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后来每每深夜痛哭以反思自己的人生时,我就会想,假如当年那些个歌城舞厅什么的没有突然歇业,咱没有被“特护”,我应该就可以考上法律系吧,毕业之后就会走上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吧,说不定就没浦志强啊斯伟江
“广大莘莘学子和家长备战已久的高考日即将到来。在此向广大市民发出倡议:让路高考,少开两天车。高考期间,希望您能尽量选择步行、自行车或公共交通等绿色方式出行,让出一条高考绿色通道。十年寒窗,一朝金榜,当他们为未来挥洒汗水,让我们默默让出一条畅通的青云路,以行动助力高考……”
这两天你有看到诸如此类的“倡议”了没?又是一年高考时,貌似近年来每每这个时节,“为高考让路”的举动就会一次次闯入公众视野。而围绕着这样的举动,每每就叫好、质疑、讽刺、吐槽兼而有之。
支持者称,作为一桩千万考生参加、牵涉千万家庭、牵连亿万人神经的重大社会事件,高考理当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往小里说,当是时也,任何一丝涟漪在相关人等身上往往都是惊涛骇浪,往大里说,事关国家选人、用人,是以投入人力物力确保高考安全有序进行,乃至付出必要的代价也在情理之中。
反对者则认为,“特护”大可不必,突出高考权益,突出"让路"情结,反而容易助长对立情绪。友号MotorRun摩天轮昨儿就大吐特吐曰:“寒窗十几年,一朝定乾坤”是被扯得最多的大旗,可特么你的寒窗你的前途关司机师傅什么事呢?你就可以心安理得大摇大摆地体验一把特事特办的特权,带着陪考的爹妈一块蹭免费车,挤掉那些摇了两年号花了老鼻子钱才能上牌开路的车主们的车道?自己的前途应当由自己负责,事先踩点、摸清公交线路、准时到达、自己备齐物品,这本来就该是考核学生实际能力的一个环节……
公共资源迎合高考到底是否合理?家长是否过于敏感?考生是否真的需要全民让步为其“护考”?我想,这些确实都是值得好好思考、深入探讨(然而其实并没什么卵用)的问题,小生浅陋,不敢轻易下一个非黑即白的论断,不妨只是来讲一讲自己的故事给大伙儿听——
小生是大苏北农村人,自幼家境贫寒,中学住读于县城,算是名副其实的寒窗苦读十几载、背负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母殷切期望、要靠高考“跃龙门”的那种存在。
彼时,县城中学周边不晓得从什么时候开始集中出现了一批歌城舞厅,于是夜夜“明天我将成为别人的新娘”、“妹妹你坐船头哥哥在岸上走”什么的此起彼伏,一度扰得众生日夜不宁,但久而久之,也就习惯成自然地充耳不闻了。
临近高考前夕,有关部门出于关爱学子的体贴之心,一声令下,娱乐场所们遂纷纷歇业——这下整个世界清静了,然而这突如其来的清静,却是生生让我那几天都没能睡好觉,进而直接导致我考试发挥不太理想,没能考上自己的第一志愿法律系,最终被调剂进了中文系,遗祸至今,终于只能勉强靠胡乱码字混口饭吃。
所以后来每每深夜痛哭以反思自己的人生时,我就会想,假如当年那些个歌城舞厅什么的没有突然歇业,咱没有被“特护”,我应该就可以考上法律系吧,毕业之后就会走上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吧,说不定就没浦志强啊斯伟江啊他们什么事儿了呐,总之决计不会像现在这样坐在电脑前码些不着四六的字儿给你们看哈。
你们觉得呢?
其实我想说的是,这个世界上,任何事情可能都有它本身的重要性、尺度和条件,只不过常常是,事情临到我们自己,我们就会按照自己的意思去任意修饰。身外障碍事小,心中障碍事大,如此而已。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及时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