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倒下后滴淌的血,粘滞了涉嫌垄断者屡试不爽的捆绑销售之企图,为其戴上了被拆分的紧箍咒。”
“问题首先于1994年从网景开始,而且坦率地讲,那完全是网景支持者们所策划的,他们设法刺激某些愚蠢的微软主管干蠢事。而微软Windows分部有些人实际上并不那么聪明,他们干了一些愚蠢透顶的事……有些人想通过在盖茨和鲍尔默面前显露出更大的胆量而得到提升,所以他们写了一些言辞激烈的电子,譬如,‘我们应该切断网景的空气供应’”。
曾任微软字处理软件程序经理的科恩尔·马顿这样回忆微软与网景决战的肇始。
激活互联网的能量
“为了获得网上信息,你得期待自己成为一个火箭科学家。”网景联合创始人马克·安德森曾这样描绘1992年的互联网。当时的互联网非常简陋,只有文本,没有图像、声音,更没有色彩,要通过一个原始界面进入,操作起来非常繁琐。
当时还在念书的安德森被伊利诺伊大学电脑应用中心聘为临时工作人员。他建议设计一种使用简便的浏览程序,以便于联网资料的检索有序化。主管同意了,他招了几个程序员做帮手,花了六周时间开发出了浏览程序。
英国诗人萨缪尔·约翰逊说过“天才,就是聚集、结合、放大和激活的能量。”而安德森就是激活互联网的一股能量。
1993年初,安德森将开发的浏览程序命名为“Mosaic(马赛克)”,放到互联网上供人免费使用。数周内,全球数十万用户下载了该程序,一年内,用户超过200万。
图注:网景联合创始人马克·安德森
“一个如此不同,如此有用的应用程序,它可能从零开始创造一个新行业。”这是1993年12月《纽约时报》对马赛克软件的评价。这篇文章提到了伊利诺伊大学的贡献,但丝毫没有提及安德森。安德森意识到大学电脑应用中心会把马赛克据为己有,他不想干为人做嫁衣的事,因此,在大学毕业后决意离开,到硅谷打工。
图注:网景浏览器前身马赛克
几个月后,他突然收到一封电子邮件,邮件写道:“你可能没听说过我,我是SGI的创建人,现已辞职,准备开一家新公司,你有兴趣过来谈谈吗?”这是吉姆·克拉克博士发来的。
克拉克曾于1982年创立了SGI公司。后来,SGI董事会像苹果公司驱逐乔布斯那样,把他赶了出来。克拉克看出马赛克浏览器的前景,准备用从变卖SGI股票的收入中拿出一部分,来投资安德森的马赛克。
战略咨询顾问迈克尔•卡米说过:“管理者自己必须每天并且不断的感觉到变化的脉搏……他们应当有强烈的好奇心、观察事件、分析趋势、寻找变化的线索,并将这些线索转化为机遇。”显然,克拉克具备这样的能力。
安德森与50多岁的克拉克一见如故,他认为克拉克具备一种将技术、营销和商业融合在一起的超强能力。
1994年4月,克拉克掏出400万美元,两人合伙在加州创建了马赛克公司。安德森随后火速赶回母校,把原来的马赛克开发小组成员招到麾下。开发小组里的成员似乎早就盼着这一天,成员之一的约翰·米特豪瑟说:“我们就像一群水管工人,如果要造一栋大房子,你必须要有一位伟大的建筑师。安德森告诉我们,浴室应该在哪里。”
图注:克拉克与安德森
在此前后,伊利诺伊大学将原来的浏览器技术转让给了一家名叫Spy Glass的公司。马赛克这个名字不能用了,于是安德森、克拉克的公司更名为网景公司(Netscape),新浏览器的名字叫Navigator(领航员)。
小荷才露尖尖角
1994年夏天,克拉克在芝加哥国际机场候机时,遇到Spy Glass的公司总裁道格拉斯·考柏斯,兴奋的克拉克说:“我们要跟微软决一高下。”克拉克显然过早地暴露了自己的战略意图,Spy Glass公司获悉后准备从鹤蚌相争中渔利,计划把马赛克技术卖给微软。
这年10月13日,比原来的马赛克快10倍的领航员浏览器成功开发完成,然后它被迅速发到网上,结果不到1小时就被下载了数以千计的拷贝。
在网景开发团队的喜悦气氛里,老到的克拉克听到了一条让他心头一紧的消息:微软最后决定购买Spy Glass公司的浏览器技术许可证。正所谓“寒沙连骑迹,朔吹断边声。”
安德森不以为然,因为Spy Glass拥有的技术是以他们两年前开发版本为基础的改良版,根本不能望今天网景的项背。
网景领航员浏览器成功发布后,公司发展迅速,人员膨胀很快,但内部管理却是一片混乱,人们跑来跑去,在做各种各样的事情,又很难说在忙什么。
为了防止公司管理失控,克拉克和安德森雇用前联邦快递的高管吉姆·巴克斯德尔担任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负责公司运作。安德森任首席技术官,负责技术研发,克拉克任公司董事长,负责筹措资金。
巴克斯德尔到任后不久,在一次部门巡视中说:“火箭正在升空,或者它就要栽下来坠毁。因此,女士们、先生们,把安全带系好 !”
他擅长打比喻给下属阐释管理之道。他曾说“你看见一条蛇时,就把它杀掉,”他的意思是说,遇到一个问题时,就着手解决它,不要拖延,不要左顾右盼,不要过度地分析研究。“不要再在死蛇上浪费时间。”巴克斯德尔接着说,当一个问题被解决了,或者你已经采取了某个措施,不要犹豫,将这个方案进行到底。他还说,“如果我告诉人们小鸡可以成走成一条线,那么他们的工作就是让它实现。”他的意思是期望他的团队能够听从他的命令。在他的调教下,网景公司运作变得有序起来。
此时,网景已进入微软的视线,鲍尔默要求下属研究网景的运营模式,分析其收入来源。他曾回忆:“我让整个组的人,包括财政、行销、产品开发人员,围坐在桌子旁,分析网景的财务状况。”
划过天宇的新星
“在我30多年的商场生涯中,还从来没有听到过这样露骨的暗示:要么你退出竞争,要么被竞争者逼上死路。”巴克斯德尔曾这样回忆1995年6月与微软的一次会晤。
当时,盖茨开始认识到互联网浏览器的重要性,秘密派代表到网景公司商谈合作事宜,巴克斯德尔和安德森出席了会议。盖茨虽没出席,但他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通过电话对微软代表遥控指挥。
图注:壮年期的盖茨
微软表示愿意向网景投资,成为其股东,获得其15~20%的股份,还准备向网景提供相应的技术,帮助网景浏览器更好地适应Windows操作系统。
微软的条件是获得网景一个董事席位,有权使用网景的技术,有权知晓其产品研发计划,而且要求网景暂时不能开发微软即将发布的Windows95操作系统上的浏览器版本。巴克斯德尔回忆微软代表称这个广大的市场必须留给微软,剩下的才是网景的。
巴克斯德尔认为微软的条件很苛刻,他说:“这是我从商35年以来遇到的最为糟糕的会议。”他拒绝了微软的建议。
克拉克也支持巴克斯德尔的立场:“如果把我们的技术出让给微软,而我们自己靠边站,那网景最好的结局恐怕只是成为一个年收入1亿美元左右的公司,最终会被微软全部买下去。这可不是我们创建网景的目的。”
安德森曾经这样评价微软的这次来访:“就像黑手党教父突然来访,第二天一早醒来,我的床上就出现了一台血淋淋的电脑主机”。
后来的解密资料显示,盖茨在这次会谈前三周,曾给微软准备参与谈判的代表写了一封邮件:“在部分的交易中,我们甚至可以不用付给他们钱,买下他们的一部分或是其他东西。我期待这样事的发生。”
8月9日,成立还不到16个月,仍没有利润的网景在纽约上市。投资银行事先估计每股仅能卖14美元左右,然而开盘后股价一路飙升,最高时竟达到让全美纪经人都目瞪口呆的71美元,最后以每股58.25美元收盘。“美国通用动力公司花了43年才使市值达到27亿美元,而网景只花了1分钟。”《华尔街日报》对其火爆的交易做出了如上的评论。
互联网专家麦克·瓦尔什开玩笑似地称,美国证券和交易委员会应该要求网景在招股书中付上查尔斯·马凯那本经典著作的再版书《大骗局与群众疯狂》。
《数字时代的传媒梦想:连线》作者加里·沃尔夫则在书中写到:“投资者把自己的钱投向有可能在黎明之际出现在天空中的新星公司,关于这一切没什么不理性的。”
到了年底,网景锋芒开始盖过微软。“此时互联网已经引起了公众的注意,人们还感到微软公司并没有被邀请参加这个新的宴会。现在新闻界传言我们当时‘没能抓住它’,互联网预示着我们的末日,那些小的、灵活的竞争对手将把我们赶出业界。”盖茨这样表述。
巴克斯德尔得意地对《时代》周刊记者说:“互联网是一个不宽容错误的地方。如果这次微软错了,它就永远也找不到正确的道路了。”
当年11月,高盛公司将微软股票评级从买入下调到持有,微软股价应声而落。分析师保罗·萨弗这样说:“形势已经对微软所做的一切不利。”
当时,一位金融专家认为网景是家特色鲜明的公司,很快会成为互联网时代的“微软”,所以,许多人都想抓住机会成为第二个微软的股东。《连线》杂志别出心裁地提问:“为什么比尔·盖茨想成为第二个马克·安德森?”
盖茨随即把网景列为头号竞争对手,通知公司很多工程师,不管进展到何种程度,立即停掉手上的工作,然后全力投入到微软浏览器的开发上。
1995年12月7日,盖茨特意选择这一天,在西雅图总部会议中心宣布微软要向互联网进军。他把微软比作54年前遭日本偷袭的美国舰队,要重装上阵,网景就是盖茨眼中的偷袭者。众所周知,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重创了美国海军,太平洋战争打响。
“这已经不是一个浏览器之战,而是一个新的电脑平台的问题。网景要想超越自我,就必须控制一个平台。”Earth link公司总裁斯盖·代顿这样说,“谁能定义新的标准,才是这场浏览器大战的根本原因。”(本文作者姜洪军著有《极客》、《谷歌风云》、《中国互联网商业英雄列传》、《雷军: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等图书,同时也是易召鲜公司联合创始人,有传统企业转型互联网+的实践经验,愿意为转型互联网+的企业进行顾问与授课,其所授课程为《互联网+思维与实践》。联系方式:dajiang5199@163.com)
“小鹿班比遇上哥斯拉”
“在互联网的光辉下,操作系统只不过是一套漏洞重重的设备驱动器”,安德森这样贬低微软的操作系统。
他不断发出刺激微软的语言,表示将要用烟“熏”微软。他还把网景与微软的关系用流行动画影片《小鹿班比遇上哥斯拉》来比喻,哥斯拉是影片中的巨兽。
作家梅里尔·查普曼曾在《IT大败局》一书中,做出这样的评价:“安德森在公共场所针对微软的发言和态度非常愚蠢,其表现就像一个傻子走进一个关着饥饿老虎的笼子,转过身去,轻敲绑在臀上的美食,引诱得老虎龇牙咧嘴,准备吞噬。”
“这种富有攻击性的评价最终为网景树立了一个强敌。”开发微软浏览器的克里斯这样说,“大家都咬牙切齿要把网景的股票弄得一文不值。反正我们早已是竞争对手了,因为我们正在开发浏览器。在这种情况下,这种情绪只能是火上浇油。”《西雅图周刊》曾报道,微软两位高管表示非常希望见到网景两位数的股价,但其余人的意见是“那还不够低。”当时网景的股票是三位数的160美元左右。
两家公司的高管言语交锋之后,接下来,就是开发人员夜以继日的技术比拼。微软发布的是互联网探索者浏览器,简称IE。
当时流行这样一个冷笑话,“两个人野营时遇到一只老虎。一个人撒腿就跑,还有一个人先穿鞋,然后才跑,先跑的那个人很不理解,问穿鞋的人,‘老虎来了,你穿鞋有什么用啊?’穿鞋的人说,‘我只要跑过你就行了。”
为了甩下包括微软在内的竞争对手,网景在初创期的两年内,每个月都推出新产品。许多工程师和管理人员每周工作90~100小时,在新品推出前,有些工程师甚至一天工作接近20小时,而且是自愿的。其动力有两个,一是公司丰厚的期权回报,二是创造引领时代潮流的新技术。这时的网景反而劝员工们工作时不要太玩命,鼓励他们多休息一会,为此公司出钱让员工们去上潜水、攀岩的课程。
在微软方面,公司上下也都被调动起来。曾任微软公司副总裁的李开复在其自传《世界因你而不同》中称:“微软最神奇的时刻总是它作为第二名去学习、赶超第一名并把第一名击溃的时候。”
在微软大厦里,即使到了周五的晚上,仍有超过一半的工程师呆在电脑前,案边是空空的咖啡杯子,身后是凌乱的睡袋。今日是通宵工作,明日会是这样,后天也是如此,如果不击溃网景,后年也是这样。
1996年里,弥漫在微软大楼里的口号是,“关掉网景的空气供应,让它窒息。”微软的一位经理杰夫·瑞奇还补充说:“网景造成的污染必须彻底根除。”
硅谷版暗夜偷营
1997年10月1日的深夜,喧闹一天的网景总部沉静了下来,几个人影在草坪上晃动,他们将一个东西放下后,就蹑手蹑脚地离开了。第二天早晨,网景员工发现楼前草坪上竖起了一个5米高的微软IE徽标,还附有一张卡片:“祝你们好运!——IE小组敬上。”
很多人被微软的恶作剧逗乐了,但安德森没有笑,微软新版IE浏览器性能非常接近网景的产品了,甚至在一些指标上各有千秋。
图注:网景Navigator(领航员)浏览器
网景股价开始下跌,网景一些高管,包括克拉克、安德森在内,都开始向外抛售股票。克拉克曾无奈地说:“不是因为内幕消息,而是根据本能。如果我能卖掉所有股票,我会那样做。因为微软已经很明白地表示要把我们除掉。”随着微软浏览器性能的提高,其捆绑作用也逐渐显现出来,用户不再下载即使是免费的网景浏览器了。
在微软的压力下,网景合作伙伴也纷纷离去,谁都不愿意冒着微软猛烈的炮火与网景来往。
康柏当时是微软最大的客户之一,原来计划在所购买的Windows中安装网景浏览器。“当微软发现时,他们发了一封信给我们,正如你所知道的,无非是说如果我们这样做的话,他们就要终止跟我们的协议。”康柏软件采购部经理斯蒂芬·德克尔这样说。
微软还千方百计地让美国在线、CompuServe等在线服务商转向自己,远离网景。
当鲍尔默发现太平洋贝尔公司销售网景的浏览器时,他对这家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大卫·道曼吼道:“你或是同我们站在一起或是反对我们,你现在是敌人了!”
查普曼调侃:“微软惟一没有去做的就是绑架那些使用网景产品的公司高层的子女,将他们的子女扣押为人质,直至那些公司高层人员答应停止使用网景的浏览器。”
网景向美国司法部提出控告,称微软利用其垄断操作系统市场之利,涉嫌违反公平竞争原则。微软辩称其浏览器不是一个单独的软件,而是Windows 的一个功能。
托马斯·彭菲尔德·杰克逊法官作出裁决,不允许微软强迫电脑制造商采用其浏览器,并命令它从Windows 95中拆除IE。
但此举对拯救网景为时已晚,作家大卫·卡普伦评价:“这个举动就好像当婴儿在水槽中溺毙之后才关掉水龙头。”克拉克也曾经说过:“当你溺水的时候,反垄断部门并不是能够拯救你的机构。”
巴克斯德尔在1998年8月28日首次来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在心理上已经准备打输这场战役,我们是以失败的心态来准备我们的策略。”他曾把自己与一个远方亲戚威廉·巴克斯德尔相提并论,威廉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领导联邦军队的一位准将,英勇战死在盖茨堡战役中。
真是“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粘滞的血液
1998年11月24日,美国在线以42亿美元收购战败了的网景。一位前网景的员工说:“在沧海横流中,我们致力于网景来改变这个世界。现在我们被邪恶帝国残杀,接着被另一家大公司疯狂地吞噬。这令人感到非常的悲伤。”
曾有IT媒体点评此役:“网景在生前挡住了微软巅峰时期最密集的火力,让同时代的美国在线、雅虎得以存活壮大;它倒下后滴淌的血,粘滞了涉嫌垄断者屡试不爽的捆绑销售之企图,为涉嫌垄断者戴上了被拆分的紧箍咒,让他身后的谷歌、Facebook得以肆意生长。”
本文作者姜洪军著有《极客》、《谷歌风云》、《中国互联网商业英雄列传》、《雷军: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等图书,同时也是易召鲜公司联合创始人,有传统企业转型互联网+的实践经验,愿意为转型互联网+的企业进行顾问与授课,其所授课程为《互联网+思维与实践》。联系方式:dajiang5199@163.com
为了鼓励原创,欢迎读者为本文作者姜洪军打赏,金额随意。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及时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