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超级英雄梦

本文写于 2015年7月18日

在古代中国,一般来说印章的法律地位要高于个人签名(花押)。古代埃及和两河流域的情况与此类似。考古学家发掘图坦卡蒙法老墓时,就在入口处发现了法老的印章,在陵墓中还发现了图坦卡蒙所用的黄金印章戒指。两河流域也出土过巴比伦人、亚述人、赫梯人使用过的柱形印章。这种印章的用法和先秦时代的中国一样,是用来在封泥(或者封蜡)上面盖上图案,以确保重要性和真实性。

▍图坦卡蒙法老印章戒指

当然这不是说古代西方人不使用签名。目前最早的签名实物可以追溯到苏美尔人时代。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的欧洲人也更重视印章的法律地位,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也会用到签名。比如在亚历山大图书馆的70万份文献中,就有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修昔底德、欧几里得等人亲笔签名的手稿。埃及国王为购买有名人签名的手稿,还专门拨出了一笔款子。罗马政治家西塞罗和皇帝哈德良等人也酷爱收藏名人签名。古代希腊和罗马人签名一般用针笔(stylus)或者削尖的芦苇管,后来演变为中世纪欧洲人使用的鹅毛笔。

▍古罗马的笔

由于书写工具笨拙,因此古代西方人的签名一般不怎么好看。比如这张图里的中世纪签名:

▍中世纪欧洲签名

从这张图可以注意到,签名者基本上都把自己姓名的字母排列成十字架的形状。这是因为当时西方基督教世界认为签名(拉丁文signa)具有神圣性,特别是拉丁文“inhocsigno”(以此标志)的字首缩写是IHS,与“人类救世主耶稣”(Iesushominumsalvator)的缩写一样。而且当时有些国王干脆就是文盲,于是用十字代替签名,比如在保存至今的土地赋税调查文件《温彻斯特书》上可以见到英格兰国王“征服者”威廉的十字签名。这个习惯后来也传到平民当中。

▍英王威廉一世十字签名

中世纪起,西方重要法律文件一般是签名和印章并用。签名代表本人同意并确认,印章则用来防伪。重要的文件上面都要附上火漆印章。其做法通常是在羊皮纸文件的末尾剪开一个洞,穿过一条丝绸或羊皮纸的带子,将其两端打结后浇上半熔化的火漆(用蜂蜡、树脂、白垩、虫胶、香料等调制而成),然后盖上印章。如果伪造者想把火漆封印从一份文件上揭下来,火漆就会破碎。这种做法一直延续到20世纪。在《凡尔赛和约》的文本末页,就可以看到缔约国代表的签名以及火漆印章。

▍凡尔赛和约

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西方工商业的发展,合同、地契、证书、文凭、遗嘱等法律文书大量增加,传统的火漆封印和印章戒指不再适合日常需要,于是出现了用金属或橡胶制作的带柄圆形图章,蘸取墨水后盖在文件上。此外18世纪发明的纸张雕印冲压技术也演变为钢印,其防伪性高于普通印章。

顺便说一句,现在在西方也有一种“签名印章”,把个人签名做成印章的形式。不过只能用在不具备法律意义的场合。另外美国白宫中还有总统自动签名机(autopen),用来在回复民众的信件上签字。这种机器最早是19世纪初发明的,但直到二战期间才商业化。1942年美国政府采购了500台自动签名机,杜鲁门、肯尼迪、林登•约翰逊等总统都使用过。2005年美国司法部作出司法解释,认为总统使用签名机签署政府法令是合法行为。2013年奥巴马在夏威夷休假的时候,就让人在白宫用签名机签署了一项关于税收的法案。

▍Autopen50型签名机

正如“时间”字形显示的那样,人类最早对时间的认知来自太阳。就中国来说,古代人最早测量时间的工具多与太阳有关。然而这项技术对太阳这一自然条件依赖度很强,同时还要求人们有比较精确的测量手段,在比较久远的古代社会这些条件并不具备。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于时间精确成都要求的不断提高,人们不断发明出不依赖太阳等自然物的时间测量工具,形成了多样的、更精确的计时工具。由于篇幅限制,本文只介绍日晷系列。

中国日晷起源于圭表。“表”是一根垂直于地面的杆柱,圭是置于地面垂直于杆柱的水平标尺,指向正北。日中正午时,表影刚好落在圭上,这就是当地的真太阳时12时。人们据此得知正午的时间。此外,人们还可以根据表影的长度测定节气,推算立法。

▍圭表实物与原理图

但是圭表只能告诉人们正午的时间,此后人们在圭所在的平面上设计出时角坐标网。于是无论表影投射到地面上任何的方位,人们都能根据影子的长度和方向来判断时间。这就是日晷的雏形。日晷主要部件包括表的变形——晷针,刻有坐标网的晷面组成,晷针和晷盘垂直。日晷根据晷针的安放方式可具体分为赤道日晷、地平日晷、立晷和斜晷。

赤道日晷是中国历史上最常见的日晷。它的晷面平行于地球赤道面,晷盘两面都刻有时刻线:十二时辰,每时辰八刻;晷针穿过晷盘中心,与地轴平行,指向北天极与南天极。当太阳运动时,晷针投射下的针影同步运动,指向晷面时刻线,我们就能读到时刻了。这种日晷的使用也很有讲究:晷面的安放必须是当地维度的余角,这与太阳光线在春秋分两日时的照射角度一致,所以在北半球春分之后看北极针影,秋分之后看南极针影。宋代以后又出现了可随纬度而调节晷面板的携带式日晷,板上装有指极表或指极针,并附带有定方向用的磁罗盘的板,对于旅行或骑马时使用很方便。

▍赤道日晷与原理图

除了晷盘平行于地球赤道平面外,人们还发明了晷盘平行于其他平面的日晷,这种日晷的晷针针影移动通常是不均匀的,多由西方人发明,然后传入中国。

地平日晷,就是在水平盘上竖立一根与铅垂线平行的指针,人们根据针影移动的方位来确定时间。但是太阳周日视运动的路径(黄道面)与水平面是倾斜的,因而一天之内,太阳的地平经度的变化是不均匀的:针影在中午前移动较快,早、晚较慢。这就要求制作者对太阳的运动有着深入地了解,并能够合理的设计出时角坐标网,所以这种日晷的出现时间就比较晚。

▍地平日晷与原理图

立晷,又叫卯酉式日晷,即日晷的晷面平行于某地的卯酉面(即该地地球子午面的垂直面,直观来说就是东西向垂直立于地面),使晷针平行于地轴,晷针与水平面的夹角是该地纬度的余角。在该地卯酉面上,晷针的日影作递增或递减速度的移动,立晷的时刻线刻度也是是不均匀的。

斜晷,是立晷的变形,它的晷面也是垂直立于地面,但可以指向任何方向,其中比较特别是的子午式日晷,即晷盘正南正北方向垂直立于地面,晷针垂直于晷面指向东西方向。午前,晷针日影在晷面的东侧面上或面东日晷的晷面上;午后,斜影落在晷面的西侧面上或面西日晷的晷面上;当日中正午时,晷面上无影,为方便计,便过晷面下底作一垂直平面,晷针日影就落在此垂直面上。这种日晷的时刻线,既涉及晷针日影的长短,也涉及针影与晷面铅垂线夹角的方向。制作复杂,实际上已经是一种太阳观测仪器而不是计时工具。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