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1000万美元 运力交易平台月交易额破2千万

今年1月,“快货运”系统上线,通过模型将运力进行标准化定价,并采用智能调度模型,将运力集约。二人将线下交易搬到线上,经过几次产品改进优化。

文| 铅笔道 记者 薛婷

导读:

12月份的武汉北部,在室内穿着羽绒服,依然有些寒气逼人。东西湖区的九通物流园,一间30平的办公室内,零散着几个塑料板凳、水桶。房间中央摆着一张乳白色的简易办公桌,上面趴着一堆文件和办公包。杨邦照和几个高管在桌子旁生了个火炉,顺便烤了些地瓜来吃。

◆ 去年12月,杨邦照在物流园区内在吃烤地瓜。几年前未涉足物流时,他还在深圳住着花园洋房。

杨邦照和赵干回忆,这是二人经历过最难忘的时刻。2个月前,他们开始做“快货运”——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运力交易平台(快的创始人陈伟星为种子投资人)。

平台从专线的同城配送切入,一端是园区的同城专线公司,一端是同城配送司机、车主。货主(专线公司)在平台上下单,通过系统调度,司机抢单。没有司机响应的订单,将由业务员(注册司机账号)接单,然后通过电话通知司机接单。

赵干在杭州开发软件Demo,杨带着业务员租了物流园区的一间办公室,作为“作战指挥部”,尝试利用人工操作跑通线下交易流程。

今年1月,“快货运”系统上线,通过模型将运力进行标准化定价,并采用智能调度模型,将运力集约。二人将线下交易搬到线上,经过几次产品改进优化。仅在武汉,系统的自动匹配度从最初的20%提高到80%,每日订单量从上线时的200单增加到3000单。

目前,“快货运”的专线同城交易已覆盖到武汉、郑州、长沙、成都、西安、杭州6个城市,目前全国每日总订单8000多,单价150元左右,日交易额120万,10月份总交易额约2000万。下一步,他们将切入长途零担交易。

今年9月,该项目完成1000万美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某上市公司。

注:“快货运”创始团队已确认文中数据真实无误,铅笔道愿与他一起为内容真实性作背书。

川藏线上的三天三夜

2014年5月,杨邦照去上海参加一次物流聚会。会后组织方安排参观,杨坐在车的最后一排,旁边是一美女,他却提不起兴致。此时,他留意到正在和美女们交换名片的赵干。“我知道快的打车是他们公司孵化的。”杨一下提了精神,过去和赵聊了起来。

故事有些“琼瑶剧”的味道,两人最终因“货运”走到一起。

此前,杨邦照已在物流行业摸爬滚打三年有余。他曾想用互联网改造物流这个又苦又累的行业,物流信息化软件、信息部连锁、专线联盟,再到最后的同城配送,有时投资有时自己做,前后大约砸了1000万,但均因技术原因没做大。“曾花70万让北京的一家外包团队做App,出来后完全不能用——连货车定位都不准。”杨很清晰自己的短板,他在有意识地寻找“滴滴快的”的人合作。随后,他遇到了赵干。

而陈伟星(泛城科技和快的打车创始人)和赵干(原泛城科技运营总监)在14年年初也瞄准了物流行业。“年后4、5个月都在调研长途的整车交易。”赵干说,本计划用“快的”模式来做,发现短期内执行难度较大。

首先,把物流园区交易大厅的交易从线下搬到线上,去掉了层层转包和转车的流程,用互联网整合运力,一定是更高效的。但传统的物流交易除了交易,还有建立信任和承担风险的作用。“这些功能,纯互联网模式解决不了。”刚入行的赵干,也在寻觅有经验的物流人。

6月,杨第一次见了陈伟星,合作未果。转机出现在不久后的一次川西自驾游。

“那是物流业内的一次活动,当时已经没有名额,我用十个对讲机换了2个名额,鼓动赵干一起去。”在海拔4600米的川藏线上,二人共处了五天四夜。

“三天三夜都在聊项目。”赵干慢慢理解了杨的思路,二人确定了大致的方向:第一步做专线同城配送交易,第二步做长途零担交易,第三步做长途整车交易。“长途整车每单4、5千,转化时间慢。不如从最底层的同城专线切入,每单150元左右,能用补贴的方式打开市场。”赵回忆,那会打动他的是杨的个人理想。“他把要做的事儿,从第1步讲到第13步,甚至设想20年后,我们的物流形态都是通过地下管道走。”

杨邦照又见了一次陈伟星,达成合作,陈作为种子投资人参与项目。8月,双方均停下原业务,成立了新公司,凑了近1000万开始做“快货运”。

“又一次从头再来。但这一次我想,能成事儿了。”经历过起起伏伏的杨回忆说。

日交易额过10万

2个月后合并完成。“最初的方向就是做专线同城配送运力交易平台。”赵说,平台对接两端,一端是物流园区的专线公司,一端是同城配送的司机、车主。

二人一边在杭州开发交易软件的Demo,一边在武汉尝试用人工方式跑通交易流程,类似专线同城的调度承运商。

杨在武汉做过同城配送,已有20多个业务员,他们到物流园区一家家去谈,让专线公司把货发到平台上,他们帮助找司机,价格比市场价低20%。“这些业务员大多在物流公司做过调度或门店经理,老物流人深谙交流之道,谈单的成功率较高。”

有了货源,业务员们又地推了一批司机,平台将单的20%补贴给司机。10月,杨线下交易流程跑通,每天有30多单。专线公司一有货,打电话给业务员。业务员把订单接过来,平台通过调度找到车辆,然后跟司机沟通好。过程中有客服维护中间的沟通。期间,平台还可为货主(专线公司)垫付费用。

◆ 武汉部分司机和专线老板合影。

12月底,日订单达到200多。“30个业务员已经满负荷工作,并且用户体验也不好。”1月,赵干将交易系统搬到线上。

赵解释,系统有调度模型和价格模型,其中的核心点是利用价格模型将运力定价标准化。“最主要的两个参数是货物的方数和行驶的公里数,根据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参数,有一套价格计算公式。”赵说,传统的订单价格会有一个区间,比如80-100元,系统就按最低的80元去定。“因为调度系统做了集约,司机接单的效率提高后,收入自然提高。这套系统理想的结果是为货主降低20%的费用。”

由此,赵将平台的补贴定在20%。“上线有个活动,鼓励货主先在线上充值,充多少送多少,这些补贴若用到之后的订单中,每单可抵20%费用。”

但上线后依然困难重重,赵干迈过了不少坑。

首先,改变货主的下单习惯。“原先他一有货,打个电话给业务员,就全解决了。”赵说,让他们下个App,在上面下单,一开始很多人不干。无奈,为跑通线上流程,赵只能先让业务员接单,再线上下单,以此吸引更多的司机。司机多了,才能完善调度系统。

2个月过渡后,赵干停止了业务员接单,货主必须亲自下单。“到4月份,线上下单,平台会在120s之内响应,告诉他有车了。如果还是用电话,业务员通常会15-30分钟才为他找到车。”赵笑着说,加上打电话不能用优惠券,慢慢货主就全转到线上了。

再者,强制货主提前充值。传统交易,货主会在1-2周后打钱。系统上线前,“快货运”也可为货主先垫付司机的运输费用。“因为扯皮、货损问题,整体会有2-3%的坏账率,钱收不回来。”

之后,赵干强行将“授信”端口关闭。“同样,他用垫付就不能用优惠券,后面就直接不给垫付了。起初流失了20%的货主,但随着我们业务量的增多,慢慢又回来了。”赵说,目前系统上承接了武汉50%的同城专线公司的落地提配业务。

赵干最关注的是调度系统的自动匹配度。上线时,订单不多,司机接单积极性不高,很多单没人接。赵干让业务员注册司机的账号,把未匹配的单抢下来。调配系统找到司机后,业务员电话去通知司机,整个流程控制在12分钟。“1月份,自动匹配率只有20%;4月份商业版系统上线,达到40%多;随着货主、司机的增多,目前匹配度达到80%。”赵说,3个月后将做到95%。

“393”是赵干在上线初的目标:30秒相应订单,90%的车辆自动匹配率,30分钟车辆来到运货地点。6月,赵将其改为“313”,他希望最终能做到100%的自动匹配。6月中旬,仅在武汉,日订单600多,日交易额超过10万。

切入长途零担交易

6月份启动,赵干于7月将武汉模式复制。第一个城市选在郑州,“第一批城市均在华中,以内陆中转地为主。它们与武汉物流状况差异不大,且属于沿海供应商品的消费市场。”

至今,“快货运”已覆盖到武汉、郑州、长沙、成都、西安、杭州6个城市。全国每日总订单8000多,单价在150元左右,单日成交额120万,10月份总交易额约2000万。其中武汉占到3000单,郑州每日约800单。

扩张速度并不快,赵干说这是有意为之。以郑州为例,启动时因为货要一点点上,系统自动匹配度无法做到自动伸缩,只有20%,仍需大量人工干预。“每个城市还是要20%补贴,且配备15-18个业务员。”赵说,成本比武汉起步时并不低。

他计划系统自动匹配度达到90%以上后,再加快扩张速度,可节省大量的人力和补贴成本。如今,武汉人工干预的订单不到20%,因为系统集约优势,补贴已降至5%。

9月,“快货运”完成了1000万美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某上市公司。“投资方一是看中线上线下跨界组合的团队,二来共享经济已在打车领域得到验证,他相信这个团队能将该模式发挥到物流行业中。”

近期,除了在专线同城“止血”(降低补贴),二人将利用“长途零担交易系统”,进行“造血”(产生收入)。“我们已把专线同城的定价标准化,形成交易闭环。往上切入长途零担,货主(专线公司)将转为运力承接方。”赵说,“这是流量的重复利用。”

系统将使长途零担交易信息透明化,加速匹配达成,降低交易成本,在让运力供给方收入提升、运力需求方成本节约的情况下抽取部分佣金。赵干说物流行业正由传统经销模式过渡为电商模式。

在专线同城网络基本成型的基础上,“快货运”将于12月上线长途零担交易功能,通过整合专线运力实现任意货物在两点间的一站式移动,同城部分由快货运来保障。该项目将于明年3月启动下一轮融资。

来!已融资的项目求报道,请加微信号shoujiyezi5415;

文章原创,如需转载,请加微信号meera003;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