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品质的周末生活,应该从哪里开始?

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周末的吃喝玩乐是个大问题。问题的背后,不是简单的吃什么?去哪儿玩?而是缓解工作压力、享受美食、发展兴趣爱好、拓展朋友圈等一系列诉求,确切来说,问题在于怎样度过一个有品质的周末生活。

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周末的吃喝玩乐是个大问题。问题的背后,不是简单的吃什么?去哪儿玩?而是缓解工作压力、享受美食、发展兴趣爱好、拓展朋友圈等一系列诉求,确切来说,问题在于怎样度过一个有品质的周末生活。

互联网的发展,让“宅文化”普及,一些年轻人无奈地选择宅在家里;未被满足的用户诉求,催生了周末生活类APP产品,它们专门为如何度过一个有品质的周末提供解决方案。

周末生活服务百花齐放,大周末生活概念走热

大平台从自身的资源出发,推出专门针对周末的生活服务。

短途旅游、周边游为主的有携程、去哪儿等旅游平台,推出专门面向周末的服务。携程最开始是在旅游频道之下推出周末游,后来有收购蝉游记团队推出携程周末,先后的产品有共同的特点,就是依赖于携程自身的门票、酒店及短途旅行业务。

一些本地生活服务类平台,如大众点评、美团,也通过合作等方式,推出周末服务,因为有明显的用户和入口优势,以及价格优势,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

相比这些大平台推出的新业务,近两年发展起来的专门面向周末生活类APP更加受宠。如发现周末、周末去哪儿、度周末、懒人周末等,这些APP的共同特点是,打造大周末的概念。旅游类核心在游和住,本地生活类主要在于吃与喝,而度过周末可以有更多的选择,如发现周末涵盖运动户外、休闲课程、DIY手工、主题活动、美食、周边旅行、演出展览七大类别,为用户的周末生活方式提供更多可能,这也是大周末概念走热的原因。

全方位周末生活服务,差异化是出路

提供全方位生活服务的应用也有很多,涵盖大的类别基本相同,在这种同质化的情况下,需要寻找更加场景化、差异化之路,才能够获得越来越多用户的认可。

这些应用中典型的代表是周末去哪儿和发现周末,前者2014年推出,后者在2015年入局。两者都是以活动为基础搭建休闲生活体验平台。但又很多不同的地方:

一是平台定位。周末去哪儿更像是一个商家信息的聚合或者发布平台,而发现周末是连接有技能的人和有兴趣爱好的人的平台。在发现周末的平台上,个人占60%,商家占40%,充分整合了达人和老师的资源,如健身教练、舞蹈老师等,这种方式给用户的温度感更高。

二是用户类型。这与平台上的活动是息息相关的。周末去哪儿侧重于亲子活动和周边游,比较适合于一家人共同体验,这是主要的用户类型。而发现周末的用户中,工作1-4年的白领人群占60%,大学生占30%,亲子家庭只有10%,从其上的活动也可以看出来,侧重于有共同兴趣爱好的陌生人之间的社交,活动频率更高,更适合于年轻人去体验。

两者各有各的优势,面向不同的用户群。正是这种差异化,让二者在不同的用户群众快速发展,而相比之下,带有社交属性的发现周末,差异化优势更加明显。

发现周末的差异化优势不止体现在大周末概念产品中,在与更加垂直的APP相比,也有一定优势。如美食售卖平台Enjoy提供精选限量美食,在美食领域和发现周末存在竞争,后者的优势在于有更多的活动。同在这个领域的Yhouse也有一定的竞争力,但缺乏用户的连接和交互。

正是因为这些差异化优势,让发现周末获得投资者和用户的认可。在2015年12月26日,3.0版本发布仅5天,就被苹果商店评为优秀新APP推荐第三位,排在它前面的是教育游戏类的Toca Blocks和社交类的豆瓣。

规模与盈利性的平衡,是需要不断思考的问题

对于发现周末和周末去哪儿这些平台,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如何扩大规模和连接,毕竟百万级的用户,相对于大平台的更加垂直领域来说,缺少用户优势。

发展规模的同时,需要考虑用户价值的问题,究竟给用户带来了什么?如果是商家信息的聚合与发布,其价值点在于商家的优选,但相比大众点评、美团并没有很强的优势。基于活动的社交是一个可以突破的点,能够快速聚集用户,并为用户创造一定的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做B端更容易实现盈利,做C端更容易实现规模,周末生活类应用需要不断平衡规模与盈利性之间的关系,才能获得持续健康的发展。

文/陈述 科技专栏作者 微信公众号:陈述 欢迎关注!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