蚁视创始人覃政:VR爆点离我们还有多远?

虚拟现实目前还没到考虑“普及”的时候,根据科技硬件的成长规律,以手机作比喻,VR技术目前尚处在“大哥大”阶段。蚁视要做的,就是拥抱自由与开放的精神,利用复眼技术,埋头把“大哥大”做好。

11月25日,由百度新闻、百度百家、百度新闻实验室主办的“The BIG Club”融合传播精英沙龙上,来自媒体、高校、创业公司的VR技术先行者们就VR的现状、前景、困惑等问题进行了交流。

蚁视科技的创始人覃政认为,虚拟现实目前还没到考虑“普及”的时候。根据科技硬件的成长规律,以手机作比喻,VR技术目前尚处在“大哥大”阶段。蚁视要做的,就是拥抱自由与开放的精神,利用复眼技术,埋头把“大哥大”做好。

以下是演讲实录

大家下午好!我是蚁视科技的覃政。今天我想多说一些关于VR的硬件。

1.现在的VR=90年代的大哥大

我们公司应该算是全球第三家做硬件的,早期也提出了一些关于硬件的新想法和新标准。我们非常坚信,未来VR的硬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入口。娄总(焰火工坊CEO娄池)说的一个观点我非常赞同,VR早期不是个人终端,AR才是。

我们公司非常认同这个观点,并且一直在践行这个事。不过在未来五年之内,我们还是处于“VR时间”之内,所有做VR的公司都能够在这个时间点上做得非常好。但纯做AR的公司是根本没有机会的。也许五年之后AR才慢慢起势,那时候我们做VR的公司可能会转到AR方向上。

可以预见,未来30年之内我们做的会是同一件事,即头戴式显示。我们认为可穿戴显示器这个产品品类和手机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多了一个光学投射的装置。目前虚拟现实的设备最大的瓶颈也在于光学器件是不是足够好,是不是能够满足需求。很多人也会问这个问题:虚拟现实爆发的时间点是什么时候?

很多人2012年就开始说“VR元年”,但这个“元”到什么时候不知道,大家都很着急。但是我认为现在的VR设备就是一个很笨的东西,类似于90年代的大哥大,出门还要找一个助理帮你拿着的那种。现在VR戴在脸上像板砖一样,非常不雅观。我相信任何有身份的人都不愿意戴在脸上让人家拍照,因为一点都不酷,这是VR的现状。而且光学焦距问题(光学焦距决定了眼镜的厚度)是最大的一个硬伤,所有硬件都不可逾越这个问题。

就时间进度而言,我们可以参考一下手机,手机作为一个移动终端,是非常成功的。手机的发展历程从早期的体积很大,很贵的大哥大慢慢进化成比较轻薄、带有各种各样的功能,甚至开始具备摄像头,最后变成现在这样一个形态也用了很长时间。所以我们预计,头戴显示器也会有这样一个发展历程。早期的头戴显示器是很笨重的头盔,之后人们会把它做得很轻薄。我相信在座各位的第一个移动电话一定不是大哥大,因为那个太贵了,大家对于手机的印象应该是用一只手能够拿住的摩托罗拉的功能机。以上是我们对这个行业的判断,行业的发展历程是不能被缩短的。

2.maybe2042年,VR才能真正成熟

我们一直在讲VR是下一个平台,那么我们看前几个平台都是什么?在整个媒体发展历程里面,人类经历了四个大媒体时代——从电影到电视到移动互联网到手机。每个时代的时间段基本上都是固定的,大概30年的时间点过渡到下一个时段。所以我们做的头戴式显示器就是一个长周期的市场,这个里面我们不要着急问它什么时候会爆发。因为这个事情理论上来讲它不会是一个爆发的事情。

之前我们在交流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说智能硬件会不会爆发?智能设备从第一代出现到起量也是5年时间,所以我们也要给VR 5年时间才能把这个事做起来。这样一看会发现这个事情很“悲催”,整体的发展历程如果要30年的话,那《钢铁侠》、《少数派报告》的情景,要到2042年才能实现。

3.无畸变+复眼光学,VR领域的技术创新

那么现在,我们是不是就只能干等着?不是。2012年的时候我们就开始琢磨这件事,尝试着从光学上解决一些问题,真正把这个历程加速。我们其实在光学方面做了两件事。

第一个是我们在底层提出一个虚拟现实的标准。我也在思考,为什么有一些厂商,做不到,或者说不愿意做?我觉得这还是一个标准问题,一个虚拟现实的系统是否存在级别?比如它区分为两种,开放的虚拟现实和封闭的虚拟现实。封闭的虚拟现实采用的镜片是不会考虑画面扭曲的,因为所有东西都是预设好的,即使有扭曲也可以校正。这就使得封闭系统的内容全都需要是专有的。

我们的开放系统特点就是内容并不是专有的,把任何一个资源放进去是可以正常播放的,我们觉得这是符合逻辑的、非常自然的事情。我们当时提出来的时候,还是存在着很大争议,很多用户说我们根本不懂虚拟现实。

但很高兴地看到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全球很多大的厂商开始实施无畸变的标准,开始倡导OSVR这个体系,完全采用无畸变的技术来做的虚拟现实系统。我们现在也是OSVR联盟的成员之一,包括现在的HTC也加入了OSVR联盟,所呈现内容也会支持无畸变的格式。所以在这件事情上,我们生生造出了无畸变的行业标准。

我们相信这个世界上总有人愿意拥抱海盗精神。我们想做的就是让虚拟现实不再变得那么高大上,那么专有。安卓的开放和自由的精神,是可以有一定感染力的,这是我们一直想坚持的一个东西。但是在我心里面仍然认为,这只是初期,我们做了一个很小的创新,相当于在大哥大的时代,在“怎么样把大哥大做得更真实”上取得的突破。

我们做的第二件事是复眼光学,这可以追溯到2012年我对“如何从光学上解决虚拟现实”问题的思考,这也是我个人研究的方向。我们为什么叫蚁视?不是我非常喜欢蚂蚁,而是因为我们公司最核心的技术在于利用昆虫的复眼技术做可穿戴设备。我们认为这个技术是能够在未来30年里面对这个行业造成很大影响的技术。昆虫的眼睛是没有柔性的,不像人眼观察的时候是通过晶状体柔性的变焦进行观察,昆虫是通过外骨骼的结构才形成眼睛的结构的,它的眼睛是不能变焦的,因此就进化出复眼的结构。观察是通过对每一个微小光场进行采集、再通过分析进行呈现的。

我们做的,是一个硅基的产品并不是有机的产品,虽然我们也在探索一些柔性的光学材料,但是将来光学材料仍然是刚性的,刚性的材料只能做成镜片,镜片不管是树脂还是玻璃的都是不能变的,我们只能通过变焦来调整。如果我们把镜片做成昆虫复眼结构的话,其实是一个新的方向。这也是我们2012年开拓的新方向。

复眼光学这个领域非常深,这里面最大的两个方向一个是成像领域,一个是显示领域。成像领域最早来自于2005年斯坦福大学提出的一个理论,而在这个领域第一波做显示的,现在看起来有三个商家,包括我们蚁视,还有两家。我们这三家是坚定地认为,显示是未来的可穿戴设备的终极解决方案。

4. 3大技术打造智能可穿戴产品的终极形态

但是算一算时间,这个技术要成熟的话要10年以后。所以我们觉得这个事情是要做,但是还要做一些更近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我们做了两个:第一个是把虚拟现实和无畸变技术做了,这个技术花的不多,确实做到了无畸变。设计上没有那么难,关键是设计理念的问题。第二个是头盔的超薄化,提出这个概念,我们致力于打造第一款虚拟现实超薄头盔,把现在平均轴距50毫米的现状降低到15毫米左右,降低到原来的三分之一的厚度,并且不降低它的视角,画面依然很大。要做成这样,只能应用我们的复眼眼镜。这样的话就会有30%、40%的人愿意佩戴这个头盔。

我们真正的梦想是做出来一款真正把昆虫的眼睛光学发展到极致的产品。这样的产品戴到你的脸上以后,可以直接让你看到外界的世界,把你的眼睛看成一个昆虫的眼睛,通过它可以看到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是AR技术和VR技术完美融合的技术。这是把广场的采集技术和融合技术,融合成一个标准的产品。这是智能可穿戴产品的终极形态,是每个人都能佩戴的个人终端。

现在全世界各大公司都在研究如何把可穿戴的头戴显示器做得更轻薄。这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方案,我们认为复眼是其中一个最优化、最明显的技术方向,这就是我们现在在探索的技术。

5.蚁视头盔、机饕、VR相机,VR界的新晋男神

后面要说一说比较浅显的东西,我们的发展路径是把头盔做出无畸变,然后把它变得更加超薄,一步一步进化为我们理想中的智能眼镜。这又回到“时间”的问题,这个事情随便一说就是十年二十年以后的事情,我们可以把它当成梦想,但是这没法向我们的投资方、向市场交代,所以我们还必须沉下心来做现在的事情——把“大哥大”做好。

我们现在做了这三款“大哥大”产品:第一款是蚁视头盔,它是全球第三款虚拟现实头盔,它也有它非常独特的特点,包括它的无畸变技术,以及对于光学系统这样一些新的概念和理念,这里面很多东西都是我们最早在行业里面提出来的,包括虚拟现实的通用交互技术,包括虚拟现实画面的标准格式。

第二款是蚁视机饕。2014年我们提出一个理念——要做出全球最便宜的可佩戴虚拟现实头盔。我们公司第一个提出开放式结构加折叠式,第一个做到产品的可折叠可便携。这个产品形态,其实在之前一直是大家不被主流的VR圈所接受的,因为大家都觉得这个东西很另类。但是最近我们已经得到全球著名500家公司的认可,并且已经和联想合作,准备把这款产品做到手机一样的出货量,明年会在全球范围内销售这款设备。

第三款是虚拟现实的拍摄设备,蚁视VR相机。拍摄设备上也有很多品类,我们只做一个,就是180度,3D现场采集拍摄设备,这是一个运动相机。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的,其实是我们作为一个很早期的探索者,不断在行业里面摸爬滚打的时候对于技术和未来的思考。行业里面其实我们思考的最早、发声最早,回归沉默也是最早的。所以可能很多人觉得蚁视去年市场做得比较火热,今年有些沉寂。我觉得这是因为我们最早诞生,开始的时候是初露锋芒,但相应的也最早开始成熟的思考行业的未来。相信在未来我们每次发声都是非常掷地有声的,而不是盲目的。也相信未来我们每次推出新技术都会对行业有很深刻的影响。

谢谢大家!

编辑:金雯思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