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振梁,一座奥运五环的丰碑

公元2015年1月4日下午3点50分,为奥林匹克事业奔走终生的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国际奥委会委员何振梁仙逝,享年85岁。他为中国体育留下一座奥运五环的丰碑,未竟的事业和梦想,将由后辈们去实现和追随。

何振梁,一座奥运五环的丰碑

公元2015年1月4日下午3点50分,为奥林匹克事业奔走终生的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国际奥委会委员何振梁仙逝,享年85岁。他为中国体育留下一座奥运五环的丰碑,未竟的事业和梦想,将由后辈们去实现和追随。

挡住我们的,终归是时间,在奥运事业中呼风唤雨德高望重的何老也不例外。因此,悲伤,是对一代奥运英才生命戛然而止的祭奠,而不是对奥运事业的悲观与绝望;惋惜,是对一代体育泰斗驾鹤西去的尊重,而不是对奥运五环的失望与无奈。

多年前,我曾经从何老的手中接过他赠送的《何振梁-五环之路》一书。这本书中,写下了很多难以从现实生活中追逐到的细节。这本书,同时也叙述了太多的悲欢与无奈。没关系,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纷争;有纷争的地方,就有防不胜防的各怀鬼胎和居心叵测。

记住何振梁,人们首先想起的必定是1993年和2001年的两次申奥。但是,从我的角度而言,何振梁的贡献,绝非这两次申奥能够代表。而何振梁真正的贡献,是他与萨马兰奇几十年的朋友交情,让中国体育真正渗透到了奥运赛场。

应该是在何振梁以及同僚们的努力下,让萨马兰奇从内心深处意识到,必须把中国体育推向世界,让世界体育接受中国,才会让奥运会具有持久不歇的生命力和传播力。于是,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乒乓球、羽毛球、女子举重等成为奥运会的常设金牌项目,并因此让中国成为了“金牌大国”。

这是国际奥委会的伟大壮举,也是萨马兰奇作为一个国际友人的善举。在这个过程中,何振梁功不可没。站在历史的角度,“唯金牌论”已经不再适应当下的社会和体育形势。但是,历史终归是局限的。站在当年的那个历史阶段,中国无疑需要大把的金牌,来凝聚民族气节,振奋民族精神,塑造华夏大地的图腾。

奥运赛场上的金牌,很好地承载了这样的历史使命。包括当年的女排五连冠,也是承载了同样的重担。当五星红旗升起在奥运的赛场,当女排姑娘们拿下一个又一个冠军,民族的希望和力量,就凝聚在那一枚枚闪闪发光的金牌中,就贯穿在女排那一声声的重扣里。

中国乒乓球所向披靡,羽毛球战无不胜,女子举重举世无双,跳水梦之队独一无二,中国作为体育大国的旗帜,誉满全球。那所有的一幕幕,都做到了红星照耀奥运,金牌激荡中国。大国的梦想,在奥运会赛场显得那么饱满而清晰。

在这个过程中,何振梁曾经多方呼吁,应该从金牌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要改变现在的体育模式,不再唯金牌论。但是,庞大的行政体育运转多年,车载斗量的金牌让很多人拥有了不可一世的政治地位,一夜之间,让他们从金牌走向群众体育,谈何容易。于是,金牌的车轮滚滚,至今无法改变。

萨马兰奇与何振梁,为中国的体育事业打造了一个梦幻的开局,但是,当行政掌控一切资源的时候,他们已经无力或者没有时间去改变唯金牌论的现实。无论是2010年的萨马兰奇,还是2015年1月4日的何振梁,他们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让中国这头睡狮,真正醒来而成为体育强国。

我们回望历史,缅怀先人,不能只是沉浸在一种情绪之中,而是,必须读懂历史:要有人擎起何振梁的旗帜,为中国从体育大国变为体育强国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