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毒又读】今天最柴静,没有之一

上个周末,柴静的《穹顶之下》在微信朋友圈刷屏到爆,褒贬不一,声音混杂。虽然能能之前也觉得柴静在央视做《面对面》有点装,但就事论事,这回能能愿为她点一百个赞。

这个周末,柴静的《穹顶之下》在微信朋友圈刷屏到爆,褒贬不一,声音混杂。虽然能能之前也觉得柴静在央视做《面对面》有点装,但就事论事,这回能能愿为她点一百个赞。借用崔永元的话来说,尽管《穹顶之下》唯一的作用就是启蒙作用,但对于国家雾霾治理可以忽略不计。但从刷屏的节奏来看,柴静起码让大家对雾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希望能真正促使有关部门来彻底治霾,还我们北京奥运时的蓝天白云,还我们APEC blue。

“柴静的纪录片,可能是她职业生涯中很重要的一步,你可以推断一下,假如柴静拍了一个深入浅出的纪录片,让所有人都明白了雾霾的原因是什么,从而导致雾霾被彻底治理,那你说我们要那些部门干嘛用啊?”正如崔永元所说,从视频上线第一天的狂赞到后续的质疑声四起,相信柴静是做好了足够的心理准备,毕竟有前车之鉴的崔永元很早就给她打了预防针,“我当时就建议她公益播放,不建议她把片子卖给谁,就这一条他们会恶心死你,我建议她就自费制作,公益播出。柴静的片子上线第一天,像关于“女儿患病”的指责只是第一轮,我是觉得他们想得太复杂了。在看完片子找不出什么下手的地方的时候,这个比较容易,两天之后就会过去,就会有新的不停地爆出来。你看吧,之后的质疑声和辱骂声会越来越多。有意无意的,你的片子会触碰到利益集团的利益,你让这些人没有脸面,耽误人家赚钱升官,那你就会成为被攻击的对象,甚至一些科学家,一些学者也会自觉地加入这个行列里来,会有人找出片中的某个数据质疑这个不准确,那个不靠谱,会有一堆人冒出来。就像当时我的纪录片一出来,他们最后没得说了,就说你采访的不是主流科学家,甚至有人造谣说,你采访那人是你雇的。”

果不其然,让我们来看看那些质疑和谩骂,有的人居然认为柴静所说的雾霾是炊烟,真是醉了!

“你把孩子生在美国回来,告诉我们,那些烟雾就是毒害你自己、孩子和国人的雾霾......”

还有那些拿人家生病孩子说事的人,是不是太不厚道了?

关于柴静自费拍纪录片和以生病孩子作为切入点的问题,很多人也提出质疑,我想用这位朋友的点评来做参考:“这样的纪录片或文章,在中国有巨大的政治风险。柴静不是不懂,而是太懂了。有人想资助,她拒绝了。不为钱,只为保护朋友。在中国现实中,以个人、母亲、女人的身份,去谈如此沉重的社会问题,相对安全吧。这是不得已为之的曲线救国之法。本身之事最不该她做,可没人做,她挺身而出了,以个人、母亲、自费的方式,给社会抽一嘴巴。社会疼了,嘴角流血了。政府也为之奈何?这是一种高明的斗争策略,不是简单的一个妇人的善巧之心。

上周日算得上是柴静日。

从传媒角度讲,这是最为成功的传播案例,没有之一。

从记者角度讲,柴静一跃登顶,成为中国最牛的记者,尽管她一再抑制个人成就感,但依然堪称伟大,且没有之一。尽管,作为调查记者,柴静揭露事件煽情的方式依然颇有争议。

从表现形式讲,明天开始圈内会全面发布对TED节目形式的研究。一时之火,没有之一。

从雾霾角度讲,这是迄今最为生动的科普教材,没有之一。

从环保角度讲,这是新部长上任后最有力的推动力,没有之一。环保专家出身的新任环保部长陈吉宁今日公开表示看完柴静的纪录片,并为柴静发去了感谢短信。可以想像,两天后即将开幕的全国两会,环保部长势必再次成为众多记者拦部的猎物,没有之一。

从变革角度讲,这是伪命题,环保从来是政治博弈的产物,不解决政治,何谈环保?命题之虚伪,没有之一。

从政治角度讲,媒体何时能独立成为第四权力?三权皆无,何来第四权?希望之渺茫,没有之一。

“今天最柴静,没有之一。 ”

的确,《穹顶之下》于柴静而言,可能是她职业生涯中很重要的一步,“调查记者不是影视明星,她不是在别人掌声鲜花下生活着,她的荣誉感来自于她对自己职业的尊重,这是最重要的。”(崔永元语)

虽然这个纪录片不可能带来立竿见影的治霾效果,但起码能能身边的朋友都意识到了,并开始行动:

1、早起看完柴静的片子,默默地把两台空气净化器打开,再给咳嗽的孩子吃药。 我不是怕死,只是不想这么活。

2、这不是柴静和雾霾间的一场私人恩怨,这是一场人与雾霾间的战争。好空气等不来,需要此时、此刻、此地、此生的努力,爱空气,是爱自己。愿我们的后代不必在这样的穹顶之下生存。

3、 对于柴静镜头中的中国穹顶,不管柴静啥动机,有没有拿美国人的钱,也不要忙着揭露柴静孩子的肿瘤和她高龄是资深烟民有关系。起码,柴静说对了一点,我们同呼吸共命运。你有选择吗!?PM2.5,注定会来也注定会被控制,蓝天白云不是梦。要感谢柴静,刷屏的节奏起码说明,你在乎了!我不移民!中国加油!

4、其实,我没有看柴静的视频,我相信看了会很堵心,从朋友圈的刷屏也大概知道了视频大概说了啥。我只知道我在北京,嗓子眼一直感觉有口痰类的东西,一直以为是因为自己喜欢吃辣,年前去台湾,这口痰消失了,办公室92年的妹子去韩国,一样的感受。去年半年,身边三例肺癌。所以你们居然还有空质疑柴静的动机,柴静的某些数据和细节。我喜欢这个姑娘,就算是装的,能装这么多年,你装一个给我看看。

5、这件事的重点就是治霾,是我们每个人及下一代的健康和人身安全受到威胁。特有闲情雅致的,咱们聊聊新闻炒作、制作手法、营销策略岂不是更好。至于揣测柴静是怎样一个人,怀有怎样的动机,是整件事情里最没有意义的事。诛心最容易也最恶毒,因为无法证明,即使将心掏出也无济于事。除了自己,谁都不可能完整看到第二个的内心世界。省省这些精力和废话。

6、习大大签署的环保部长的消息公布后,展开联想者甚众。其实,新环保部长的消息去年早就基本确定了,非近期的外力。

8、周末两公里范围内步行,从我开始,从今天开始。

........

治理雾霾,任重道远。光靠柴静和几个人的努力远远不够。之前崔永元做转基因的纪录片时就已经经历过了。“我当时做大货车对北京污染情况调查时,连续做了15天,助手开车,我来拍摄,每天拍到凌晨。做完15天,我把材料汇集到管理部门,管理部门和柴静片中表达的如出一辙;比如市政晚上是可以查大货车是不是没盖好?是不是往下掉渣土?但是他没有拦车的权利,拦车只有交警才能拦,但是交警又不管这些,大货车有车牌又正常行驶,没有违反交通规则,按他们的说法,必须得有三个部门联合执法,怎么可能呢?怎么可能三个部门天天联合执法呢?当你听到这些结论时,特别沮丧,不是没人发现问题,就是解决不了。”

但庆幸的是——

所以,从今天开始,能能也要开始节能减排,做环保能猫!更希望政府部门能铁腕治霾,利益集团能收收手,蓝天白云在20年后不再只是教科书里的图画而已。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