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谋变:阿里CEO如何让既定战略落地?

阿里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是被外界误解或曲解的,企业文化与价值观,以及“不断拥抱变化”的组织自我觉醒。

“一切商业竞争都是组织竞争”,2015年岁末,阿里集团CEO张勇(逍遥子)发表了自己的专栏文章,这是张勇对过去半年里阿里变革的阐释。

一个月前,张勇宣布阿里的组织变革,以“小前端+大中台”的网络结构,管理重组,交由年轻人。如此变革,既是对上任时他提出战略规划的落地支撑,也是未来执政与管理的基础。

商业竞争,分几个层面,有面向具体业务的一城一池,有着眼全篇的战略。当然,一城一池的得与失,抑或战略得失,这一切都需要人的支撑,以及与之适应的组织管理机制。

张勇在过去几年里,一直强调,“战略是打出来的”。这也是阿里在过去十几年来的如实写照。腾讯优于产品,因社交链,造就了铁打的营盘,百度强于技术,因搜索这一强需求,坐吃金山,BAT中只有阿里,它的核心竞争力最难描述。

回到2012年开始的“微信颠覆一切”的历史中吧,回溯三年,质疑阿里成为业内时尚与政治正确,不过阿里却在争议中步步为营,日日精进。为何微信是移动最高流量与用户平台,为何它非但没能颠覆淘宝、天猫,而支付上也还在追赶支付宝?

张勇那句,“战略是打出来的”便可高度概括了。

有人说,阿里强于战略,优于运营。不过,这都是表象。

阿里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是被外界误解或曲解的,企业文化与价值观,以及“不断拥抱变化”的组织自我觉醒。

变与不变,是相对的。阿里说,“拥抱变化”,无论业务、管理、架构,阿里一直在自我否定,自我调整,不过,这家公司所擅长的企业文化与价值观念,却没有变化。

倘若用十二个字概述阿里创业史便是,荜路蓝缕,逆水行舟,无中生有。与腾讯在深圳、百度在北京相比较,阿里偏安杭州,能成为BAT中最大市值公司,很大原因就在于此。

从淘宝分拆,到七剑下天山,等等…细细数下来,阿里几乎每年都会有一次业务与管理上的调整,这种组织自觉自省的适配频率,即便在互联网领域也是少见的。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国内如BAT都是危机意识极强的公司,不同的是,百度、腾讯的敌人更多的是自己,它们在搜索与社交核心领域,无法被颠覆。阿里却除了自己,还有许多竞争者,BAT中,阿里赚钱最多,也最难,刀口舔血的大利益,也因此阿里受到争议最多。

人以及与之适配的制度,是一切战略的落地保障。马云负责战略上的天马行空,张勇负责业务层面的制度与人事配套,而决策权与执行,则交由“听到炮声的人”,张勇一直强调,信任年轻人,即是如此。

过去一年,中国互联网可谓波澜壮阔。比如中概股私有化潮,比如资本推演下的合并潮等等。但这些归结起来,要么是为市场而战,要么是为了战略重新布局,都是停留在工业时代的商业运作,而在云时代的商业运作,更多的是要自我组织变革,改变组织形态,来适应数字经济和传统经济融合的企业形态需求。

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提及生态,并试图构建起自己的生态,不过,很多公司都忘记了,要建立一个生态,首先得让企业内部成为一个生态,而非各自为政,犬牙交错,勾心斗角的角斗场。

“一切商业竞争,到最后都会变成组织的竞争。要建设一个适应新生产力的组织生产关系。”张勇说,“我认为有几个关键点:组织方式需要树状向网状结构转变;组织架构应当形成‘小前端+大中台’的架构;在人才上,放手让更多年轻人掌舵”。

看阿里最近两年的变化,其实它已在谋划“后电商时代”的布局,如阿里云计算、菜鸟网络、阿里影业、阿里健康,乃至蚂蚁金服,均是如此。阿里的非电商业务在突飞猛进,这也让人产生某种错觉,弱肉强食的互联网竞赛中,阿里一直以战略领先对手。

其实不然。战略领先,只是表象,也非全部。

不断自我肯定的文化与价值,不断自我否定的业务与架构,两条线并行不悖,这是阿里。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