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穿戴:走在“不鸡肋”的路上

相比于2013年的刚刚起步,智能可穿戴市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瞩目。

不久前IDC作出预测,2015年全球可穿戴设备的出货量将会达到7610万,相比2014年增长163.6%。相比于2013年的刚刚起步,智能可穿戴市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瞩目。

从Jawbone在2011年底推出第一款智能手环开始,这个能够跟踪日常活动、睡眠状况的“神奇宝贝”便备受青睐。虽然很多体验者斥之为鸡肋,也少有产品留存率高于三个月,但不管是创业团队、手机厂商还是传统的腕表大佬都打起了智能穿戴的主意。这只是智能穿戴行业的一个缩影,在业内人士看来,智能穿戴设备有过哪些坎,又有着怎样的未来?

产品要卖给谁?

每一件产品诞生的初衷都不希望是极客的专属玩物,而是进入或打开更大的市场。之前的很多智能穿戴设备都面临着用户留存率低的问题,从产品设计到市场定位再到人群细分,每一个环节都决定了产品上市后的命运。

先从产品设计来说。 联想MBG高级产品经理陈健先生提出了“5秒钟概念”,即智能手环所承担的是用户在5秒钟内必须处理的事。比如说简单的消息提醒可以在手环上完成,而复杂的可以在手机端进行操作。陈健认为智能手环必须满足三个概念:互动、实用、漂亮。

一直以来很多厂商也在解决这三个问题,点阵屏幕、E Ink墨水屏、触控、声控等都是解决互动问题的思路,只是在便捷性上不同的厂商有着不同的理解。为了提升智能穿戴的实用性,有人为产品加入了通话功能,有人优化了提醒功能,支付也正成为一种趋势。而怎样才算漂亮,不少厂商表示从手表设计大厂那里取经,采用更多人性化的合计,甚至将外观设计外包给专业的团队。对于这三个概念的重要性,相信不少人颇有体会,或许各家遵循着不同的标准,但最终仍是由用户用脚投票。

接下来要说的是市场定位和人群细分。目前的智能穿戴玩家很多,但总的来讲不失两类,To B和To C。国内有不少方案提供商,在深圳还有大量的代工厂,对于一些软件优势明显,而硬件设计欠缺,在渠道和市场推广上又不得力的团队来说,单单是考虑技术的落地或者某款APP的应用,或许To B比To C更适合。毕竟对于To C的玩家来说不得不考虑如何对人群进行细分,进而找到适合自己的市场。

智能穿戴产品的定位分为垂直市场和大众市场,有TicWatch、联想VB10等面向大众市场的产品,也有主打垂直市场的,比如进入女性市场的inWatch Her、专注儿童手表市场的糖猫,以及并未在垂直市场进行推广却受女性喜欢的Misfit。除此之外,智能穿戴产品的横向发展如火如荼,Misfit和inWatch都曾和施华洛世奇合作进军奢侈品市场,华米也在不久前推出了走时尚路线的Amazfit。

大家普遍认为立足垂直市场是为了制造更多的使用场景,给用户更多的选择性,进而降低产品的进入门槛。如今可穿戴产品近似快消品的生命周期,在垂直市场更容易找到一个突破口,但不管是大众市场还是垂直市场,前提都是先把产品做好,抓住每个市场的用户痛点,并提供持续的服务。

线下渠道很难,却是铺货量的关键

百花齐放的众筹平台为智能穿戴提供了一片沃土,几乎所有的平台上都有过智能硬件众筹大获成功的先例。不过,众筹只是一个早期的练武场,要想真正的在销量上取得成绩,还不得不向电商和线下渠道试水。

几无门槛的淘宝早已是智能穿戴产品拼杀的红海,特别是淘宝和京东的众筹平台上线后,电商已经很难从根本上解决产品的销量问题,线下渠道却成了让人又爱又恨的香饽饽。在线下渠道建设上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把产品倾销给迪信通之类的代理商,以求迅速布局线下市场提高销量,比如360和迪信通的合作。一是广泛进行地推,从0到1的搭建线下经销网络。但不管是哪一种策略,目前的表现都难说差强人意。

其一、目前不少智能穿戴产品的终端售价难有运维空间分给经销商,如果没有满足经销商的利益,线下推广便很难。不然,又会在价格上让产品失去一定的竞争力。

其二、智能穿戴作为新型科技产品,在线上阶段能够吸引一些极客的眼球,产品销量也过得去。而一旦到线下铺货,普通消费者可能并不对科技感兴趣,需要对销售人员进行大量的培训,让他们主动去寻找顾客,不少创业公司恐难堪其重。

其三、智能穿戴的成熟程度远不能和手机等电子产品相比,在线上还可以采用抢购、预购等形式对供需进行把控,一旦在线下大面积铺货,所承受的风险不可预知。

其四、不少山寨出身的厂商也生产了大量的智能穿戴产品,它们原先就有着丰富的渠道资源,在成本控制上也占尽优势。在市场优化之前,向线下布局的门槛不免高了很多。

不过,线下市场的巨大潜力几成共识,在智能穿戴普及阶段,实际体验比任何形式的背书都更有效,哪怕用户最后仍然选择线上购买。在国外不少可穿戴产品曾走进苹果的Apple Store,或许在国内也会出现类似的合作模式。值得注意的是,联想、华为等手机厂商的线下渠道占有率本来就很强,这将成为其推广智能穿戴产品的一大优势。

智能硬件行业能躲过这场资本寒冬吗?

不管是产品还是销量最终都要回归到资本上,突如其来的股市危机直接引发了投资界的资本寒冬,很多创业项目停滞甚至破产。那么智能硬件行业能躲过这场资本寒冬吗?

天使汇总编辑王帅通过分享自己的一个亲身经历道出了智能硬件行业的现状:创业者在早期根据自己的想法创造出小而美的产品,可在A轮融资之后,公司的发展便开始受到VC的指引以及市场的误导,产品越来越重,产品线越来越长,往往在B轮融资前惨淡落幕,也就是通常所说的“B轮死”。太多血淋淋的例子造就了一个现实,智能穿戴的融资门槛被提高,后入者很难再融到钱。总的来看,各方对智能硬件的资本寒冬论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遭受股市危机的投资者变得更为谨慎,只有真正解决用户痛点的创业项目才更容易受到资本青睐。

第二、国外的资本市场远比国内疯狂,只要把产品做好,取得不错的销量,资本寒冬论便不再存在。

第三、投资人需要给行业里摸爬滚打的厂商给予支持,符合市场规律的良性竞争更有利于可穿戴行业的发展。

不过对于智能穿戴的后来者,普遍认同的一个建议是,智能穿戴行业的门槛已经很高,特别是产品的后期维护成本,如果没有抓住真正的痛点最好不要轻易进入。然而,不成熟的智能穿戴行业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重要的是去解决用户痛点,哪怕仅仅只有一个痛点,还有机会被大公司收购,这大概是一个初创公司的可行之路。

三年过去,智能穿戴市场的概念红利消耗殆尽,也经历了一轮洗牌,这个行业正变得更加理性也更加成熟。在智能穿戴的竞争中,不管是资本优势还是在渠道上占上风,最终都将回到产品本身。

Alter,互联网观察者,长期致力于对智能硬件、O2O、手机等行业的观察研究。微信公众号:spnews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