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火星殖民,微型机器人比仿真机器人更好用

石黑浩先生是仿真人形机器人领域的重要人物,这是他在 2014 年 GMIC 上对于为什么要坚持仿真机器人研究的一种解释:当机器人与我们的外形越趋同,我们和机器人之间就越容易达到情感共鸣。

我们现在已经与外形非常漂亮的仿真机器人来进行交流,我们可能对他都有一种情感的共鸣了。

石黑浩先生是仿真人形机器人领域的重要人物,这是他在 2014 年 GMIC 上对于为什么要坚持仿真机器人研究的一种解释:当机器人与我们的外形越趋同,我们和机器人之间就越容易达到情感共鸣。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与人类同等比例的人形机器人甚至是仿真机器人确实会是一种更容易接受的选项,但是从效率上来说,人形机器人一定会拥有更高的工作效率吗?James McLurkin 却不这么认为。

在 2015 IdeaFestival 上,这位谷歌的机器人工程师展示了自己开发的一套集群机器人系统(Swarm Robotics)。在现场演示中,James McLurkin 发送指令成功地让 10 个左右的有编制的机器人聚集和正序倒序排列,或者参考其他成员的位置以集群的方式推进。

因为使用的无线传输方式的限制,这些机器人相互连接的距离有一定的限制,但是它们中的每一个个体都能够成为一个数据连接的节点,所以组成链式网络之后它们的通信距离将得到有效扩展。而只要控制个别机器人就能够控制整个集群机器人。

McLurkin 使用 C 语言对这套机器人系统进行编程,而且内置的定制化系统能够让它们很好地完成既定工作。

机器人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某项重复性工作的效率,比如生产线组装,但是对于系统性的非重复工作,单个机器人在技术的限定下很明显存在效率阈值。

如果在一个空旷的房间内存在一个只有靠近一定距离范围内才可见的水杯,在技术条件限定的前提条件下,机器人找到这个水杯的单位时间就会存在一个确定的平均值。

而集群机器人系统就是为了缩减找到水杯时间的平均值。

在这一问题上,McLurkin 借鉴了蚂蚁、蜜蜂等社会性动物的行动方式——使用互联为整体的集群机器人,以整体协同的方式来克服个体因为技术限制所导致的效率短板。其关键点就在于用数量弥补技术的不足。

这种协同工作的方案中,技术被降为次级限制因素,而物质和时间成本上升为首要的限制因素。McLurkin 的这套微型机器人能够在 45 分钟内快速生产,这使得集群机器人系统具有非常大的可行性。

McLurkin 的这套集群机器人系统的显而易见的应用场景是突发事故中,比如之前天津港危险品爆炸事故搜寻危险品泄漏源,不过 James McLurkin 认为在未来的火星殖民活动中,这些微型机器人也会有用武之地。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