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悲伤逆流成河,新闻却在狂欢

血流了多久,流量就会持续多久,爆炸枪击后,巴黎的悲伤逆流成河,新闻却迎来了狂欢的不眠夜。

血流了多久,流量就会持续多久。

北京时间11月13日晚,巴黎发生暴力恐怖袭击事件,一个正常的夜猫子应该在当晚就知道了这件事,但如果你不是,第二天你也会在各家的新闻客户端,官网甚至是朋友圈里面看到这个悲剧。

社交网络的四通八达为不同性质事件的传播提供了便捷而深远的渠道,所以你会在朋友圈、微博里面看到这些消息(请忽略那些在朋友圈晒去过巴黎经典的行为);新闻对于流量的疯狂追求,则是那些不管是悲剧还是喜剧,霎时间成为充满眼球的头条的原因之一。

血流了多久,流量就会持续多久,爆炸枪击后,巴黎的悲伤逆流成河,新闻却迎来了狂欢的不眠夜。

怜悯和痛心只是新闻的附属品

怜悯和痛心是人类独有的天性,新闻并不具备这一点,狭义的新闻里,只有对事件报道那冷冰冰的文字。

那些带着满腔热血把新闻推上头条的记者和编辑,他们有怜悯,会沸腾,但新闻不会,带着满腔热忱去把这件新闻送上头条的之后,这篇报道一方面会被推送到千千万万与新闻事件本身没有直接接触的受众群体当中,另一方面会面临总编室的各种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和考核,不完整的概括叫做“重大热点事件监控观察or报道分析”,而时效性和流量是它的重要参考指标。

当新闻被流量考核,被商业化的时候,它只不过是辅助流量的一个工具而已。

相比追求流量的新闻报道,科技公司在这一次的悲剧中的表现不禁要让人点赞,有人在做寻人的功能,有人在做报平安的功能,也有人在免费为乘客打车,尽管有些不怎么有用,也尽管它还是有一点热点营销的意思,但这样的努力,还是比追逐流量,以及借着流量做商业化更有人情味。

突发新闻报道是这样炼成的

你看到的突发新闻,一种是突发性的,另一种是已经准备好的。

对一般突发性新闻热点的报道,时下最流行的方式是专题,过去这种在纸媒时代需要花大量时间和精力才能完成的事情,在互联网时代,已经缩短到了只需要5分钟,甚至只需要花30秒的时间,而它的核心可能就是短短几十字的新闻报道。

在这里,编辑要做的就是围绕新闻报道,在现有的专题库里面,找出现有的布局模板甚至是banner模板,加上标题,整个专题就已经出来了,剩下的就是填充内容,包括图集(刷PV神器),深度解读和报道(刷影响力的必经之路),信息图,HTML5页面。

据说,某门户已经做了基于大数据的专题产品,连加工都不怎么需要,稍微做一下关键词读取一下,就能把一个热点事件和人物的所有内容全部整合出来。

这里顺带提一下双11报道的一个打脸事件,据说当时天猫公布大数据的时候,有人发现某门户的专题报道时间是在数据发布之前就上线了,因而质疑这个数据的真实性,包括媒体可能是提前准备好了,后来有人出来科普说,这个报道的时间,实际上显示的只是专题搭建的时间。

另一种突发事件是已经准备好的,这句话谜底就在谜面上,虽然这件事情刚刚才发生,但是关于这件事的各种报道和解读,在之前因为各种预兆,大拿的神预测等等,提前准备好了,时间一发生,报道就出来了。

相比突发事件的报道,这种性质的新闻目的性更强,谁先发出来,谁的时效性,谁的影响力就会更出众,谁就会拿到更多的流量。

有这样一个例子,Plan Ling被捉之后数分钟之内,某门户就出了一片其家族的多角度长篇内容报道,有小道消息称这篇报道随后不久就被割掉,原因不明,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篇报道在这件事发生之前至少一个月甚至更久的时间内就已经做完,至于选题,可能在更早之前就已经报上去了。

除了Plan Ling,你懂得被捉之前,某门户的h5动效专题项目提前数月就已经启动,配有专门的前端工程师和设计师,该专题涵盖了你懂得的整个人生履历和社交圈,交互效果相当出彩, 该专题据说最后被否,原因不明。

巴黎被营销了

北京时间11月14日,巴黎爆炸枪击事件数小时后,当所有的热点都已经被新闻头条占据之后,各个内容平台都在用不同的方式寻找切入口,找到相关联的内容,尽可能的多抓一波流量,于是,一条“巴黎一男子称在体育场外手机挡爆炸碎片”新闻被挖了出来。

原本是一条很普通的新闻,头条们用完之后,被科技媒体拿来大做文章,尤其是科技媒体向来就有“手机挡子弹”的新闻报道,这条新闻堪称是不可多得的热点入口,于是新闻继续发酵,开始有“巴黎发生枪击爆炸,三星手机立功了”的新闻。

我们到目前为止没办法确认这条新闻是否属实,也不知道三星手机的市场部门和执行公司是否参与了这件事情的营销,但相关报道确实开始在蔓延,而且我们在搜索“巴黎爆炸”这个关键词的时候,相关新闻就出现在检索结果的第二页。

虽然有很多不知道,但确确实实,巴黎被营销了。

不管参与这个营销的主体是三星,还是科技媒体,本该属于社会新闻的一个不起眼的案例,却因为特定的新闻属性,被科技媒体生硬的拿过来当做热点,所以我很像不理智的问一句,你敢把手机放在身上让我打一枪吗?如果你不敢,这样一个偶然的事情祝福就好了,为什么要把它挖出来挣流量?

三星手机之后,PS4成为恐怖分子的通信工具的报道又出来了,科技媒体又一次因为这样一个小小的切入点高潮了,虽然各家报道的标题中都谨慎的用了一个“可能”,但请问因为某个官员一句未经证实的话就拿出来报道合适吗,更让人没想到的是这则报道源自福布斯(原文链接: http://www.forbes.com/sites/insertcoin/2015/11/14/why-the-paris-isis-terrorists-used-ps4-to-plan-attacks/),所以在未经证实之前,只能用《超能查派》看多了来评价这种行为。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