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电影背后的科技内核

在电影技术没有出现之前漫长岁月,人们能够留住文化记忆的方法只能通过文字和口头相传。鲜活灵动的历史记录、重大事件的记忆传承,美好景物的温馨回顾,只能通过间接的手段得以呈现。

稿件经作者王麟授权于百家发表

(文/王麟)在电影技术没有出现之前漫长岁月,人们能够留住文化记忆的方法只能通过文字和口头相传。鲜活灵动的历史记录、重大事件的记忆传承,美好景物的温馨回顾,只能通过间接的手段得以呈现。而电影技术的发明,让文化能够以图像形式保存下来,同时,还能够创造出世界上本不存在的、只深藏于大脑里的最磅礴绚丽的想象。卢米埃兄弟的开创性工作,让第一代电影大师梅里爱也成了最早的科幻电影开拓者。

美国电影研究者玛丽·奥勃莱恩曾经这样评价科幻电影:“一门新的艺术就这样诞生了,这是一种由它自己的巫师们在黑屋子里表演的部落的仪式,它引导观众进入松弛、半睡眠的状态,如同莎士比亚在《仲夏夜之梦》里描述的那种梦境: 睡眠有时会使哀伤的眼睛闭上, 把我从自己周围人们那里暂隔开。” 

世界科幻电影经过草创之初的二十年成长期、之后十年的成熟期、以及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繁荣期,便开始进入了衰败期。粗制滥造、怪力乱神的三流影片将科幻电影的名声尽毁。而1968年斯坦利库布里克的《2001年太空漫游》上映,开始扭转这种颓势,直到1977年乔治卢卡斯的《星球大战》横空出世、1982年雷德利斯科特的《银翼杀手》获得极高口碑,科幻电影才开始复苏,并成为五花八门类型电影中的赚钱利器。

此后世界科幻电影在近四十年的发展中,又开创了很多不同的类型,在汪洋恣肆、离奇怪诞的故事情节和视觉特效中,也有着一颗科幻内核作为支撑,即使看似最不合理、最天马行空的情节,都能找到背后科技的影子。但是科幻与科技还存在不小的距离,幻想和现实也许像两颗恒星那样遥远。一些科幻电影中展现的科技,即使到了人类灭绝之际也无法实现;另外一些科幻电影中展现的科技或许经过千万年能够变成现实;还有一些科技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都会逐步变成我们所熟识的东西。因此可以说,具有科技前瞻性的科幻电影,也是未来科技发展的指向标和预言大师。而另外一些科幻电影,仅仅是以不可能实现的科技作为噱头,提供给观众两个小时的暂时催眠。

以永远无法实现的科技向观众催眠的电影

电影中这类科技就是赤裸裸的伪科学,有的是根本无法进行验证和重复试验,有些是与我们赖以生存的物理法则相悖。比如韩国导演奉俊昊执导的《雪国列车》,号称是一部人类末世寓言,恶劣的气候变化,让地球进入冰期,幸存的人类登上了日夜不停奔驰的雪国列车,开始了自由对抗强权之战。这趟列车的牵引动力就是令很多人念念不忘的“永动机”。其实,永动机的出现代表了千百年来人类对能源枯竭的恐惧,以及对掌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能源的梦想。然而,永动机违反了热力学第一定律,即能量守恒定律,生产能源的同时,必定会消耗能源,能量以不同形式变化,但总量守恒。永动机破坏了物理定律,因此永远无法实现。

在另外一些科幻电影中,总会出现“人类永生”这个题材。比如曾经获得众多影迷追捧的软科幻电影《这个男人来自地球》,讲述了一个冰川期智人历经万年岁月经历整个人类发展历程的故事。而残酷的物理定律告诉我们,抗拒衰老,永葆青春,也是一个凭着自身能力无法实现的梦幻。为何?因为热力学第二定律无法打破,即“一切自然过程总是沿着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也就是说,宇宙的无序和混乱永远都在增加,宇宙的命运就是达到彻底的混乱和无序,熵达到最大值,最后处于热寂状态。这个定律也说明了破坏永远比建设更容易,人的衰老,也是宇宙朝着无序和混乱飞奔的直观表现。人要想永生,除非不断地替换器官,否则靠自身细胞组织抗拒衰老只是妄想。但是,如果一个人连大脑都替换了,那活着的还是他本人吗?

而另外一种伪科学就是预知能力,这也是科幻电影最喜欢采用的题材,代表性的电影诸如尼古拉斯凯奇的《神秘代码》和汤姆克鲁斯的《少数派报告》,前者预知了地球即将毁灭的秘密,后者在预知犯罪之前就将嫌疑人抓捕。其实,预知能力也是违反物理法则的,这种能力违反了牛顿经典力学定律和因果律。牛顿力学定律告诉我们,只要有超级计算能力的电脑,就能计算出一切未来的事件,“宇宙就像一台巨大的时钟,在时间初始由上帝拧紧了发条,永远都会按照他的法则跳动,牛顿定律中没有给预知留有位置”。而因果律更是铁的定律,无法违反,结果跑到原因之前的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

有人说,《推背图》、《烧饼歌》和《查诺丹马斯预言》就能够预知未来,算了吧,那些含糊不清的表述,任何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解释,都属于事后诸葛亮,和预知能力有何关系?

通过千万年的科技发展有可能实现的科幻电影

这类科幻电影最受影迷欢迎,因为这里面揭示了很多令人心驰神往的高科技,比如快过光速、时间旅行和平行宇宙世界。先说快过光速的神奇之处,很多宇宙航行题材的科幻电影都离不开这个概念,比如《星际迷航》系列电影,其架构基础就是飞船“快过光速”。而《星球大战》系列电影,更是让“千年隼”号飞船在哈里森福特的驾驶下,从一个宇宙空间跳到另一个星球。而在我们生活的物理世界里,光速遵循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恒定不变的,任何事物都不可能超越光速,这就为宇宙航行设置了巨大障碍,人类有可能终其灭绝,也无法达到离自己最近的比邻星。然而,事情也许没有那么悲观,根据超酷的弦理论,光速虽然恒定,但是空间膨胀的速度要远远大于光速,而宇宙空间折叠,就会让两个遥远的空间近在咫尺,通过虫洞瞬间穿越百万光年,让飞船实现在不同宇宙空间的跃迁和旅行。但是,虫洞也不能胡乱穿越,否则就可能进入一个异常可怕的世界,到底可怕到何种程度,请参看电影《黑洞表面》。

现代很多物理学家深信,虫洞和拉伸空间有可能给我们提供打破光障的办法,这是一个很令人激动的前景。不过,制造虫洞和拉伸空间对于我们这个处于零型文明的人类而言,还是幻想,因为需要的能量太大,超出了我们的能力,有可能掌握了利用整个星系能量的III型文明,才能够做到这点。不过,再过千万年,人类或许会达到III型文明的程度,到那时,快过光速将成为现实。

以时间旅行和平行宇宙作为卖点的科幻电影数不胜数,大都是利用这两个物理概念构建离奇的故事,代表电影《蝴蝶效应》、《时间机器》、《十二猴军团》、《救世主》、《回到未来》等,其实时间旅行并非不可能,只是我们的文明程度和技术水平太低,无法实施。如今的物理学家已经在理论上证明了时间旅行是可能的。有三种方法可以制造时间机器,第一,利用虫洞,不必多说;第二,利用旋转的宇宙,1946年数学家科特哥德尔发现了爱因斯坦方程的一个解,预示了通过快速旋转的宇宙,人就能回到过去;第三,绕着一根无限长并且旋转的圆柱行走,也会回到过去,这是爱因斯坦方程的另外一个解。

不过,随便回到过去和未来会产生很多问题,甚至将整个文明进程搞乱,因此时间旅行必须遵守一些严格的规定,避免时间悖论出现,或者时间旅行这个物理现象本身就有一种机制,能够避免出现时间悖论现象。看来只要人类活得够久,激动人心的时间旅行就会成为现实。

而平行宇宙概念也只是存在于数学家和理论物理学家的繁复的数学计算中,要想证明这个理论正确,需要实验物理学家花上漫长的时间。

在不远未来能够实现相关科技的科幻电影

除去那些天马行空、利用某些很难实现的科技点子拍摄的科幻电影之外,很多科幻电影是典型的硬科幻。前者以《X战警》系列为代表,那些变种人几乎无所不能,即使违背物理定律也照样上天入地,达到了只要创作者敢想就能在大银幕上实现的超炫境界。这类超级英雄电影其实算不上真正的科幻制作,是介于科学、伪科学与魔幻之间的产物。

而超酷并且脍炙人口的硬科幻电影,才是骨灰级影迷的大爱。比如表现机器人寻找母爱的《人工智能》、宇宙空间级别的战争科幻片《星球大战》,展现人类宇航奇观的《2001年太空漫游》,表现人类与外星入侵者斗争的《世界大战》和《天煞地球反击战》,利用遗传技术复活远古生物的《侏罗纪公园》,展现人类探索未知异域的科幻恐怖片《普罗米修斯》和《异形》,打着环保题材烹饪视觉大餐的《阿凡达》,让人汗毛倒竖刺激强烈的《变蝇人》,与火星殖民者展开激战的《全面回忆》,利用隐身技术干尽坏事的《隐形人》,刻画人类末世的《后天》和《2012》等等。

这类科幻电影涉及到了机器人、UFO、生物技术、隐形技术、力场、光剑、瞬间传输、星际飞船、基因融合、星际殖民、控制气候灾变等技术领域。

如今,普通的机器人技术在工业领域应用成熟,但是智能机器人才刚刚取得突破,还需要五十甚至上百年才能创造出具备自主意识的机器人。荣格对外星人和UFO进行了过研究,在他的心理学著作《天空中的现代神话》,对UFO进行了分析,他认为这只是某些人产生的精神现象。从现代科技角度而言,UFO如果真的存在,再过几十年就能解开这个秘密。隐形技术是最可能在近十年内实现的高科技,目前科学家在实验室里已经制成了哈利波特的隐形衣。瞬间传输技术如果出现,是一场运输革命,但是将人或者物体分解成原子,再重新组合,那么传送机器需要的数据存储量大得惊人,在几百年内无法实现,即使重新组合成功,被传送的人是否还是原来本人值得怀疑。

一向被影迷津津乐道的力场、光剑,虽然现在不可行,但是已经有一种等离子体技术,在将来会让这两种强大的武器变成现实。其余的像基因融合已经变成现实,星际殖民、星际飞船和控制天气等技术,也都是在未来能够实现的,只要有足够的耐心去等待。

不管何时,科幻电影仍然是很多人的最爱,就像澳大利亚电影评论家约翰巴克斯特说的那样:“科幻电影仍是一种激起美感的基本手段。它是原子能时代的诗,是使我们意识到自己现在是何物和将会成为何物的警句。它还是对奇丽的美感及高雅的幽默感的传统的承继者,而这种传统已被某种想象出的技术从我们身上剥夺殆尽。”

欢迎关注《我们都是影评人》微信公众号:weallmc;以下为二维码。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