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已经给了我们多少时间?

只要是个人,都要讲点理想,理想这事,也只有人才能干出来,猪是不行的。但理想各有不同,有宏大的理想,有微小的理想,有吃人的理想,有杀人的理想,有追求天堂却导致地狱的理想,也有仁者爱人的理想,有自由民主

习大大与朱立伦会见,官媒传递的信息算不上精彩。除了之前国民党名誉党首已多次来过大陆,如今谈不上破冰外,两岸的博弈也在其中,这个时刻,不可能降下多少身段。

梅威瑟与菲律宾国宝帕奎奥的世纪拳击争霸,前日在沉闷中结束,引来吐槽无数。胜者梅威瑟被人骂成罪人。整个过程他实在没有多少精彩进攻,仅靠点数胜了帕奎奥。

“我们可是足足等了5年啊,就盼来这个……”老拳王泰森在推特上说;曾被梅威瑟KO掉的金童德拉霍亚也看不下去了,说了一句“对不起了,拳击粉丝们”,显然遗憾多多。

中国苏州,马龙战胜黑马方博,兴奋地跳了起来。外界说这个冠军他等了10年。但整个过程,并没有之前几届更好看。微信里甚至都没多少人刷屏。除了国球老拿冠军导致审美疲劳外,吸引人的事越来越多。这毕竟是是一个琐屑的小时代,一个节日、周末的价值抵得过任何一个带有政治任务的体育运动,人们要的是小确幸。

一个月前,孙楠在《我是歌手》退赛,最初只用一句“已经证明过自己”解释。如果真不用证明自己,他其实来参加这种商业味道十足的赛事,毕竟他已成名多年,属于大腕,早就证明过自己。我觉得他不过是一种心理上的自我确认与高度满足感,在唱了一通歌,引来叫好后,退赛就成了一种高冷的姿态。这既是高手的敬畏感,也是巨大的虚荣心。

高手过招确实都不大好看。除了大众期待太高、商业因素外,心理博弈可能更能反映真实面。经历多轮厮杀或者长久准备后,一个政府、一支队伍、一个个体已在过程里证明了智、力、美,最后的时候,心理一边高亢,一边往往又极度松弛,呈现某种疲态,就像车子爬坡,油门踩得很大,但就没有驱动力量,更多是机械动作。

当然也有高手因惺惺相惜而失去肉搏动力。但就算这样,高手之间也会因为知彼知己,出现一种咬合局面。就像精密的钟表,许多齿轮,每一瞬间的咬合,都因为计算的过度精确而呈现高度吻合,正反双方的攻防因此会透明。在观众眼中,他们看上去都不再有什么想象力。

许多围棋高手的棋局,盘面细棋多多,官子争夺密不透风,最后即便胜负,也不过小输1目甚至1/2目。你从李昌镐强盛期的棋局中能看到许多案例。石佛的名声不仅在于性格与气质,也在于棋风与棋的品格。紧张的气氛中,他们很难有平日里浪漫的新手与机智。最后,要么就这么沉闷了事,要么就依靠场内场外一种戏剧性因素促成别样结局。之前我写过,古代人对弈,有偷吃棋子的,那就是细棋的结局,只好使用场外非常手段求生了。

三国里的孔明,许多博弈案,都是精确计算型。可那空城计就是神来之笔,属于戏剧性结局。第95回,马谡失守街亭,这一步纰漏,就是计算力的失败,导致全局大调。司马懿率15万大军进攻西城孔明。孔明只有不满3000老弱病残孕,于是大开四门,每道门20兵士洒扫街道,他在城头焚香操琴,童子伺候,唬人了。司马懿兵临城下,见状惊疑,以为有埋伏,引兵退去。

没读小学前,村里关印就给我讲这段,讲了好几次。我觉得孔明太牛逼了。但我后来真正读第一遍三国后,就充满遗憾,觉得不是孔明太聪明,而是司马懿记性不好。围攻前多处,他已知孔明没多少兵力,一路杀来,蜀军漏洞多多,就算马谡这样的挡个一阵子,也只是消耗一段时间。这个巨大的齿轮咬合中,孔明一方不会给人太多期待。应该说马谡失守提前拯救了孔明,而不是相反。

这样的高手博弈,如果一切情况正常,马谡抵挡几日后再落败,双方就会陷入精确的咬合状态。他们智慧多多,但相对透明,最后拼得反而一步一步精确而僵化的计算动作了。计算是有逻辑预设的,你为对方而活,你活在对方的世界,互为犄角。而智慧是逻辑的中断与突变。

所以,“空城计”其实原本是一场极为沉闷的比赛,三国的博弈框架就徘徊在计算与算计之中。从技术角度看,一点都不精彩,它从一个数理逻辑走向了人文的复制。它并不符合真正的博弈论。

但文学总将读者当傻瓜,读者也总习惯对抗一种正常的逻辑,喜欢对着巧合、大漏勺低三下四,道德感超越了常识世界。

真实的历史,或许更能反映高手之间的对弈终是沉闷的。还是以“空城计”来说。《三国志.蜀志.赵云传》注引《赵云别传》,这个赵子龙是蜀国第一次用空城计对付曹操的人。说是曹操攻到汉中,赵云连续失利,退回大营,门窦大开,敌人怀疑有诈,于是退去。次日清晨,刘备前来视察,赞扬“子龙一身都是胆”,帅哥的名声不是来自长坂坡,而是“空城计”;《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马谡失守后,用那空城计的不是诸葛,而是向马谡谏言无效的王平。诸葛屯守汉中阳平时,司马懿任荆州都督,那么远,不可能相聚。

从身份与情势看,相对真实的“空城计”可能出自王平之手。赵子龙勇胜于谋,这种段子他自己肯定编不出来,这么雄伟的汉子,用这招,可能说出去都丢人。就连好事者说出来也会瞬间秒杀他的光辉形象。当然,被视为“韩国赵子龙”的都教授的粉丝们未必,也许人家不止有大长腿,还有一颗美好的脑袋瓜。

“空城计”属于胜负手。真正旗鼓相当的高手之间,一般不会采用。他们之间总有那么一点惺惺相惜的敬畏之感,还有强烈的虚荣与尊严。战场上、赛场上,用这种手段的,一般是双方自一开始就是失衡的对弈,依靠的不是计算,更不是智慧,而是孤注一掷的算计,原始的对抗,没有什么美学,用不着在城头摆POSE。

就是说,高手是难得一见让自己陷入这样的情境的。平等的对手,心理上也会觉得胜之不武。许多时候,不是他们看不出,或者没看到,而是有意促成和谐局面,他们有求得某种平衡的心理。

我倒不是掩盖战争的残酷性。但是,这里,三国“空城计”不过是一种审美的过程。与其说是司马懿害怕城中有埋伏,不如说是小说家们给予一个没落王朝唱一首挽歌,就是一种精神胜利法,从而也给予司马懿镀上一层敬畏天命的印象。引军退去,不符合常识,但符合审美要求。

这是中国传统文人、小说家们设置的理想模式。用商业的话来说,是儒家学说一个理想的应用场景。既维持了大厦倾颓的汉王朝的一丝尊严,又对新兴的力量保持了一点认同。想想看,假如司马懿冲进去,不就是一个简单的结果吗?

幸亏他们是高手。倘若司马懿是一介武夫,或者像是赵子龙这样的勇敢青年,假如为曹操效命,肯定是冲进去活捉了孔明。

“料事者先料人。若不知气人才智高下,只在事上去料,虽情势极确,究竟不中。故能料愚者不能料智,料智者不能料愚。余尝笑《三国演义》孔明于空城计中焚香扫地,司马懿疑之而退,若遇今日山贼,直入城门,捉将孔明去矣!”清朝学者魏禧这段说得在理,但也是理想世界。

再回到“空城计”的形成逻辑上,最初它是一场正常的博弈,基于计算,一方计算失败,然后演变成算计,最后通过文学的伪饰层面上,它被包装成了智慧。而在技术层面上,这个已经跳出了正常的博弈,已经取消了博弈,成了精神胜利法。

围棋对弈中,胜负已定的情况下,高手往往会下出一手简单明了的落败官子,以一种体面的方式承认对方的胜利。

高手的博弈往往不精彩,正是这种计算的哲学胜过算计的哲学之体现,它体现的是现实社会里的智慧与身体的真实融合。

某种程度上,高手们互相成就了对方。他们互相借助对方获得认同与满足。

谈到与腾讯的竞争,尤其是微信的封杀举动时,马云2月份曾说,这是正常的,“开放是辩证的”,BAT如果不这样竞争、努力,“我们很快倒霉”,“开中有合,合中有开”、“开开放放、合合收收,都是一个过程,你不可能老是收在那儿,也不可能老是开在哪儿。腾讯放开一点,我们进攻一些;我们开放一些,腾讯进攻一些”。

这是商业社会里最真实的博弈场景。一个竞争直白的市场,往往会出现最无法撕破竞争格局的均势,谁都不太可能或不太容易正面直接击败谁。现在谈生态的特别多,其实更像迂回达到平衡,也非常类似围棋细棋,官子的角逐,最后的胜负只在一丝间,甚至盘面一眼看不出。一片黑白的世界,密不透风的感受,压制了矛盾与有趣。

高手们就是如此。在极度亢奋与极度冷淡的临界处,他们惺惺相惜,丝丝入扣,把玩着精密的齿轮,一种强烈的尊严、虚荣乃至道德感让他们处于一种警惕、进退的焦虑中,从而往往促成一个超越胜负的结局。于他们自身,这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博弈过程与人生哲学,但对于喜欢看故事与热闹的大众,却往往是最沉闷、乏味到极点的一幕。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