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阆中:不应该错过的古城(多图)

阆中于我,就像是久别重逢的朋友,未曾谋面,但她的名字却在我脑海里反复的兜兜转转,充斥着诱惑的挑衅。

◤停下步伐,感受古城的光彩,寻找这个城市最原始的痕迹

——文化寻访•阆中古城

阆中,阆中。

阆中于我,就像是久别重逢的朋友,未曾谋面,但她的名字却在我脑海里反复的兜兜转转,充斥着诱惑的挑衅。

也怪我,自从读了红楼梦里的“阆苑仙境”,自从知晓杜甫的“阆中盛事可断肠,阆州城南天下稀”,知晓苏轼曾赞“阆苑千葩映玉寰,人间只有此花新”,知晓陆游也曾在此留下了“城中飞阁连危亭,处处轩窗对锦屏”的佳句之后,便开始对她念念不忘,颇有些“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意味。

所以,“寰行中国”出行时,并没有选择古意苍凉的平遥、柔软悠闲的丽江和书意墨香的歙县,独独去了最为低调含蓄的古城阆中。

2014年7月3日,当我抵达阆中的时候,果然,阆中是不肯让人失望的地方,古色古香的建筑,让明清遗风扑面而来。

据《路史》记载,伏羲之母华胥即诞生于阆中渝水之滨。这个当年在阆水浣衣的传奇女子,似乎冥冥中为阆中的命运做好了伏笔。当岁月仓促走过了几千年后,阆中形象和内容的配合慢慢酝酿,直到如蒸腾的水汽般浓郁而简洁明了。看吧,那些经过不同朝代的木窗有着细致安静的文理和色泽,雕花飞檐必是看过了沧海桑田才能那么从容优雅,还有密密麻麻的青瓦下盛开了繁复艳丽的梅花,衬着葱郁的绿色。一切好像一张水墨画里故意甩进了几滴油彩,鲜活而灵动。

阆中的每一条街道都具有自己的记忆和功能的标识,学道街这个名字离不开这座四川贡院。三进四合庭式建筑,纯穿斗木结构,考试时按天、地、玄、黄等编号。阆中的聪慧是显而易见的,在科举取士的1300多年间,阆中出了115位进士,404名举人。如今,只需看看骄傲的“状元坊”“状元府第”,提及“兄弟状元”(唐代尹枢、尹极和宋代陈尧叟、陈尧咨)就已经不言自明了。

三国时,阆中是一个马革裹尸的战场。阆中后裔,周群、马忠、黄权、谯周、程畿都为蜀汉名臣。汉桓侯祠里供奉着张飞的躯体,长江三峡上的云阳则供奉着张飞的头颅。这汉桓侯祠,俗称张飞庙,明代又称雄威庙,刘玄德任张翼德为巴西太守驻阆中,七年后身首异处,令人唏嘘。

最值得一提的,还是她那“千水成垣,天造地设”的风水:山锁四周,水绕三面,至善至美,自然天成。是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传统风水穴地,更是中国古代建城选址“天人合一”完备的典型范例,也正是所谓风水学中“天心十道”的典型代表。有了这般天生丽质,后人更是用心雕琢了。据说航拍阆中时便会呈现出中国传统的“八卦图”,故谓“中国第一风水古城”。水在山中、城在水中的阆中,自然是阆苑仙境。

在阆苑仙境,城中的街道十字或丁字相交。7月4日,我走进阆中古民居的蒲氏宅邸、孔家院、胡家院,无一不是多重院落,游廊连接重重的厢房。阆中房舍特别重视与自然结合,有的宅院在重重天井中种植吉祥的乔木或花卉,有的则栽种盆景或建造鱼塘,同时家家有神龛,供奉“天地君亲师”。房屋上的握挑、吊檐、檐头、门窗、门楣,大多有雕饰。这些雕刻图案质朴,做工精细,恰到好处地点缀在构件的某些部位,特别是千奇百怪的镂空窗花,点缀出古民居的灵魂。

漫步在阆中,古民居映衬下的古城给人恍若隔世的神秘感。如果城中空无一人,你会仿佛置身于聊斋之中,一种森严、一种肃穆会袭面而来。

也难怪,古城的秘密实在是太多了,吸引过大批隐居者、风水师和建筑师。

西汉天文学家落下闳,“隐居落下”、在锦屏山下被铸成雕塑仰望苍穹,他发明了浑天仪,创立太初历并以正月初一为新年伊始。此后,阆中便吸引了一大批天文、数学家:东汉道教始祖张道陵,唐代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袁天罡、李淳风……天地人和的理念使这座古城成了宗教圣地,张道陵在阆中云台山侨居四年,创立了巴蜀道教——云台教。清代的建筑巴巴寺埋葬着伊斯兰教嘎德耶林派祖师华哲阿卜董拉西,福音堂则是现存规模最大的基督教堂。

当我伫立在悠悠阆水旁,遥望水色天光,情不自禁地感慨“阆苑千葩映玉寰,人间只有此花新”的赞美。徜徉在阆中古城,瞧着纵横勾连的肥肥瘦瘦、长长短短,犹如长短句一般的古街、古院、古屋以及点缀着沧桑之意的古树;品味着这灿若群星的众多珍贵文化遗物……面对阆中,面对她跋山涉水千年温润,我除了为她低眉,以最欢喜的姿态和文字来为她细细整理妆容外,还能如何?

三毛曾说:“在每一个大城市里,我的心总是属于街头巷尾,现今世间的活泼才是牢牢抓住我的大欢喜。”或许她不知,即便在这样的古城里,迎面而来的浓厚的生活气息也别有一番风情:张飞牛肉和保宁醋实在是诱人的招牌和不舍得辜负的阆中特产;李家厨房里的桂花酒怎么会酿出爱情的清香呢?

华灯初上,家家户户的红灯笼亮了起来。我多么想细细端看阆中古城的容颜,可是看着她精致的轮廓时,似乎一切盛赞之词都显得憋脚和拙劣。或许只能深情呢喃着:阆中,阆中。

#寰行中国#探奇巴楚 Day 5 阆中古城

2014“寰行中国”别克·中国文化之旅,第五天,车队到达张飞曾经镇守过的蜀国军事重镇—阆中古城,阆中的建筑风格体现了我国古代的居住风水观,棋盘式的古城格局,融南北风格于一体的建筑群,形成“半珠式”、“品”字型、“多”字型等风格迥异的建筑群体,是中国古代建城选址“天人合一”的典型范例。

“风水之都,春节之源”,阆中古城不仅是中国保存较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还是中国春节文化之乡,风水文化、宗教文化、三国文化、春节文化等多元文化及民俗在阆中古城繁衍共存。

昨日,“寰行中国”别克·中国文化之旅的队员们穿梭于阆中的大街小巷,在古城中探寻阆中棋盘式的古城格局和融南北风格于一体的建筑群。“阆苑仙境,风水宝地”,古城的建筑布局融山、水、城为一体,保持着唐宋格局,明清风貌,加上古城内别具一格的多元文化,令人叹为观止。

“十丈栏杆三折上,万家灯火四围中。”从清代诗人金玉麟的描绘中可以感受到中天楼宏伟壮丽,气势夺人,作为阆中古城中心的标志性建筑,中天楼与古城风貌协调统一,从古城四个方向均可饱览她的丽姿,登上楼顶,视野开阔,古城的风水格局尽收眼底。

伏羲:乃三皇之首,白帝之先,创制先天八卦,演绎《周易》,名副其实的阆中“风水第一楼”。

天主教于明朝末期传入中国,阆中古城内的天主堂按照西方哥特式风格修建,是阆中天主教信徒做弥撒的场所,也是古城里珍贵的宗教文化遗存之一。

行走于阆中古城大街小巷,队员们不仅还能欣赏各式各样的建筑风格,民俗文化同样引人入胜,味道纯正的民间灯戏, 技艺精湛的皮影、剪纸, 可以堪称中国民间艺术的瑰宝。古城内居民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更为阆中添上了一分浪漫色彩。

探寻阆中古城,仿佛行走在中国民间建筑的实物宝库,唐、宋、元、明、清各历史时期的古民民街院、寺院楼阁、摩岩石刻都呈现在各位队员眼前,夕阳西下,夜幕下的古城显得十分的清静和悠闲,华灯初放,别致的宫灯样式的街灯给古城增添了古韵。漫步在夜幕下的阆中古城,美丽的夜景让人心情舒畅,毫无倦意。

#寰行中国#探奇巴楚 Day 6 张飞庙、贡院、胡家院

第六天,车队继续深入探访阆中古城,在队员们领略阆中棋盘式的古城格局和融南北风格于一体的建筑群之后,阆中用它沉淀了的千年足迹,给大家展示了悠久的三国文化,深厚的科举文化以及丰富的民俗文化,就像一个活生生的历史标本,矗立在时间的洪流里。

张飞庙

张桓侯祠,俗称张飞庙。是纪念三国时蜀汉名将张飞的祠庙。因张飞死后,追谥为桓侯,故名。张桓侯祠主体建筑均沿中轴线布局,由南向北主要由山门,敌万楼及左、右牌枋、大殿、后殿、墓亭及张飞墓和墓后园林组成。

大殿:始建于蜀汉,殿内供张飞纹身塑像,整个张飞庙完整的展示了张飞生平事迹, 家族史及传说,将张飞的故事,一个个如画卷般展现在队员们眼前。

三国在哪里?不仅在阆中张飞庙里,更是在说书艺人惊堂的醒木下,在闲敲旗子的老者手中,漫步阆中古城区,不时能遇到“张飞”巡街,每个小吃店里,招牌都是:张飞牛肉。每一个景点,都陈列着张飞脸谱和“三国演义”。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文化在古城中很好的得到了流传。

贡院

阆中贡院是科举时代士子们应试的考场,三进四合庭式建筑纯穿斗木结构,房舍整齐规矩,高出街坊民居一头。前院是考场,后院是斋舍,四周都是号房。考试时按天、地、玄、黄等编号,每间号房有进出小门一道。与大门相对的正厅是一楼一底的殿堂,为考官唱名、发卷、监考的地方。庭院中间为十字形走廊,走廊两边栏杆连带靠背木椅,供考生休息候点。斋舍为一楼一底四合院,楼下庭院纵贯走向。阆中至今仍保存着现存完整的古代贡院,为现代探究古代科举制度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应试学子进贡院必先过“龙门”。那是一种资格的象征,那也意味着如同鲤鱼跳过了龙门一样,才智任你施展,前程会远大无边。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用考试办法来选取进士。而在贡院监考大堂红匾高悬宋徽宗瘦金体题字“旁求俊义”,其中义字少一点,乃寻才之义。千百年来形成的科举制度,在此保存完好,穿梭于贡院中,无疑来到了时光隧道,对科举文化有了重新的认识。

胡家院

阆中胡家院坐落在古城学道街,至今有三百余年历史,是阆中古城中最有代表性的古院落,小部分是唐宋和元代建筑,普遍是明清建筑。建筑布局注重风水意象,灵活多变。园中有园,显出古、雅、幽、深的个性,丰富多样的木雕艺术,室内陈设古扑典雅,文化气氛浓厚,是典型四合院。

胡家院中各式传统古家具、古玩摆件一应俱全,各种雕花门窗古朴典雅,每个古老的物件都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背景。队员们聆听胡氏后人亲自讲解,感受胡家院四大文化:传统文化、居家文化、窗花文化和中医药文化。

停下步伐,感受古城的光影,寻找这个城市最原始的痕迹,是此次阆中古城之行的最大收获。至此,“寰行中国”·中国文化之旅,第二条线也走到了终点,“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是“探奇巴楚”线传达给我们的精神,武汉、荆州、恩施、利川以及阆中,她们将民族融合的平台和百战之地呈现给大家,让各位队员深刻的了解其中蕴含的“敢为”精神。

2014“寰行中国”·中国文化之旅,8月28日再次启程,踏上“灵走川藏”的文化旅途,从成都到拉萨,一起探访“融合”的民族精神。

寰行中国1|上海:老建筑温热旧时光

随着租界的崛起和繁荣,上海城变得边缘而没落,成为闭塞、落后的象征。虽然守旧闻人认为祖宗留下之物不可动,但是拆城被历史洪流裹挟,不可避免。

有唐以来,那些选择在宣纸上挥洒传承的艺术翘楚,不惧怕束之高阁、不畏惧辗转流离,走向了时间的深处。那不蛀不腐、白如冰雪的宣纸,以纸寿千年的勇气,走出了这座徽州之城,在1500多年里,或轻柔或疾愤地记录着属于这个国家的记忆。

寰行中国3|安庆:一城一曲一沉浮

“闻黄梅飘香,叹皖韵悠长。一城一曲,如诗如画。”黄梅戏是一朵清香的蔷薇,永不沾水的荷叶,温柔了安庆的岁月,也舒展了人们的心。

寰行中国4|景德镇:不息的千年窑火

景德镇的城市深处,件件瓷器在窑火里出落的白如玉、粉如颊,而艺人的双手却垂垂老矣。

如果,我能停留,我愿意选择在这个温柔阳光的下午,坐在咖啡店里,看着墙上的明信片,守着门口轻盈而过的少女,惬意而赏心地去虚度光阴。

寰行中国6|荆州:一鸣惊人待其主

庄王已去,人亡霸灭。一如荆州,湮没在人们的记忆之中。

寰行中国7|恩施:巴人、土司与峡谷

在恩施州,土家族作为远古巴人的后裔,传绪至今。

寰行中国8|利川大水井:繁华与落寞

“大户人家”是什么?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