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智能硬件都是垃圾!去做点对人类有益的事情吧

一提到“智能硬件”,我们就能抓起一大把功能花哨的手环手表什么的。我不知道装个APP然后连接手机,究竟是哪里智能了?如果我们把眼光放到全世界各个领域,不要说联网了,能嵌入电子设备的东西都非常之少。

一提到“智能硬件”,我们就能抓起一大把功能花哨的手环手表什么的。

我不知道装个APP然后连接手机,究竟是哪里智能了?

如果我们把眼光放到全世界各个领域,不要说联网了,能嵌入电子设备的东西都非常之少。

为什么消费电子领域这些明明是富余出来的技术和能力不能来做点真正有用的事情呢?非要一窝蜂的在数码产品上死磕。

所以今天我们来说一个无比冷门的东西:浮标

最早的浮标在哥伦布远航大西洋之前就出现了,船员应该非常熟悉这个东西,航行方向主要就靠它了,特别是在夜间。

Discovery 有个节目,叫《干尽苦差事》,其中有一集就是讲清理浮标,这件非常糟糕的苦差事:

浮标的主要功能一般集中在漂浮装置上面,从最早用于码头港口水面上的标记、照明,到现在水文、气象、环保等诸多领域的数据采集……人类生活离不开水的地方基本都离不开它。尽管各种尺寸的浮标都有,它在水中还是需要一个锚索结构来稳定自己的位置。

下图是 NOAA(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在位于阿拉斯加湾的 Papa 海洋站回收气象浮标时的情景:

总的来说,部署和维护浮标仍旧是一种风险极大的工作,即使是当今人类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条件下。

但是我们又离不开浮标,因为浮标是很重要的气象监控设备。浮标所采集的包括洋流和大气环流等实地数据,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Argo 海洋观测系统

电影《后天》里有一个细节可能几乎没人注意到:

就是这个率先检测到全球温度下降的浮标。

它就是 Argo 海洋观测系统的一员,这一系统目前有10000多个遍布全球海洋各处的浮标,可测量出相应位置的海水温度、盐度等海洋数据,并通过 Jason 卫星传送回地面同时向所有人免费、无限制地提供。

当 Jason 卫星正好位于浮标正上方时,浮标与卫星之间进行数据传输,而这些数据也是需要专门的编程技能才能读取出来的。

虽然研究人员能够获取到实时数据,但 Argo 系统无法完全像互联网那样让普通人也能全天候无障碍地读取任何信息。

“智能化”的近海浮标

为了更好地改进眼下这种过时难用的浮标,Dirk Muller 用做“智能硬件”的方式做了一个“智能化”的浮标:

它通过太阳能电池来供电;用传感器从海水和大气中进行实时取样测量;通过无线电把数据实时传输到陆地上的服务器;而冗余设计过的控制系统使得任何零件损坏也不影响其他部分正常运转。另外,模块化的浮标设计使得维护工作只需替换损坏的模块即可。

同时,不同的浮标之间还可以相互连接形成覆盖整个近海区域的监控网络,并且随着浮标功能模块的进化,这一网络将来可以实时监控海岸线附近的所有活动,包括灾害天气、海水污染、过度捕捞甚至是非法偷渡……

说到浮标网络的样子,澳大利亚的电信公司 OPTUS 就提出过这么一个用浮标组成网络来预警鲨鱼袭击:

至于模块化,其实海洋浮标如果加上发电组件以后也可以直接使用潮汐来发电和供电……

让我们继续开脑洞:如果这个浮标最终开源并且让创客来自己制作和改造,我们还可以把它们部署到内陆的江河湖泊中来监测陆地上的水文及大气,甚至是污染数据!

讲了这么多浮标的故事,我其实只是想提醒一下创客们,外面的世界还有太多太多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应该有人把注意力从早已泛滥不已的消费电子领域转移到一些真实问题上来,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也许能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收获。

回想一下网景创始人马克•安德森早在2011年提出的「软件正在吞噬整个世界」,包括后来大家常挂在嘴边的「万物互联」,意思都是说我们应该将软件应用到这个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从而可以更好地解决现实中的种种难题。

最后,我们还是以一个小故事作为结尾吧!

2011年,一个叫做 Topher White 的哥们和他女票一起到婆罗洲的热带雨林中旅行,顺便为当地的猿类保护区做志愿服务。

在宁谧的丛林中,有两件事情引起了他的注意。第一,时不时会听到非法伐木的声音;第二,丛林中的手机信号非常之好。于是他就想到了一个借用智能手机的传感器来实时监控非法伐木的办法。

他在手机上装了一个太阳能电池板来长期供电,然后把这些手机绑在树上。当手机检测到非法伐木的噪声时,就会通过移动网络通知护林员,从而及时制止树木被人盗伐。

他在苏门答腊岛的首次测试成功之后,东南亚其他地区、非洲以及南美的热带雨林保护区纷纷发出邀请让他来帮忙。

再后来,世界各地的人们纷纷把自己废弃的智能手机邮寄给 Topher 来组建热带雨林中的监控网络。

▲英语好的可以看下这个TED上的视频

他一个人,用最简单的方法,就能达到保护热带雨林的目的。

回想我们自己满是雾霾的空气,满是污浊的水源,为什么就不能同样让人放开手脚去用更好的办法来治愈呢?

假设我们也能有一个数以亿万计的传感器网络来实时监测并公开全国各地、各个江河湖泊的空气雾霾与水污染的详尽数据。

就像柴静说的,只要让数据变得被我们看到,这些问题才有可能解决。

Geeker 说

如果说我们创造的财富的结果是以污染空气、水源和土壤为代价,那么我们解决这些污染问题的过程,我们真正把世间万物的数据连接到网络后所孕育的成果,是不是可以创造出更大的财富呢?

关注我们的微博:@极客视界V  关注我们的微信号:Geekview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