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

“中得心源”,就是要在逻辑和理性之外,建立以体验和亲证为核心的,对世界的认知方式。”

1、

最近一篇“无龄感生活”深得我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多有“英雄迟暮”的感慨,却鲜见“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表达,也少有“老夫聊发少年狂”的童心不泯,这是为什么?

也许,这跟我们一直就不怎么重视独特的人格发展有关。

前不久问一个德国留学多年的朋友,你说在生活方式上,国外跟国内有什么区别呢?

她说她觉得在德国,人们似乎不是那么热衷于追求普世认可的成功,而比较能够忠实于自己的兴趣爱好。比如,有人就是喜欢做木匠,而有人,可能就是喜欢修车。

好的地方是,国外的环境似乎更能够让他们保持自己的生活方式,并对这种生活方式,长久地加以探索。

这让我琢磨,所谓“无龄感”,大概也是因为少了很多无聊的比对,如果每个人足够独特又能相互鼓励,你为什么会觉得自己“比别人老”呢?

2、

那么,我们不防来看,“无龄感生活”此文为什么能这么火呢?

我觉得对营销人的启发是,好的内容,应该有治愈人心的效果。好的营销,本身也是一种治愈。

比如,从生活方式的角度看,无论科技圈,还是营销圈,我们都太擅长追逐热点,太喜欢一拥而上,太习惯众口一词;绝大部分时间,我们都会在大致相同的价值标准之下,选择轨迹大致相同的生活方式,这难免阻碍了发自内心,真诚、有趣的好内容的产生。

因此,“无龄感生活”可以触发我们对当前生活方式的某种警觉,它的洞察,可能显著高于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对治愈浮躁的心态,会带来正向的帮助,我认为这是此文疯传的重要原因。

3、

聊到追逐热点,我本身不喜欢、也不是非常赞同这种做法。

实际上我感觉,无论是投资、做事、还是写文章,一旦养成了追逐热点的习惯,除了“帮”你更加浮躁,更快丧失独立思考,还会明显提高失误的概率。

但是我们仍然走不出追逐热点的怪圈,因为我们每天都看到别人在通过追逐热点获益,这让我们非常嫉妒。

想起冯仑在最近的一期脱口秀中有几句“肥而不腻”的调侃,也多少沉淀了一些人生智慧,他说:“要克制一些欲望,看见别人大富大贵,你别也想穿墙凿户;看见别人进洞房,你别跟着瞎高潮,不要让别人瞎引导你……社会上有各种各样的故事,你的故事最持久,这是最重要的。”

4、

在中华书局出版的《习书有法》(作者崔树强)里有一段话是这么说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八个字,一千多年来,几乎成了指导中国绘画发展的总纲领。实际上,这一原则早已不局限在绘画领域,而成为了指导整个中国艺术最根本的美学命题。”

在稍后的部分,文章说:“‘中得心源’,就是要在逻辑和理性之外,建立以体验和亲证为核心的,对世界的认知方式。”

亲证的精神,在今天看起来是比较稀缺了;比如,产品经理不亲证,亲证多难啊?看到什么功能火,抄过来不好吗?营销人不亲证,亲证多难啊?搞一个视效最牛穿插英文单词的PPT,逼格不自然就高了么?写文章的人也不亲证,亲证多难啊?偷一个概念,抄几段八卦,借一种表达,这不是浑然天成的事儿吗?

我觉得这三种情况都很可能失败是因为,比如,你可以抄一个好功能,但是“缺省”掉了洞察用户内心真实渴求的过程,那么,你怎么知道产品的下一步是要做什么,而不做什么呢?

比如,一个视效突出的PPT,能帮我们给客户留下强烈的第一印象,但你没有亲证过,客户不经意的挑剔和挑战,就足以暴露你的不自信;而写文章不经亲证,则难保前后一致,不容易赢得长久的信任。

5、

聊到产品经理,市面上那么多写产品经理的书,究竟哪一本最值得一读呢?

有朋友如是说:“学习框框看几篇张小龙方法论的文章就好。《结网》是梗概,《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是工作细节,但要掌握产品工作的技能,既要看看《启示录》《用户体验要素》这类‘需求’的解析,也需要系统看两本交互设计和用户心理方面的书。”

对此,你还有什么更好的推荐吗?

另外需向大家汇报的是,本周我的新书出版工作也取得了一些小进展,几天前,《营销 真实的自我表达》刚刚在亚马逊上线。

(回复“亚马逊”或“百度阅读”可分别获得在亚马逊和百度阅读平台的购买地址,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

有朋友问,这事怎么弄呢?我也想出一本书。

我相信他不是带着很大的能量和关注度,在问这个问题。做一本书不是很难,但也绝不轻松,其中种种,只有作者自己能够体会。

另外,很多人觉得只有“系统化”的内容才可以写成书,我觉得是个误区,如果要选,我觉得作者是否真诚,和有无“亲证”,都要比“系统化的内容”重要得多。

如果你真的有很多内心确信、经历亲证又深思熟虑过的内容……我想起上次去李善友教授课上听他说的一句话:“把眼前的事情做到极致,下一步就会自然而来。”

6、

经常去找一个固定的理发师,他的特别之处,是全程使用一把剪刀,一边跟你唠,剪刀是德国和日本的最好,德国的钢质好,日本的造型妙;一边,那把剪刀迅猛地在你的头顶上翻飞,说实话刚开始我还挺担心的。

后来我发现,全程使用剪刀的理发时间,要比使用推剪稍慢,而理发后的效果,头发似乎显得更有质感。关键是,这些细节,虽不是全部都能达到转化为谈资的效果,却也容易在用户心中留下奇妙的体验。

只用一把剪刀的做法是极简的,iphone只有一个按钮,而古代有一位哲人,据说唯一的财产就是一只杯子,后来当他发现能够用双手掬水喝之后,索性连那只杯子也扔掉了。

理发师需要有自己的识辨度,在很多时候,极简本身就是这样一种具有心智穿透力的识辨度。

7、

北京今天的气温大约是20来度,昨夜暴雨过后,天气凉爽,微有风。

你有多久没运动了?试着去跑跑步吧。

——————

营销是我们应对不确定世界的,不确定方式。

本文来自个人微信公众号宇见(ID:yujianyingxiao),媒体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