如场租便宜,安保的费用便宜,可能宣传费上也相对便宜了,我是这么考虑来运营场馆的,这是第一。

第二、我也想学当年美国的一家大的场馆运营公司,AEG Live,承包场馆往里灌内容,它现在全球承包场馆是最多的,我当时也是想向他学习,出来运营这个体育馆。原来体育馆一场演出都没有,非常冷清,但它是非常好的一个地理位置,外面有超大的停车场,周边有三条地铁线。后来我发现在中国复制AEG的模式很难,所以后来还是专注做大型演出。

中国音乐财经:演唱会的市场现状到底如何?

薛利平:这几年递增的速度还是太慢,有的说20%有的说百分之30多少,我认为没有那么大。根本原因是在哪儿,我们这个行业没有工业化,为什么电影可以翻倍的增长,拍一个影片可以无限复制?只要我的荧幕越多我放的量就越多,现在好多荧幕到县城里面了,豪华的影院,我个人认为到2000年的时候,光电影票房真的有可能突破1500万。现在是更多互联网公司愿意拿更多的资金来投大片,更多的商家建立更多的影院,美国才3亿人口,咱们国家14亿人口,所以这个市场未来是很大的,竞争也会很激烈。

电影票价相比起演唱会的票价,老百姓是能接受的,这是一个根本的问题。我再说演出,中国纯粹商业演出市场是60多亿,那么40多个亿可能就是剧场版的,或者是一些旅游实景的,真正演唱会市场是20多亿。

演唱会里面有二八法则,20%的大咖占了80%的票房,问题就来了,这就是我们行业的局限。这些大咖跟电影不一样,我可能两年拍一部大片,我的产品快。我们这个行业产品的需求量,我先说演唱会,一个艺人必须经过多少年的沉淀才起来的?汪峰这几年(势头正猛)做演唱会票房好,可是鲍家街多少年呀。张学友、陈奕迅,我刚才说这几个(歌手)票房这么好,可是学友今年50多岁了,陈奕迅都出道多少年了,换句话说我们是听着学友歌长大的,他才有这样的市场。

演唱会后继乏人,这是一个根本的问题。

中国音乐财经:内地艺人现在也很多,汪峰之外,应该还有艺人可以做万人演唱会吧?

薛利平:以前演唱会市场是被港台占领的,为什么大陆艺人作品唱得都不错,但是票房永远不及港台的?原因是大陆对艺人和偶像气质包装这一块太弱了,大陆和港台的区别在哪儿,区别到你的气质,偶像的气质,我有一次和一家香港公司的高层交流,突然顿悟了,真是这么回事。陈奕迅身上有星相,一开就卖爆了,周杰伦一出来就纯粹是粉丝经济,学友在大家心目中的气质和品质,就完全和大陆艺人不一样。你看一些天天在电视上唱歌的内地艺人吧,唱得真的不错吧,就是卖不了票。

这两年大陆反过来也有可能超过港台了,就是这两年,你看李易峰,大陆的吧,你看李易峰就是腕,就是星。你看TFboys那个劲就出来了,大陆这两年回归了,在这个之前我觉得都不是星,包括选秀出来的那帮歌手,缺点东西。

大陆这些老一牌的,略具有一点偶像气质,演唱会票房绝对不会输给港台艺人,但是那些人身上的痕迹不好改变了。我相信随着大陆经济的发展,互联网的无边界审美的影响,90后、00后这一代他们审美完全不一样了,中国人未来偶像经济会出来非常庞大的市场。所以,我们在往那个方向转。

中国音乐财经:对于演出行业来说,你觉得不认同的是什么?

薛利平:没有下游,也没有上游,我不知道我明天该往哪走,这是我们绝大多数演出公司面临的困境,如果有100家演出公司我认为在思考这个问题的公司不会有4、5家。好多演出公司还是停留在今天抢一个学友的演唱会,我今天吃饱饭就行了,明天抢一个周华建,后天再抢谁,每天有一口饭混日子走。像我们这种有理想有想法的公司到底往哪走?我真的是在考虑了3-5年以后的事了。

像明年我们有4、5场陈奕迅的演唱会,我们赚眼前的钱绝对没有问题,我刚才说了陈奕迅是票房第一,周杰伦票房第二、学友是因为三四年没有出来,学友的票房也应该是在第二第三,第四是五月天。明年我们还会有陈伟霆和其他一些项目,那么后年呢?我们这个行业可持续发展在哪?最让我困扰的忧心忡忡的是在这儿,我们现在这个行业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中国音乐财经:对于演出公司来说,你觉得最难的是什么?

薛利平:我们把内容拿来交给人家卖,我们去市场上运营,我们是中游的环节。现在是票务来压你中间商,它也做主办方投演出,艺人也来压中间商,我们现在真的是挺难的。

票务公司现金流是滚动的,有几十亿可以滚动,像我们这种公司就被动了。我们现在靠的是跟艺人的个人感情,但是在商业环境里面感情永远是应该是排名到最后的,就应该拿商业说事,感情在利益面前永远是站不住脚的。

就我刚才讲的二八法则,就那么几个艺人能赚钱,全中国可能有几百家上千家演出公司纷纷去抢,抢艺人抬价是非常正常的事,他肯定要涨价,换我,我也会涨价,你也涨,他也涨,这是一个对我们来说是越来越被动的,不光是没有利润空间,风险也大了。

中国音乐财经:上游艺人的独立性越来越强,下游能够形成大公司,中间环节是不是可能也可以整合,变成一个集中度很高的行业?

薛利平:有可能,但是很难。Live Nation也遇到问题,艺人的独立性在增强,演唱会不赚钱,但是它在全世界运营,不仅仅有演唱会,还有音乐节、音乐版权、还运营场地。国外比较好的一点是艺人和演出商的风险共担,参与票房分成,但是在我们这里,因为有票房的艺人少,抢项目都是把钱打包给艺人,风险由演出商承担。

我为什么要转型?我也在寻找拥有我自己内容的东西,当然传统的还不会放弃,比如下一轮的汪峰,下一轮的张三李四出来我还会去拿,这是我目前的立命之本,但是我要转型了。

当然,你说有没有这种整合的可能?完全有,就要借助资本的力量,商业模式的转换,下次跟艺人谈,就不能用你给我多少场,我给你多少钱,而可能是另外一种模式了。

中国音乐财经:我的理解是,罗盘文化在高端市场还是比较有影响力的,账面也不缺钱,有考虑过融资上市吗?

薛利平:找我的很多,我一直把这一块(股权)没有放出去,没有放的原因是什么?我跟好多投资人也说,好多人是在骗钱,我其实不喜欢这样。我说你把这个钱拿来,你要给投资人一个交代,如果我们自己都没有说服自己,别人给你拿来钱了你都不知道怎么花,这是最可怕的。我们现在公司自有资金有几千万,如果我遇到再大一点的(项目),我再跟朋友或者去哪临时借点,至少我目前是够的。

也有很多券商的朋友找我上新三板,我们这几年也是千万以上的利润,但是我觉得第一你融资规模现在还是太小了,一旦上去也要给别人讲故事,你故事自己都讲不圆满还要给别人讲?我认为不太妥当。第二,上去你到底交不交易,交易的话你拿了钱干什么?我也看到有规模低太多的同行要去挂牌新三板,我觉得我们也跟着去有点跌份,还是再等一等。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