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寰行中国”•中国文化之旅系列第19篇文章,“灵走川藏”第9日,林芝-拉萨,240公里。
周海滨_文
湖水清澈见底,岸边雪峰与蓝天、密林、花海相互映衬。
每天都有无数的眼睛为巴松措的圣洁礼赞;而在夜色深处,只有格萨尔王围着错宗工巴寺慢慢踱步,蹄印、剑痕、藏文、神泉,似乎有着最直白的陈述。
格萨尔王战马的蹄印位于巴松措中的小岛叫“扎西”,传说它是个“空心岛”,岛与湖底不相连而漂浮在湖水上。站在岛上,我多次跳跃,没有感觉到空心的漂浮感,或许这就是个传说吧。
岛上有一座始建于唐朝的寺庙——错宗工巴寺。错宗寺为土木结构,上下两层,佛殿内有3尊巨大佛像:正中是莲花生大师,左侧是千手观音,右侧是金童玉女像。寺前的小广场上,高高地树着一根法轮柱,定定地刺向广袤天际。一根法轮柱意味着这是红教的地盘。
寺院古朴的大门两侧各有一个男女生殖图腾的木雕。藏传佛教寺院供奉生殖器,与西藏原始教——苯教崇拜自然有很大关系,后来兴盛的藏传佛教宁玛派密宗吸收了苯教的有些教义,将铜、木制的男性生殖器供奉在寺院,以达避邪、镇伏妖魔之作用。但男女生殖器同时供奉,据说唯有喇嘛岭寺与错宗工巴寺。
2014年9月6日,活泼的藏族女导游说,“男摸女,女则摸男,你们上去摸一下。”不过,大家面面相觑,没有人上去摸。旁边的一个中年旅行团,倒是有大叔摸着拍照,有人 哄笑起来。
寺庙不准拍照,进庙堂必须摘帽,并且要顺时针进去观瞻,进去的人说,里面漆黑一片,要从装满经卷的廊柜下爬过——四壁涂黑,经过一个直角弯道,才复见光明。
作为宁玛派著名的神湖,每年来巴松措转湖的人很多,尤其是藏历四月十五日。虔诚的人们围湖转一圈一般需要两三天。我站在湖边,看着鱼儿在岸边觅食,索性从藏族妇人那买来糌粑,喂食起来,鱼儿游荡,波光粼粼。微风吹过,恐怕这是最好的季节吧。
同样,我们沿顺时针方向转岛,寺南有一株桃和松的连理树、格萨尔王战马留下的蹄印、挥剑于石头上留下的剑痕、桃抱松、以前的水葬台、树叶上有自然形成的藏文字母的“字母树”、莲花生洗脸的神泉……可谓步步有神奇。
我不知红教在这个林木茂盛、层层叠叠的深谷里处境是否还如点燃的香火般热烈,却明白格萨尔王的故事在巴松措这个红教圣湖里沉溺喑哑,艰难求生。
在这部属于牧业文化的赞歌里,老百姓把格萨尔和他们心中的神结合起来了。即在说唱中表现了一种对祖先神和英雄二者合一的崇拜。作为他们的精神支柱,他们对格萨尔非常崇拜尊敬,除了艺人演唱,在民间的一些重大事件,如婚丧嫁娶中也要唱格萨尔,有鼓舞士气、带来吉祥、祈福等功能。
这部融合着宗教信仰、本土知识、民间智慧、族群记忆、母语表达的史诗在现代文明的逼迫下踉踉跄跄。不过,它再也看不到一个吃茶的客人能用一天的光景沉浸在情怀里若有所思;它听到那些唱出故事的声音越来越微弱,并不是文字记述不能曲尽其意,它只是喜欢从那些气息不稳的鼻息里喷薄而出,有着最隐私与切肤的温度。
88岁的桑珠从小是在外祖父的膝盖上长大的。外祖父晚上常常喝酒,之后便开始唱那些悠久历史里辉煌而精细的信仰。一直听到了11岁,后来桑珠便做了梦,梦见格萨尔的大将跟他说,你要唱格萨尔,要弘扬格萨尔的事迹。听到这样的话以后,他就开始试着说唱,慢慢就一点点越唱越多,这也是个积累过程。后来他就开始流浪,走了很多地方,冈底斯山、玛旁雍错他都去过。流浪于说唱传承仿佛是一笔等价交易,以最冒险的形式来追求最稳定的真实。在雪山上、在朝圣路上、在油酥灯里、在青稞酒里、在圣湖与寺庙里,都有着每一个虔诚的灵魂对格萨尔王最恭敬的跪拜。
说唱技艺的习得和传承方式不同,有神授艺人、闻知艺人、掘藏艺人、吟诵艺人、圆光艺人等几种类型。神授艺人似乎是最独特的存在,亦有着最虔诚的昭明。
卡察扎巴•阿旺嘉措举起铜镜,一些故事就像反射的光线般进入眼睛,一些内容慢慢写进这位老人的心里。如今他的眼睛不太好,但举起一个铜镜,格萨尔的故事还是如同小时候般清晰而大方的出来了。他能从铜镜里抄写格萨尔,抄出来以后再说唱。这种形式在史诗的演绎过程中也是唯一的,其他的很多艺人都说是做梦或是神授,而阿旺嘉措却用这种稀有而神秘的金属质感般的方式慢慢试探着将格萨尔王的故事里注入新鲜的血液。
时间终将会毫不留情的把这些肉体与记忆带走。这些传唱的流浪艺人,在一次次的反复吟唱后,在每条皱纹的叠加与累计中,终将带着与格萨尔王最深厚的情感与世长辞。年轻的继承者,也不过有几十人,在与现代文明做着最微弱的抗争。
去世的扎巴老人在西藏大学的时候,说自己能唱34部(不算小的宗),到他去世时候他只录了25部半,剩下的8部半就被他带走了,没人可以续写他的后半部分,成了绝唱。
那些年轻的说唱艺人,最小的刚成年,便开始接过说唱的使命,对一千年前那个一生戎马、弘扬佛法的旷世英雄,表达了最尊敬的致意。年轻的生命里到底有多少持久力与信仰力能为格萨尔王的传唱开辟一个新的方向,这一切只能交付时间。
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古希腊史诗《伊-利亚特》、古法兰西的《罗兰之歌》、非洲的马里史诗《松迪亚塔》等都有着辉煌不可复制的传奇。可这些从远古而来、以庞大和宏伟见长的艺术,却最终妥协于并不平衡的价值体系里,不计得失、宽厚以待。这是现代人的悲哀,还是传唱艺术的宿命所在?
如果一个民族血液里质地鲜明的艺术元素慢慢消失,那么这个民族也终将慢慢失声,形体枯槁;如果格萨尔王的传唱渐渐湮没于时代洪潮中,这不仅是松巴措与红教的悲怆,更是一个民族的黯然与跌落。
淳朴古老的人文原生态也是巴松措引人入胜的地方。漫步在结巴村、我看见了工布人善良的笑容。
他是结巴村村长多吉。多吉村长上身穿得是一种称为“果秀”的黑色长坎肩,夏天以氆氇缝制,冬天以毛皮缝制,多为黑色和紫色,在“果秀”的领口镶上缎边,戴着工布帽是圆筒型的,帽底缝一层绿色的绸子,帽沿镶上一圈虹形彩缎。
多吉村长颇有一副康巴藏人的感觉,他说,生活在工布江达县境内的藏民被其他藏区人民称为“工布人”(意为生活在凹地里的人),他们有自己的服饰、独特的建筑、不同的节日,甚至语言都与其他藏族不同。
结巴村位于巴松措湖南岸凹地处,是工布藏族的聚集地。据东噶藏学大辞典记载:“工布即吐蕃卫藏四茹(卫茹、约茹、叶茹、如拉茹)之属,约茹东面地处年楚河上中下游地区娘铺、龙普、工布。年楚河上游大小支流汇合至工布江达县境内流域叫做娘铺;从雪卡至年楚河处为龙普;楚河和雪卡大河交汇处至下工布孜拉岗之间叫做工布。” 关于工布王的历史渊源,很多藏文历史文献都有记载,公布第穆萨摩崖碑就有一段文字专门做了记载。第穆摩崖石刻《西藏历史上的铭刻和碑文综述》记载:“吐蕃王朝所属十二小邦之一的工布王就是这一带的部落首领。”摩崖石刻上说:“天神六兄弟之子尼赤赞普来主人间,化现于天山之侧,至直贡赞普七代。居琼瓦达孜堡寨。直贡赞普之子长为聂赤,幼为夏赤,夏赤继承赞普王位,长兄聂赤来到工布被拥为工布王。”
原始工布风情的藏式村落结巴村有80多户农家。据说村内还有少数一妻多夫和一夫多妻的家庭。有人在游记里说:“随意推开一户人家,你就会受到他们的热情款待。屋内有火塘、石锅、铝锅等,既可做饭,又可取暖,点的灯是吊在空中的高山松,烧的柴是品质非常好的青冈木,屋顶已被熏成了黑色。吃的是放养的藏香猪、薄石板上烙制的麦饼、松茸烧鸡、巴河鱼、青稞面,喝的是上等的青稞酒。想去洗手间可需要一番胆量,只是一间挂在二层屋外悬在半空的木屋。”
传说,一位朝佛人独自转湖,将马鞍遗忘在这里,第二天,他返回去寻找,发现马鞍还在原地。他自言自语道:“难道是佛祖的指点,叫我在这里安家落户不成?”于是他便成了此地第一个居民。若有人问此地叫什么?他就说:“结巴”――忘了。
“结巴”在藏语里意为“遗忘”, 就像一个被世人遗忘的世外桃源,如今却名闻遐迩,是一个知名的旅游景点。但愿熙熙攘攘而来的人群不会改变工布人脸上淳朴的笑容。
结巴村村长多吉,身着工布人的民族服装。
巴松措观景台上卖酸奶的藏族妇人。
2014年11月30日写于北京。张子凡对此文亦有帮助。
“灵走川藏”第9日,车队抵达目的地圣城拉萨。从林芝出发,揽驭而驰318川藏线最后的240KM,足足12小时,先后领略世界屋脊上的神湖巴松措,林芝西大门工布江达,以及雄奇浩瀚的米拉山,最终抵达灵走川藏线的终点,圣城拉萨。今年是318国道川藏公路建成并通车60周年,在这样一个极富纪念价值的年份,寰行中国“灵走川藏”更显意义非凡。
巴松措
离开灵芝八一镇,一路驰骋,来到美丽的巴松措。巴松措藏语意为“绿色的水”,是西藏东部地区最大的堰塞湖之一。环湖四周,青山如黛,布满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从天空俯视,巴松措就如一轮新月嵌于其中。观临于此,无不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湖水清澈见底,湖面青鸟纷飞,雪山、湖泊、森林、人文、古刹交融一体,堪称世界屋脊上的原生态博物园。
走上湖心岛,犹如置身宗教文化圣地。存有的“错宗工巴寺”,为红教宁玛派寺庙,建于唐代末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千年的文化传承与发展,源远流长。这里佛像林立,经书万卷,古迹遗韵无不充满盎然生命力。绕岛而行,经幡遍布,风一吹,密密麻麻的经文,便开始虔诚地念颂信仰。这个至今还是世外桃源的地方,让我们看到了藏域文化的博厚宽度。意味深长,回味无穷。
工布江达
工布江达,藏语意为“凹地大谷口”,是林芝地区面向外界的西大门。这里皑皑雪山雄奇壮阔,郁郁草原辽阔旖旎,秀美湖泊浩如烟海,在这里短暂停留,如置绿洲天堂。当然,同样令人赞叹的还有这里独特的风俗民情,以及历史文化。
米拉山
米拉山,藏语意为“神人山”,海拔5018米,是林芝地区与拉萨的分界岭,从林芝到拉萨必须翻越米拉山。登临垭口,山风呼啸,经幡摇曳,米拉山高大雄奇的气象,尽收眼底。一路驰骋而下,圣城拉萨,就在信仰引领的前方。
拉萨
耗时九天,全程将近2650KM,“寰行中国”别克•中国文化之旅车队最终抵达这座朝圣者的天堂,藏传佛教之圣地,历史文化名城—拉萨。境内风光秀丽,宗教气息浓厚,古迹遗址星罗棋布,有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等世界文化遗产等待我们去探索。朝圣于此,虔诚之至。
寰行中国1|上海:老建筑温热旧时光
随着租界的崛起和繁荣,上海城变得边缘而没落,成为闭塞、落后的象征。虽然守旧闻人认为祖宗留下之物不可动,但是拆城被历史洪流裹挟,不可避免。▇
有唐以来,那些选择在宣纸上挥洒传承的艺术翘楚,不惧怕束之高阁、不畏惧辗转流离,走向了时间的深处。那不蛀不腐、白如冰雪的宣纸,以纸寿千年的勇气,走出了这座徽州之城,在1500多年里,或轻柔或疾愤地记录着属于这个国家的记忆。▇
“闻黄梅飘香,叹皖韵悠长。一城一曲,如诗如画。”黄梅戏是一朵清香的蔷薇,永不沾水的荷叶,温柔了安庆的岁月,也舒展了人们的心。▇
景德镇的城市深处,件件瓷器在窑火里出落的白如玉、粉如颊,而艺人的双手却垂垂老矣。▇
如果,我能停留,我愿意选择在这个温柔阳光的下午,坐在咖啡店里,看着墙上的明信片,守着门口轻盈而过的少女,惬意而赏心地去虚度光阴。▇
庄王已去,人亡霸灭。一如荆州,湮没在人们的记忆之中。▇
在恩施州,土家族作为远古巴人的后裔,传绪至今。▇
“大户人家”是什么?▇
春节的发源之地,风水之城——阆中。▇
沾上了西岭,私淑了杜甫,我们踏路川藏,故事还将如何呢?▇
我在理塘转转就回▇
隋时的白狼国在哪?▇
寰行中国14|八宿:怒江山盘龙72拐
怒江天险。▇
然乌湖从何而来?▇
远去的波密王。▇
门巴族、珞巴族人,你了解吗?墨脱该不该去?
最后的通麦天险,2015年隧道就通车了。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及时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