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的内容开放计划到底是多大的一个招?

二十亿补贴扔下去,的确可能会刺激到导购媒体们。但补贴需要达到两个效果:要么是帮助某种习惯的养成(类似O2O拼杀时用的方式),要么就是在早期比较艰难的时候扶持一把。

阿里终于启动了“内容开放计划”,招募各种内容生产者,进驻淘宝头条等模块,为网购者提供内容。

我用终于这个词的意思是:我一直很奇怪,阿里为什么迟迟不动手。

阿里腾讯互封这个状态已经持续很久,一众在微信公众账号上刨食的“自媒体”们,要将用户引导到淘宝上购物,过程搞得极其繁复。

即便如此,依然太多人对做导购媒体这件事乐此不疲。因为用户会很有耐心地去忍受相当繁琐的过程,获得他们想要的物品。

这是一个物质供给极大丰富的消费时代。面对琳琅满目花式繁多的商品,消费者的确需要导购媒体。

只要需求在,再麻烦,路也能被趟出来。

理论上而言,这个计划的确会对微信公号体系产生冲击。

两个原因:其一,微信公号里有大量做导购媒体的。虽然没有具体的数字比例,但日常生活经验告诉我们,这个数字不会小;其二,淘宝/天猫至今是中国最大的电商平台,从微信到淘宝之间的过程很麻烦。

还有一个有点放不上台面的原因是:微信官方在拼命地打击所谓“编辑号”,现在动用到强制版式这个大杀器。这让一些编辑号的内容组织变得很困难。版式都被强制掉了,还有什么可玩的?

这个内容发布计划的当日,照例,推出了几个财富榜样,有月入十万的,有一篇文章斩获数千的,十分诱人。

阿里一直是一家强运营的互联网公司,导购媒体也是一种强运营的媒体形式,气质上倒是match。

但你要说这个计划对微信公号产生了巨大的挑战,还不至于。

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是:流量哪里来?而流量,几乎就是导购媒体到底能获得多少现金回报的唯一因素。

目前看上去只有一条明显的路径:淘宝导流(对于淘宝头条来说)。

在移动端,打开淘宝APP,中间有一个细长条,写着“淘宝头条”四个字,点进去,会发现一个内容世界。这个内容世界目前有九个频道,每个频道都图文混排的内容列。

这是一个分发内容而不是内容源的入口,通过这个入口,把流量导到相应的文章上(而不是内容源上,到内容源还要再来一步)。

有多少文章可以享受淘宝流量的分配呢?

理论上是无限的。但实际上,拉个两三屏,对用户来说也就这点耐心了。九个频道,也就是20-30屏,每屏算它十篇文章吧,就这点量(虽然站在淘宝头条立场上,它可以每隔一段时间换一批文章,但站在用户立场上,打开淘宝APP,看到的就是这些)。更何况,单个用户又看数码控又看辣妈营的可能性也不会太高。

如果我们想象一下,有10万导购媒体进驻淘宝头条来刨食,区区这点流量分配,哪里够它们分的?

所以,流量问题,始终是这种内容平台的一个关键性问题。

要么就是像百度百家那样,严格控制内容产生源。百度百家绝无十万内容源之众,平台导流还算忙活的过来(但今天的广告分成收入数字比半年前真得少很多),但这样做,对微信公号的威胁是非常小的。

只有两种方式能改变这种“流量分配难题”。

第一种方式:所谓数据挖掘。这也是阿里这次内容开放计划里的统发稿的话语:向不同消费习惯的用户推荐不同的文章。这是一个理论上成立但实操层面一直到今天都没有完美实现的….愿景。

我压根不觉得像我这种四十多岁的大叔打开淘宝头条应该看到“辣妈营”三个字。

时至今日,淘宝本身在了解用户身上下了很大功夫,淘宝APP上有大量商品推荐,我能感觉出来这些商品和我过去的商品浏览及购买记录有关。但内容推荐比商品推荐更复杂。这需要花费非常长的时间。

第二种方式:让所有的内容源自找流量——这其实是微信公号体系最核心的一个理念,绝不掺和流量分配这件事。

自找流量一方面可以帮助解决流量不够分的难题,一方面又可以帮助整个淘宝流量再提高一个量级。但棘手的问题是:怎么自找流量?

扫码即可在淘宝内关注此内容源?二维码在哪里展示呢?兜兜转转似乎又回到微信上来了。但微信对阿里的东西态度,一贯是一封了之。

二十亿补贴扔下去,的确可能会刺激到导购媒体们。但补贴需要达到两个效果:要么是帮助某种习惯的养成(类似O2O拼杀时用的方式),要么就是在早期比较艰难的时候扶持一把。一旦放手,导购媒体们是不是依然可以活得滋润?

还是要去帮他们寻找固定的流量来源。这才是渔,而不是鱼。

放眼移动互联网世界,恐怕几个大流量的内容客户端,是可以考虑的合作伙伴。比如今日头条,比如阿里入股的微博。

但内容客户端有内容客户端自己的使命,变成一个大号美丽说未必见得乐意。在这里寻找求同存异的利益平衡点,是阿里放出这个计划后的艰难但却很有必要的工作。

—— 首发 新榜 ——

说明

本文可以在不改动内容的前提下自由转载,转载请在文末标明如下信息:

魏武挥,科技专栏作者,执教于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天奇阿米巴基金(skychee.com)投资合伙人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