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小冬为什么离开梅兰芳?

梅兰芳是一个台上雌雄不辨的人,一个自幼失祜的孩子,一个演尽人间悲欢的人。

今年是梅兰芳先生诞辰120周年。

晚上,与友人喝茶,喝到凌晨,谈及梅兰芳。归来后,茶酽难眠,凌晨索性重温陈凯歌导演的电影《梅兰芳》。

其实,这部电影的主人公不一定叫梅兰芳,他可以是任何一位专注执着的人,梅兰芳是一个幻相。

梅兰芳晚年阅《心经》,常诵:“无挂碍故,无有恐怖。”

这句话历代注解繁多,小刀崔的理解是:只有做到不患得患失,才能够全力以赴,独立不惧。

孟小冬常对梅兰芳说:“畹华,不怕。”

这是红粉知己的鼓劲,也是洞悉人性的参悟。

一位逝后享用孙中山备用的金楠木馆的伶界大王,心中怎么也有这么多缠绕呢?

梅兰芳是一个和光同尘的人。查阅《辞源》,和光同尘之义是将光荣和尘浊同样对待。

这样的解释留有余地,这应该是一种极高明的处世方式,梅兰芳是一道光,但他愿意匍匐在尘埃里,光而不耀。

这样的人埋藏了多少隐忍:他为了改良京剧,一度和爷爷唱对台戏;他也想和心爱的人去看一场电影,但却被名声裹挟不得自由;日军侵华时期,他蓄须明志八年罢演。

梅兰芳是一个台上雌雄不辨的人,一个自幼失祜的孩子,一个演尽人间悲欢的人。影中的孙红雷扮演的铁杆票友邱如白说:“梅兰芳所有的戏都从心中的孤单中化出。”被迫卷到热闹中的人,都是向往孤单的。梅兰芳的挂碍就是高处不胜寒。

读美国米切尔·玛格丽特的名著《飘》,书中散漫着一种寂寥气息。玛格丽特成名后,不堪其扰,失去了平素的安宁生活,玛格丽特再三说:“如果知道成名是这等滋味,我绝不出书。”

又读《孟小冬》传,知道了现实中的梅孟恋要比影片中的还要火热。

分手后,孟小冬托身上海大亨杜月笙,甘愿当一名小妾。当一个人得不到很多很多爱的话,也许就只能求得现世安稳吧。

艺术中的梅孟恋也是一段善缘,她是懂他的,只有她明白梅兰芳心中的挂碍。孟小冬不是一个轻言放弃的人,但她还是以离开的方式成全了梅兰芳。孟小冬走后的那个晚上,梅兰芳独自啜泣。

世间的情,不都是以团圆为结果的。那一刻,再多的座儿敌不过一个孟小冬。孟卿走后,万种风情,更与谁人说?

深秋的夜晚,看《梅兰芳》,却似暮冬的凌晨,赏峰顶的一片残雪,清冷无比。想梅兰芳一生,终究是登峰造极之人,仍然逃脱不了对身世的迷惘;仍然挣脱不了名声束缚的纸枷锁;仍然避开不了乱世中的颠沛流离;连和孟小冬去看一场电影,终是未了之愿。奈何,奈何! 

联系 小刀崔 QQ:81666005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