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经济和增速难共存?

在小米之后大量的企业开始模仿或者微创新粉丝经济,但是大部分创业公司在经历过粉丝经济之后却与原来的创业公司渐行渐远,让粉丝经济与增速成为一个对抗的命题。

文/黄健铭 微信公众号:huangjianming026

在小米之后大量的企业开始模仿或者微创新粉丝经济,但是大部分创业公司在经历过粉丝经济之后却与原来的创业公司渐行渐远,让粉丝经济与增速成为一个对抗的命题。

粉丝经济氛围增长,则企业增速却不见有所提升,让很多创业公司进入了一个迷局,到底粉丝经济是否能真正的凑效,粉丝经济又是不是一个低成本获取粉丝的力气?其实这些疑问对于他们来说,自己也没有清晰的答案,尤其在增速不行的时候,尤其怀疑自己的判断。

而近日获得了德勤中国高科技高成长50强的互联网金融企业玖富,实现了“双涨”,粉丝经济与增速并存,也是首次有P2P企业入围该榜单。由此看来粉丝经济与增速是否并存,企业之间也存在差异。

粉丝经济跟不上企业战略

大部分企业的粉丝经济策略都是拍脑袋,逞一时之快,可能只是在某次论坛里面听到了某个粉丝经济大神的一顿忽悠,在缴纳几万培训费之后,学习了几个小时之后,回到企业就大刀阔斧进行全公司的粉丝经济改革,实际上和公司本身的发展方向背离甚远,而且把企业原有的发展方向的投入也一并减少。

在笔者身边就有一个血淋淋的案例,笔者了解的一家深圳的珠宝电商,传统行业的大BOSS,在经过几次粉丝经济熏陶之后,拍脑袋决定全公司,包括传统零售的部门,全公司上下经营微博微信,用人海战术堆叠,强调粉丝经济让企业转型更上一个台阶,与自己的战略方向背离,却投入巨大,让企业竞争每况愈下,在实行之后的半年时间,公司从原来的传统珠宝行业的高增速,名利前茅,迅速沦为增速处于行业平均水平之下的公司,而员工也因为老板不自信的竞争方向,纷纷离开。

增速是创业公司的命根

可能有人觉得粉丝经济与战略挂钩太大,实际上并不是,尤其对于创业公司而言,仅有的资源,仅有的资金,仅有的人才,要做的最重要的事件,就是用方向正确的战略,来保证最有效的增速,而且这个增速必须在行业水平之上,否则,你发展的时间越长,你落后的空间越大。

任何一个决定对于创业公司来说,都是押上所有的赌注,在经营资本十分有限的情况下,抓住重点,抓住痛点,才是本身发展的要素,而增速是创业公司的命根,没有了增速,没有了高预期的增长,谈什么粉丝经济,都是空谈。

这里面最突出的例子就是去哪儿,在13年Q2开始一直到15年Q2,整整两年依然亏损1,面对越来越大的亏损额度,美国的投资者却没有对它有很大的苛责,相反,在今年Q1季度收入同比增正100%的情况下,还获得了部分投资人的好评,支撑去哪儿的核心就是高增速,这是成长性公司的命根,谁都不能例外,包括亚马逊,uber,滴滴等超级独角兽公司,在高增速面前,即便时有亏损,仍难阻挡投资人对他们的热情。

而在几年来最热的互联网金融行业也一样如此,P2P自2013年以来进入了高速成长期,增长率超过300%,2014年全年行业成交额增长达267%,2015年上半年增长达到212%。上文提到的玖富,身处爆发增长行业,业务同样保持了极高的增长速度。2015年上半年玖富成交额同比增长达到642%,三倍于行业增长水平,由此看来,有增速就是企业最大的竞争力。

粉丝经济与增速可并存

说起粉丝经济都想到小米,但笔者认为魅族才是粉丝经济的更加领先者,并且在这过程中实现了粉丝经济与增速的并存。从魅族的M8开始,在魅族门店彻夜守候的状况,再到MX4的横空出世,上线不久便突破了百万台的预定,再到阿里入股,估值360亿,给老对手小米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再说到外国的未上市融资巨头Uber,简直是粉丝经济的商学院案例。戛纳电影节Uber一键呼叫直升机,从机场到戛纳电影节的主会场;日本樱花季,Uber用无人机来送口罩;澳大利亚送猫咪上门,与猫咪玩乐15分钟。Uber似乎一直想告诉消费者,它不止是专车。一键呼叫CEO,用Uber找工作,找对象,送外卖,领养小动物,这些都是Uber曾经展开的营销粉丝经济活动,与此同时,Uber的估值也随着这些粉丝经济带来的正面效应水涨船高,估值一路突破500亿美元。

而在国内互联网金融的代表,则是近日入选德勤高科技高成长50强的明星企业,玖富。玖富凭借旗下的玖富钱包,悟空理财等明星产品,成功利用粉丝经济在一片严肃的互联网金融圈脱颖而出。

玖富创始人兼CEO孙雷坦言:“只要粉丝喜欢的我们就整”。粉丝营销是玖富的杀手锏,也是其建立竞争壁垒的关键,为了聚拢更多粉丝把篱笆扎得更紧,悟空理财之前成功竞标热播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3》的互动广告,近日又与周杰伦演唱会玩跨界,成为互联网创业公司里面最会“玩”粉丝经济的企业之一。

在粉丝经济越做越好的情况下,也能保持自身的高速增长,高于行业3倍的增长,也成为这次入选德勤50强的重要原因。

结语:粉丝经济其实更像是企业经营中的战术,而不是战略,拿战术作为立命之本,本身就是本末倒置。通过对于几家创业公司的案例分析,粉丝经济并不是毒药,更像是一把武器,在企业战略与粉丝经济这一强力战术武器很好结合的情况下,共存能激发出它真正的增长威力。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