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迹P2P江湖 欲“出风头”需“拼风控”

接下来我们要聊一聊互联网金融的风控压力。

上一篇文章说到在监管新规之后,寻求与传统金融进行以资金存管为主的各种方式合作、变身为新形式的“银行系”,已经成为整个P2P行业的“时尚”选择(当然,时尚背后或许是诸多无奈)。接下来我们要聊一聊互联网金融的风控压力。

从目前互联网金融应用的客群上来看,据速途统计,其中一半以上用户“集中在25~35岁的年龄阶段,以月收入5千以上的人群最为活跃”。从消费者行为看,这部分用户处于婚育的关键时期,是资格的社会中坚力量,虽然有着与其它年龄阶段人群相比最高的理财需求,但同时也有着最大的风险控制要求。他们除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实际负载以外,刚刚经历的股灾也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加深了包括他们在内所有投资者的风险焦虑,高风险的投资行为不仅不会是他们的首要选择,甚至不可能是主要选择。

在监管趋严趋紧的节骨眼上,在稳健发展方向的旗帜下,风控是第一要务。

对于风控,到底怎样才是最有效的理解?就普遍认可的解释来说,“风险”就是不确定性,投资的目标在于未来的增长,因此P2P的风控毫无疑问就是发生在P2P平台上的投资安全和收益的不确定性。有媒体诟病“平台自身不参与借款人开发”的模式,在我看来这种诟病是很外行的视角,缺乏对P2P自身定位与风控关系的深入理解。近期《中国经营报》文章曾经大幅援引中国政法大学对互联网金融领域的研究成果,并指出:“P2P网络平台是一个纯粹的信息平台,而非信用平台”;平台本身“不提供信息真实完整的结论”,应当作为“只是信息中介”而存在。这才是P2P的风控定位,而基于这样一个定位,“P2P平台要防范金融风险,就不能与借款方存在关联关系,否则只会增加债权人的风险”。因此信息中介模式恰恰是风控最到位的P2P模式。

在宗教革命推翻了开放和开明的伊朗国王之后,革命领袖在接受西方媒体访问时称现行的政策是“历史上最人道的”,因为“没有杀死一个人”。西方记者惊讶地反问该如何解释媒体上公报的死刑时,得到的冷静回答居然是“我们杀的那些不是人,而是犯了罪的狗”。类比那些诟病信息中介模式的媒体,在他们眼中,似乎把项目的细节完整地推到投资人眼皮底下,风险便不成其为风险了。

真的是这样吗?实际上,项目投资作为一整套包含了多层次的组织研究和团队考察的复杂对象,必须催生超越项目、高于项目的管理体系。从风控的角度讲,信息中介模式正确地分割了信息平台和信用平台的区别,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投资项目认知和管理的质量、效率和安全性。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显示,凉水洗手没有杀菌作用,“要用38度的水把毛孔打开,才能洗掉里面的细菌和病菌,如果每个人都用38度的水洗手,全球可减少数百万人的死亡……”良好的风控意识和模式,其实就是互联网金融领域的“38度水”!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