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20岁读完硕士,把心理咨询由专业变成创业!

微互动36期讲座是一场“温馨”的讲座,努力为心理咨询师提供更好的平台的简里里就是一个让你温暖的人。简里里,她想告诉你:有点意思的心理科普&老被误会的心理咨询

微互动36期讲座是一场“温馨”的讲座,努力为心理咨询师提供更好的平台的简里里就是一个让你温暖的人。

简里里,她想告诉你:有点意思的心理科普&老被误会的心理咨询

昨天有个小伙伴在讲座中途说没有干货,何为干货?人的经历就是最精彩的经验,简里里用温暖的声音、却表达出坚守心理咨询师专业设置的决心。

➤嘉宾简介:

简里里:国家二级

心理咨询师、简单心理创始人、中美CAPA精神分析联盟成员。20岁拿到伦敦大学认知神经心理学硕士学位,27岁辞去大学老师工作,创立了线上心理咨询平台——简单心理。

以下为微互动36期讲座内容,请小伙伴们耐心阅读,另外感谢冬荣、宫小赫、渔夫、缘帅、duty、7喜对文字转译和校对,人人数码团队负责人lzj负责录制音频(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收听昨晚讲座音频)。

大家晚上好,很高兴今天能在微互动和大家见面,我先简单介绍下我自己,我叫简里里,硕士的时候读的是认知神经心理学。如果有人有了解的话应该知道是研究人的大脑和精绪之间关系的。

毕业之后一直在北京的一个大学里面做心理老师,这是我理解的回归到心理咨询的这个领域中来的工作,主要工作内容就是做心理咨询。到2014年从大学辞职,做了一个垂直互联网领域的心理咨询平台,叫「简单心理」。

在过去的很多年里,我一直把自己的看做心理咨询师,在期间我做了一些心理咨询的科普和一些小的专业型自媒体,直到去年慢慢地转型为一个创业者。

应该说这整个过程我自己都还在适应,其中做了很多尝试和努力,可能这个过程中没有什么特别成熟的经验分享,所以今晚我将主要分享自己在做专业自媒体的整个创业过程中,所有做过的尝试和努力,希望大家可以从中听到你想要的东西。

如何将专业发展为自媒体

因为我的工作之前一直在大学做老师,做心理咨询,日子过得也很正常。就是上班下班,翻一些书,参加一些活动这样。在我工作了四五年之后也希望生活能变得有趣些,认识一些更有趣的人,能通过参加一些聚会跳出学校的环境。但在我的生活里是没有出现自媒体和媒体这样的概念的。

机缘巧合是在2012年时,我有一个好朋友在豆瓣上做了一个情感类互助小组,当时人不多只有几百个人,她说大家经常会提一些心理、情感类的问题,既然你这么闲的话,不如一周帮忙来回答两次问题,我就答应了她。

因为我自己是心理咨询专业的背景,所以当我出现大家问的很多都是心理咨询有关问题,当我在那个小组里面回答问题回答了两周左右,我发现了大家问的问题都差不多,我自己是个相对比较懒的人,我想每次回答就太费劲了,于是就把这些问题写成了第一篇文章,什么叫心理咨询。

之后再有类似的问题又来问的我,我会直接说你去看文章,然后我就这样在豆瓣上这样写了第一篇、第二篇、第三篇、第四篇,到第五篇的时候,突然发现,当年豆瓣正好有一个推荐的机制,我被推到了豆瓣的首页,这时候就有更多的人来提问,我就回答更多的问题、写更多的文章。

因为豆瓣本身不像微信平台的更新速度快。我记得12年的时候是一周一篇,我当时给自己定了一个要求,每周一晚上一定要发一篇出来。大概就是根据这个频率在发,然后慢慢地积累一些经验。

12年大家写信给我的时候,有一半来问自己的心理问题,有一部分人直接来问我能不能提供心理咨询的帮助,还有大概四分之一的人写信来问如何成为一个心理咨询师。这些问题都是跟整个心理咨询这个行业背景有关系,这有可能在第三部分会讲一下。

当有这四分之一的人问我怎么成为咨询师时就获得了我的一些注意。我就搜刮了一些心理学的课程。我自己回听一下itunes上面的课程,于是我就把当年itunes上所有和心理有关心理咨询管理课程都收集了一下。

我依照心理学的框架整理了:变态心理学、普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的内容,这些在itunes上已经有比如美国常青藤大学的在线课程,那整理好了之后怎么发给他们呢,于是我就使用了豆瓣小站。

丨现在简单心理的小站丨

这时候我就有了一个豆瓣的日记和一个豆瓣的小站。小站最开始吸引了很多心理学爱好者的关注,但我这个小站并没有做成一个心理学的网站。我自己是个伪文艺女青年,那时很想写文章、看电影,还起了一个很奇怪的名字,跟心理学没有关系的名字。但因为上面有心理学的课程,就吸引了很多心理学爱好者,我在上面开房间供大家吐槽树洞等等。我还建过两个豆瓣小组,但是遗憾的是后来都没有继续下去。

在12年我做小站、写文章的同时,我的世界就扩展了一些,整个生活里多了很多人,比如有一些图书出版的编辑,有一些杂志社的编辑等等,开始跟我会有联系。我记得那一年,正好有机会去了果壳,做过一个短的线下的分享,做了两个,后来其中一个也在视频上有传播。我觉得这个在那年对我来讲,其实都是比较好玩,能让我自己的生活挺开心的事情。

其中还有一件事情,因为我自己从高中开始就一直在学校的电台工作,我从小到大一直有个梦想是在电台工作,这个梦想一直没有实现。但是因为我一直在看itunes的课程,然后有时听Podcast,我记得那年夏天,也是12年的夏天,在果壳的那个万有青年分享会上,刚好有一个朋友她自己在做播客,其实就是网络电台。然后我就很感兴趣,就跟她聊,她就说你也可以做啊,非常简单。

丨简里里:强迫肿么办 果壳·万有青年烩丨

于是我就听了她的建议,买了一个设备,其实是很简单的。如果现在有荔枝平台、有各种各样的这种音频平台,不再需要去买一个话筒,但我当年还是买了一个话筒。然后就和另外两个朋友,一个是我大学同学,一个是我男朋友,我们三个一起来做一些节目。

那一年我们开始做的节目叫做“知识派对”,也不是一个纯粹心理类的节目。我男朋友他是学数学和计算机出身的,另外我的大学同学他是学社会学、政治学出身的,讲历史和政治,然后我们每一期节目都是一个主题切入,但我们三个会从不同的角度和学科背景去讨论这些话题。

我们三个其实自己聊得比较嗨,尤其我们有一大学同学他爱做饭,所以经常我和我男朋友周末去他们家,蹭饭的时候我们录一期两期节目,然后放出来。

因为当年itunes上面上传一个节目其实很困难,而且我们看不到多少人在听我们的节目。我一直假想,以为中国地区听itunes的,尤其听中文播客的人比较少,尤其还是12年的时候,中文节目本身就比较少。

所以我当时就想,有没有可能把这个发在更受欢迎的平台上。所以当时很想发在豆瓣小站上。我觉得豆瓣也挺开明的,我就写信给他们说,我不是音乐人,但我需要用这个功能,他们就帮我把这个小站开成了音乐人的小站,我能把我每期做的节目放上去。

然后在豆瓣上,我能看到那一些节目的收听量。但如果你能想象的话,当年这个收听其实非常困难,你需要认真坐在电脑前,插着耳机,然后音乐不能关,去听这个节目。但当时我有一个很惊讶的发现,当时我记得每一期节目还是能上几百人收听,好的时候能上千,尤其是但凡我们的那个节目讲到跟心理有关的主题的时候,收听量都会更大一些。

如果我能总结一下12年,我觉得那一年还是挺无知的一年,我不知道自己在干嘛,只想做一些有趣的事情。我当时在写文章,有时候线下一些活动邀请我过去做讲座,我会做一些小的分享。然后我做了一个小站,做了一个电台。

说到引流,各个渠道引来的流量都不大,如果没记错的话,那一年我豆瓣粉丝应该是7000,然后播客等等的收听量也都是几千的量。但是我觉得比较幸运的是,因为我每一件事情的都是我特别热爱的,经常有各种读者来给我反馈,来问问题等等,所以我觉得做这件事还挺开心的。但事实上,现在再回溯那个时候,第一,我其实是非常专注做自己喜欢的事;第二是我所有的主题都非常一致,就是我是专注在心理咨询这个领域上的。

事实上,当年的文章还有电台一直到今天,我们后来有很多用户和朋友联系到我的时候都会说,我是当年你“知识派对”的听众。

这个是一直到现在都完全超出我当时的想象的,我以为那个电台不会有多少人听,但事实上证明听到人,还有真的读了文章的人,对于他们来讲这些东西影响深刻,我们之间好像建立了一种感情。

所以在我继续分享后来的经历之前,我想稍微做一点小的总结。

我觉得当时做的所有事情,第一是做了自己特别了解和热爱的事情;第二就是我没有做任何试图讨好听众和观众的事情,因为我们当时做节目也好、写文章也好,似乎在回答问题,但是我都是挑那些喜欢的,自己想要的,对于我重要的人,所以才做得特别开心,并没有试图讨好任何人。

所以到现在我来回溯的时候,如果说简单心理有一点点小小的品牌形象,就是12年那一年我做的所有事情,品牌的基因就在了,或者那一年我做的所有尝试,和那些看起来没有什么相关性的尝试,给我后面做的所有事情奠定了一个基调。

如果能说一点点经验的话,我理解是所有你做出来的自媒体,最终反映的都是你个人的气质和喜好,而在多年之后,如果你坚持做下去的话,这个就是你未来品牌的形象。

同时有一点需要平衡的就是,你的观众和听众他们一定会告诉你他们想要什么,这部分很重要,但是作为一个品牌或者是自媒体的运营者的时候,你要根据你自己的方式、想要的东西,再和观众和听众他们想要的东西之间选一个平衡,来做一个决定。

如何从自媒体成成为一个专业心理咨询的平台

到了13年,我的文章、电台、小站这些东西都在继续。同时我受到了更多的邀请,分享一些跟心灵咨询有关的东西,就是线下讲座等等。

那年春天网易公开课他们想做一些新的尝试,就找到我,我们一起做了一个抑郁症的专题,如果大家现在搜“简里里网易公开课”,还是能看到当年我们做的内容。

在网易公开课之后,我的各个媒体渠道,如微博上、我的豆瓣私信公开的邮箱里面就收到很多封邮件。这时我开始认真地去想接下来要怎么办。

记得到13年年终还有每年的下半年时,有段时间我会特别的焦虑,不敢打开我的微博、豆瓣私信。有一个原因是我只要打开就会收到很多求助的来信,而基本给我写信求助的来信绝大多数都差不多。

一般都是写信告诉我,遇到了什么问题或者她的妈妈遇到什么问题,爱人遇到什么问题,孩子遇到了什么问题,或弟弟遇到了什么问题。结尾都会说你能不能帮我推荐一个心理咨询师,或者能不能可以告诉我怎么办。一般还会再多加一句最戳心的,请您一定帮帮我,因为我没有其他的渠道。

这种要求对于我来讲特别痛苦,比如说一个江西的一个人写信给我,她说你可不可以帮我推荐一个咨询师。这件事情我不能立马推荐给她,如果我问一下我的同行,然后能联系上某个咨询师,跟他对接,可能花掉我一天的时间。

所以后来又过了一年的时间,经过统计大概有90%的来信我没有能力回复,我只能回复10%左右,但这个过程里面,让我一直在思考几个问题:

为什么这些素未蒙面的一群人会来信任简里里?

因为有一个背景是我当年在大学工作,我在媒体上没有讲过我大学做老师这一个背景。所以,大家为什么相信互联网上一个只是写文章、做电台的这么一个人。

这个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帮我理解了当时整个中国心理咨询行业的现状。对于普通人或者对于新一代80后、90后使用互联网的这一批年轻的群体,已经不信任传统的电视广告、百度搜索的广告这种旧的行业的传播模式了。而这个市场上关于靠谱的心理咨询获取的渠道是如此之少,以至于大家不得不相信这个在豆瓣上的简里里。

同时,我在这个行业里其实还是一个在成长中的心理咨询师。外面还有更多比我成熟比我做的好的咨询师,以及我身边有很多的同事,大家都非常认真、踏实的在做这一个专业,但这一些人又无法被大众看到。

加之,我做心理咨询师从08年到现在,作为咨询师群体我所有需要的这些支持,并没有渠道可以获取。这些渠道不仅仅是怎么被更多人看到,还有如何在开始执业过程里行政上的工作、法律上的风险、专业上的成长。我理解的是需要工会和整个行业协会的支持,但是在中国心理咨询整个行业发展的初期,作为一个咨询师的真实的孤独感,还是很艰难的一个职业状况。

所以如果可以总结2013年,我可能面临两个问题:

第一.有这么多人来寻求帮助,我究竟能够为他们提供什么样的帮助;

第二.作为一个心理咨询师的从业者,以及看到我身边的这些好的咨询师的生存状况,我们的问题谁来解决、怎么解决?

我当时就想,好像互联网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怎么解决我不知道,但我隐隐的觉得传统的心理咨询机构的商业模式是不可能的,那可能互联网就有改变,于是带着这些问题,我又做了更多的尝试:

比如说,我要不断的把信箱里的求助者转给我熟悉的咨询师,我就想能不能让这个过程更容易,于是我就做了一些流程上的改进。我做了一个表格,如果你来就把这个表格填了,然后我直接发送给熟悉的咨询师等等类似的技巧。

在13年底,我自己搭一个非常简单的网站,把我关系比较好的一些咨询师加进来,让他们来我家里帮他们拍一些小的视频摆在网站上,这样下一次求助者写信来,如果是北京的来访者的话,我就叫他去那个网站去看那几个咨询师,他们的视频和联系方式都在那,你看上哪个就去约哪个人,这就是后来“简单心理”最早的一个小雏形。

如果有些经验能够分享的话,那就是刚刚我说的所有问题和思考,他们听起来是挺简单的,但这些问题不是某一天突然爆发的,我花了很长时间来理解这些问题,包括理解这个行业在发生什么,我作为从业者在发生什么,还有就是每天来敲门的来访者,他们发生什么、他们想要什么。

还有一个小的经验一定要从小事开始做,我在12年、13年无数次都有这种冲动,我要找个工程师搭个网站去做一件很大的事情。但我发现,每次我真正解决一个用户的问题,每回复一封邮件、和每一个咨询师聊天的时候,我都会对自己要做的事情更清晰一些。

我在想12年、13年做的那些看似不相干的事情,甚至还有让我头疼不敢开邮箱的事情,他们都帮后面的简单心理的出现打了基础。

后来,14年我去了硅谷的一个创业学校Drager University,开始八周的一个课程,在那我拿到了第一笔硅谷的风投,回国之后,拿到了真格基金还有华创资本的天使轮融资,开始做的简单心理。

在这我说一下在2013年里,我一直在做解决问题的工作,解决用户问题、咨询师的问题,解决我是一个咨询师我想要什么,有哪些是市场上没有的东西,那些是我自己可以解决的并且怎么提供。

从14年我们开始创业到15年现在,我们都在解决用户的问题,包含来访者和咨询师的问题,甚至还有整个行业所面临的问题,有哪些能够被解决,还有哪些不可以被解决。不能被解决的问题是由哪些必要条件还没有准备完全。我想这是我们很大的一个导向——解决问题。

公众微信号的运营与挑战

简里里这个微信号在创业之前是我个人的,做个人的时候就是有一搭没一搭的做,基本就是自己高兴就去发一下,不高兴就忘了。

但这也是个经验,那个时候完全专注在豆瓣、还有电台等等这些事情上。我记得那个时候我有注意到有人在做微信公众平台,我当时想那是什么鬼,有人在玩知乎我想那是什么鬼。所以当时都没有进来,我真的进到微信公众平台的时候应该已经是2014年了。

现在来讲我学到一个新的经验,任何一个新开的平台,态度要保持开放,多做尝试。因为我自己是很晚才上知乎上微信的,上去的时候整个平台大的红利期已经不在了。做下去就会比以往更艰难些。

那个时候创业到2014年的5月份左右,我的账号的订阅量是6000个人。候因为我们的创业不是媒体的平台,是个服务平台。所以当时我也想不清楚媒体在里面的定位到底是什么。

或者以我的风格来讲那个时候也没想清楚就硬着头皮做。所以刚开始我想法就是推广一下我们的平台,即便微信号只有6000个人,但我要推广一下呀。

如果平台上有咨询师有自己的文章我就放上来发,所以一直没有一个人来专门运营这个微信号,有时有实习生会帮忙排排版这样。所以整个文章的数量、质量都没有保障。

其中可能有一个小故事我可以分享,去年7、8月份的时候,我们内部有一个讨论要不要在重新注册一个“简单心理”的公众账号,以公司的名义来发布。当然你能想像以公司名义和个人名义各有利弊,最终我们决定使用简里里这个公众账号,是因为我们当时做用户访谈的时候有一个姑娘她当时讲了这么一个故事,这个姑娘是我们平台上最早来使用心理咨询服务的人,然后我们就跟她聊,说你会不会把这个服务或者简单心理推荐给别人,她说我很想推荐呀。我们都问她说那你怎么推荐呢。她说我会把简里里的公众号给她。

我们就很好奇说为什么、我们花那么大的力气做网站。那个时候我们还没有APP只有网站,那为什么不推荐网站却推荐简里里的公众号呢。她说,因为我如果觉得我身边人的有这个需要,我不太好意思跟她们讲说你去关注一个心理平台或者推荐你一个心理咨询师。我可以说去看下简里里吧。这个推荐行为不会冒犯到别人。

就是这个事情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所以后来我们决定如果要运营账号的话就拿简里里来运营。

如果回头去看我们所有发布的文章全都是和心理专业有关的文章。开始平台上有几十个很靠谱的心理咨询师,然后我们就推广他们的文章,帮助他们生产内容,给他们做采访、电台采访等等。但我们发现这样做下来的时候数量有限,然后质量好像也没有特别有保障。

我要标注一下,这是我们走过的一个失败的经验:

那个时候有咨询师的文章,我就把它发上去,结果质量参差不齐,显得整个平台没有规划。同样的情形是,同时我新开的一个电台叫简单心理(现在在荔枝平台还是喜马拉雅都能找到我们的节目)。那一年我还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都有一个固定的栏目做嘉宾,我们也在经营自己的简单心理电台。简单心理上就是我们邀请不同的心理咨询师过来做他们感兴趣的内容。

我观察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我当时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那个节目我是固定嘉宾,做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听众就有凝聚力,听众会对你的嘉宾你的节目的风格有认同。但同时我在做简单心理的时候,还有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做节目的时候,因为那个节目嘉宾是不停的换的。你会发现,听众很难对这样的节目或者对嘉宾,对这个节目的风格认同下来。这个时候我们意识到这样的方式是无效的。尽管我们看起来有很多内容在产出,但是对于用户来讲就是并不能真的带给他们一定的影响。

大家始终会谈论我在网易分开课上的节目、会讨论我当天写的文章,会讨论我们以前做过的知识派对的电台。但是很少有人说我是听简单心理电台过来的,或者是对那个公众账号有忠诚度很少。

于是我们做了一个比较大的调整,这也归功于后来运营我们简里里微信公众平台的妹子,我们现在把运营后台的小编叫简小单,一共有三个。

有一个主要管理整个账号的妹子,她将简里里整个发布的内容做了非常大的统一。

现在再看简里里的内容:

第一、非常有趣,保证每天的内容是有料的;

第二、在做整个内容的时候有一个节奏,比如有时候咨询师写的内容专业性很强,对于这样的内容我们在发布上有一个把控,不会在周五发出,因为周五大家都很疲劳了不愿意看这样专业强的文章;

第三、我们内部有很明确的规范,有几件事情我们不做:

1.超越心理咨询范畴的内容我们不做,账号内容要与其他的平台发布内容有一定的区分。比如鸡汤文、情感文,尽管传播很广,但是会影响我们的调性,我们不会发;

2.偏科技类的认知心理,我们不做。

所以你看简单心理发的所有文的调性,和心理咨询、科普有关,治愈性比较强、帮助你接纳自己的文章比较多。

3.我们不发违背自己专业伦理的文章,这对我们自己有标准。心理咨询最核心的本质是提供一个起治疗作用的关系,我们叫修复性的情感体验。在这个关系里面专业的咨询师不会直接打破你的心理防御,比如这是你妈妈的错等等,这样不是心理学专业的初衷。

所以不发分析性特别强的文章,如果文章中有评价性、职责性、不接纳的,哪怕比较权威的文章有很多人喜欢看,但是即便这样我们也不会选这样的文章到我们的平台里来。

这也反映出来我们的一些风格,我们认为对用户不好的东西我们不做,另外我们不做自己不懂的东西。

关于我们公众账号运营的活动,诚实地讲我们也都是一步步的在探索,现在有微课堂,就像微互动讲座一样,每次都有一个主题性的微课堂,有时候是和不同的社区合作,比如这周我们的微课堂,以下是活动的文案:

☞ http://t.cn/Ry1xoUR

另外我们做过节日送小奖品的活动,比如周六晚上21点,你发送一个喜鹊到后台,我们会进行抽奖,奖品目前是简单心理的一些服务,目前看来这些效果都是很不错的。

因为我们的公众账号目前做的是10w+的订阅量,相比几十万上百万订阅量的公众号来说,我们还是很小的一个账号。但是对于一个垂直领域的公众账号,我想说一下运营里面一个既是优势也是劣势的地方:

第一、受众量并没有那么大:

拿心理咨询垂直领域的账号来说,他并不是所有人都感兴趣的,比如翻看昨天的内容(http://t.cn/Ry1xWkf)。

它本身是一个专业性很好的文章,但是公众不一定那么喜欢,它会低于平均阅读量,但是我们希望这个文章大家可以看到。

第二、有严格的专业限制:

心理咨询有非常严格的专业设置,它和互联网结合时就是有能和不能的地方。今天的时间有些仓促,但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也乐于和大家一起分享。

第三、对喜欢的东西坚持下去、并有你的原则:

回到公众账号来讲,尤其是垂直领域的公众账号你遇到的挑战是你的用户量没有那么大,但以我的经验来讲简里里和简单心理一直坚守的是我们做的事情保证是专业上最靠谱的;但从互联网上来看,比如我们随意的聊天、保持一直沟通,听起来是没问题的,但其实这会破坏心理咨询的专业性。

所以即便你在一个很小众的领域,如果你能坚持要做的东西,知道想要什么,你的信仰是什么,就一定能够获得你订阅者的尊重。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