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凶手》: 消失的公义

私欲与公义难辨,天堂与地狱一念

《消失的凶手》:消失的公义

以前总吐槽《X战》为题的电影太多,《寒战》、《毒战》、《激战》、《逆战》一大堆,一如动画片总喜欢用《XX总动员》来遣词造句。现如今《消失的XX》为名的电影大有赶超之势,12年是《消失的子弹》,去年还有一部《消失的爱人》,而且均是侦案悬疑题材。《消失的凶手》与大卫芬奇的《消失的爱人》没有毛线关系,与《消失的子弹》却是一脉相承,由《消失的子弹》原班人马打造。

三年前,《消失的子弹》口碑和票房双赢,不仅擒拿票房1.6亿,还狂揽金像奖12项提名,并收获金马奖座一个,甚至被不少人夸张地冠戴“十年最好的侦案片”。这样的项目,有充分的由头推出续篇。《消失的凶手》中,刘青云与罗志良的化学效应继续,“老路”松东路依旧盘踞主位。与此同时,江一燕化身的女囚傅源被提拉到主视线,上来就是她的一场《肖申克的救赎》式的越狱,并由此拉开了一系统自杀奇案的序幕。谢霆锋的位置被林家栋化身的张教授取代,并与“老路”上演了一场亦正亦邪的生死较量。杨幂的位置则由李小璐饰演的常大小姐填补,美其名曰未婚妻,但其功用远不及傅源。

影片之所以未沿用《消失的子弹2》之名,一来故事不再围绕着子弹做文章,二来导演罗志良在演戏烧脑悬疑的基础上又有了新追求。林家栋在片中演绎了一位高智商的哲学教授张公义,他借着傅源视角引入亮相时,正忙着给学生们提点公义之道。名字中有“公义”,道学上追求“公义”,很容易让人误认为他是“公义”的推手,或是一系列自杀式抗争的源头,而当你以为他就是“公义”的化身,或者是“公义”歧途上的迷失者时,他又突然换戴上另一幅令你难以消化的面具。故事最后以“公义”的诘问为落点, “公义”的追求为“不公义”的手段所扭曲,直到“公义”遁失,唯松东路这个不起眼的执法者像一株莲台,固执地从烂泥潭中探出它的花蕾。

其实在上一部时,罗嘉良就有“私欲与公义难辨,天堂与地狱一念”的触碰,这一点在续篇中被放量到了主位,而原本烧脑的匠心退居次席。正因为在“公义”的道路上诘问太甚,影片的气质更加暗黑。故事依旧以民国为背景,甚至还出现了蒋介石的黄金,然以香城为背景的故事并非香港的暗示,也非民国时期其他某个地区的社会投射。罗嘉良仅只借取了动荡年代的商业黑暗,虚构了一个资本家吃人的世界,而民不聊生的社会需要抗争,一系列神秘的“自杀”由此引发。影片呈现的畸形社会形态已然超脱现实,如果再大胆些,《消失的凶手》将会是一部反乌托邦气质的电影,可惜了,导演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这点。

影片开局略微凌乱,逻辑的火力并不集中,直到刘青云救下江一燕,二人打马奔突在医院大楼,影片突然实现了浪漫主义动作大片的升华。打马上楼的好戏高群书在《西风烈》中耍玩过,拉风有余,功能不足,不如罗志良这次玩得精彩。这场戏与片末火车大战形成合围,让《消失的凶手》在动作当量和视冲击上完成双升级。

影片在表达上有了更深层次的追求,然与《一个勺子》一样,都仅只提出了诘问,并没有给出答案。这也不足为奇,当一整个时代的“公义”都在迷失,“公义”的回归路漫漫其修远兮,岂是一两部电影可以直接探明。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