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称郑庄公“郑伯”是失教?

《春秋左传》“隐公元年传”,没有任何铺垫地插播了“郑伯克段于鄢”。并引书曰:“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后人演绎说,这就是《春秋左传》的手法。可是,明摆着是《春秋左传》援

《春秋左传》“隐公元年传”,没有任何铺垫地插播了“郑伯克段于鄢”。并引书曰:“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后人演绎说,这就是《春秋左传》的手法。可是,明摆着是《春秋左传》援引其他书中的话,而不是《春秋左传》原创。

事实上,《春秋左传》“元年传”叙述时,第一句称“庄公”而不是“郑伯”。

后面就更乱,“隐公三年”里称“郑伯”,“三年传”里又称“庄公”。

而且,“隐公三年传”里,同一段落,一处称“庄公”、一处称“郑伯”:“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于虢,郑伯怨王······” 

这就明显与后人对《春秋左传》下的结论不合。我觉得属于牵强附会,把《春秋左传》搞得太神秘。 

我没有查更细的材料,先给出一丝分析。 

所谓不称“庄公”而称“郑伯”,应该有两种原因: 

其一、所谓“庄公”,只是谥号,称郑伯,或许本就是庄公生前的自然称呼。《春秋左传》里有同段混称处,应该跟《春秋左传》本就是站在鲁国立场、综汇其他诸侯史书的作品。 

其二,引书称郑伯、《春秋左传》也有称郑伯处,或许跟当年郑武公(掘突)去世后郑国政局有关,也跟郑国在当时周天子心目中的地位有关。 

庄公是郑国第三代中央领导人。他的地位,最初并不牢固。 

庄公出生时是“寤生”,史书一种解释是倒着生出来。庄公小名就是寤生。当然也有其他说法,说是出生时眼睛就睁开,吓到武姜。所以,出生后一直不受待见。 

可能都是附会。也许庄公出生时发生一些特殊情况,比如难产之类,导致庄姜不喜。也许只是不喜欢他的性格呢,老妈不喜欢老大、喜欢老二的案例不要太多。大学时,现代文学教授周海波老师曾总结过现代文学作品中的“老二”形象:相比老大,他或她往往充满更多叛逆,有许多天才型的,也有毁灭型的。王忽忽就是老二,共襄理论盛举,哈哈。 

反正庄公就不为武姜所喜,老二共叔段更受待见。 

公元前744年,郑武公病重,考虑寤生继位。武姜紧锣密鼓内外游说,在老公面前说寤生不好,共叔优秀,应让老二继位。武公不可能破坏周王朝嫡长子制,这是王朝大事,会被其他诸侯抓把柄,周天子也会有说法。 

次年武公就挂了。寤生继位,局面不稳,他只是形式上的老大。共叔段势力很强,《郑伯克段于鄢》描述过他的地盘,比老大还厉害。而且,他还有老妈支持,做内应。

这种局面下,共叔段应该能够控制许多资源,甚至包括王国的史家。那时左史记言、右史记事。 

按周代制度,郑国虽是所谓“公、侯、伯、子、男”之“公”国地位,但寤生地位未确立前,虽贵为长子,周天子那边、其他诸侯国那边也未必真支持他。 

那时周天子应该也不怎么喜欢老大寤生。在武公在世时,他与大儿子寤生本来都是周天子的卿士。这都得益于第一代领导人郑桓公的功勋。郑桓公可是周宣王的弟弟,受封于郑,与当时的鲁国属于最嫡系的诸侯王国。后来,幽王骊山遭难,桓公救驾,为犬戎击杀。后来武公平定犬戎有功,并且在西周东迁时,与晋国一起护驾周平王,地位很高,成了周王朝卿士。 寤生继位后,也接他爹的班,成了周王朝卿士。但他只是享受余荫罢了。他继位时,周天子最喜欢的人是虢公,给了他很多象征权力与财富的东西。郑庄公受到了冷落,这也是后来郑国称霸的开始,甚至敢割周天子家的麦子,箭射周天子。然后庄公假惺惺又去道歉,这完全是一幕曲折的称霸之旅。 

这是后话了。但是,读《左传》,能体会到,从一开始,郑庄公的在周王朝的政治地位、在郑国内部的权力,都不够稳定,处于很不确定的状态。《春秋左传》引书说,称他“郑伯”是讥他“失教”,纵容共叔段,虽然合理,但应该不是称呼由来。 

而且,我觉得,“郑伯克段于鄢”,本就是一场诸侯国内部的权位争夺战,现在看,寤生胜利了,他是个正派人物。但是,说不定,当年,人家老二共叔段才更得民心呢。这谁知道,毕竟,谁掌握了笔杆子,能左右记史的人,谁就是个好人。 

另外,再度提一下,《春秋左传》本就是站在鲁国立场、对各诸侯国“类春秋”史书进行综汇与评述的史书,它的记录与评述,并不一定是它的原创,很可能在符合鲁国利益的框架下,有选择性的记录与评述。这一点,你从它的大历史观形式中能体会到。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