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大涨后,四季度得看直通车

鼓励聪明的商家而不是只会粗暴烧钱的商家,百度本地直通车这点好

周五,百度发布了Q3财报。

因为百度Q2大跌时写过一篇随笔谈股价与预期,所以习惯性自然要看看百度Q3的表现。

利润好于预期回购计划再加码

作为一个美股投资者,在百度Q2财报时就对百度的回购计划很看好--过去数年美股整体的向上,是离不开美股大企业齐心协力在低价回购自家股票的推动的。

Q2后,百度就宣布了10亿美元的回购计划。从Q3的财报来看,百度和国内那些宣布回购只是作秀为主的企业不同,百度在回购计划的执行上,那是相当认真完成的--要知道,当时宣布10亿美元额度的期限是12个月,但百度财报显示不过一个季度,百度就完成了这个回购计划。

更重要的是,回购陆续还有来,并且加码了:在2015年10月22日,百度董事会再次授权新的回购计划,该计划有效期为24个月,可回购股票规模最高20亿美元。

更大的规模,更长的期限,为百度提供了进退自如的"护盘"力度。如果市场不看好大跌,20亿美元的托市作用比之前的10亿美元肯定价值更大,如果股价向上,那么20亿美元保驾护航的心理作用也能持续24个月。

移动用户增长中基本盘还在

虽然作为投资者,对于回购这样直接利多股价的信息更关注。不过对于百度的经营数据还是要关心的。

作为股票投资,企业重要的不仅是规模,而是变化。

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就是,在过去60天或者是今年迄今,持有百度的股票反而比持有阿里巴巴的股票表现略好--虽然在许多人看来,阿里也许比百度的业务更有吸引力。

对于百度的发展,我最关心的还是几个移动大APP的使用情况。

比如移动搜索、比如百度地图。从最新数据来看,都还不错:

移动搜索月均活跃用户数(MAUs)在截至2015年9月时为6.43亿人,同比增长26%。移动地图服务MAUs在截至2015年9月时为3.26亿人,同比增长34%。

互联网这东西,不能太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用户在,阵地就在,之后的玩法就一切有可能。百度只要搜索和地图两个大体量的产品用户保持健康成长,那么未来就有增长的潜力--决定经济增长的最终是人口数量--这个规律不仅适合于宏观经济,也适合于微观的企业。

如果O2O有寒冬,直通车反而或有初春

百度用户在攀升,那么对企业利润的贡献潜力在哪里?

老实说,我对百度新搞的那个百度本地直通车倒是挺看好的。

百度本地直通车,本质上是把百度现有两大业务体系--"百度推广"和"百度糯米"的优势做了完美的结合,给本地商户提供了从推广到交易的完整闭环服务。从逻辑上讲,其依托移动端LBS,针对低频O2O商家的推广需求,抓住商家5-30公里范围内的搜索者--同时配套O2O平台的服务和在线销售支付体系,也将整个商家给闭环了,避免客户在中间流程的流失。

为什么看好百度本地直通车这个不算新潮的玩意儿?因为这是个适合中小商家,拼脑子而不是拼烧钱的服务。

在眼下O2O烧钱大潮下,普通的中小企业们想试水O2O,没法学巨头们用辛辛苦苦赚来的血汗钱去玩补贴和疯狂宣传,成为O2O平台的供货商可能是其想到的第一步。

O2O平台供货商,看着是个好主意,不用搭建平台,只支付成交佣金。理论上,这样的机制可以规避所有广告的浪费,全部按照效果计算。但问题在于,当你依托的是大型平台而非用户推荐这样的长尾渠道,那么面对的就是大量同行的竞争--平台呈现的位置是有限的,很难脱颖而出。其次,在生活服务领域,用户通过O2O平台寻找服务的习惯尚未成型,仍有巨大的潜在客户需求集聚在搜索端,有待挖掘和转化。

百度这套新的本地直通车则解决了小微商户资金少、服务范围有限、同质化竞争的痛点。首先,通过嫁接百度的流量优势,本地直通车成功打开了前端入口,解决了商户在O2O平台没有入口,无法让别人知道的问题;其次,覆盖5-30公里范围内的搜索者,精准投放,过滤掉了不能购买的无效点击,节省成本,提升效率。

是的,鼓励商家做聪明的,ROI高的营销,这是百度这类搜索引擎CPC模式最大的优点--对于那些懂得"增长黑客"术的中小微创业企业,利用好初期竞价低获客成本低的优势,是有可能小规模逆袭的--毕竟这类平台,试用门槛不过1000元,这是一个初创企业甚至大学生创业都能付得起的试错成本。

正因为这样鼓励聪明人的生态机制,让我对这样的平台先天就有好感。而且从竞争的角度看,移动流量分散,且用户习惯尚未定型,尤其难以预测和捕捉。因此,管理复杂的用户的流量,形成"在线营销闭环"就需要跨多平台协作,这也是百度的竞争对手不擅长的事。当然更重要的是,站在投资人的角度,百度这套玩法不是烧钱的路数,从这个平台一开始就能有健康的广告营收。这对未来的财报也是大有好处的。至于业务推进如何,未来一个季度或者半年的财报,应该多少会见分晓。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