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过那些独生子女吧

作为一个独生子女,我认为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言传身教,是让孩子看到:独立、自信、有趣、创造价值、热爱生活的人生是怎样的,而不是丢个弟弟妹妹就大功告成。

上小学的一个晚上,我妈从单位回来,问我,你为什么跟李阿姨说你有15个兄弟姐妹?我说,我把表亲堂亲都算上了。这是我记忆中,第一次对“独生子女”的身份因为自卑作出反应。

虽然计划生育作为我大天朝基本国策一演35年,“独生子女”逐渐成为“大多数人”,这并不影响这个群体或多或少在“怜悯”的目光和询问中长大成人。我最近一次去美国,只要出租车司机问清楚了我是中国人,一定要问问我是不是独生子女,并热切期待我痛斥不幸的成长经历,然而我也只能说,还好,我活下来了。

是的,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个独生子女人群活下来了,没有因为性格孤僻而大面积的失去自理能力,跟有兄弟姐妹的孩子一样,逐渐成为我大天朝的中坚力量。整个星球对这个人群的有关“不合群”的担心,并不是没有,只是没有那么显著到值得被反复提起。以我这个以“冷淡狷介”著称的独生子女的案例来看,因为没有兄弟姐妹,我对友谊和团队更加珍视,愿意付出超过自己预期的努力去获得这些,当然,前提是我看得上。

“个性”这个词从少数人的褒义词变成大众的褒义词,再变得无人问津。博客时代一篇文章成了爆款,题目说出了很多人的心里话:《就是有点不合群》。有大量针对独生子女的研究报告得出相似的结论,独生子女在社交能力上的天然欠缺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严重,相对的,独立性、创新性、想象力显著。

虽然人类没法摆脱群体动物的本性,不过科技和分工协作精密到今天的地步,独立、创新和想象力显然对人类的进步更有意义。

原谅文章越来越浓的令人讨厌的优越感,实在是太久以来感受到整个社会满满的怜悯。其实,我们不需要。

不久前看到朋友圈有人转发《你能送给孩子的最好礼物是兄弟姐妹》,我同事在下面评论:麻痹,生个二胎也特么要占领道德制高点!真是要恶狠狠点赞并截屏转发。

大概就像一个人没钱、不美,不能欣赏巴赫和波德莱尔,他并不知道有这些会有多好,独生子女对兄弟姐妹的向往并没有大众想的那么饥渴。对于我而言,有也很美好,没有也很美好。兄弟姐妹可能是你可以终身信赖终身依靠的人,是陪伴,是感情的重要归属。但一个人终其一生,最重要的人并不会是兄弟姐妹,灵魂和身体的终身伴侣,需要自己去寻找,要匹配TA,你还需要不断修行,完善自我。而且,说到底,人生中最困难的时刻注定是要独自面对的,孤独像死亡一样不可避免。当然,这就说远了。

是的,你猜对了,我是因为二胎刷屏要写这篇文章。

我算这一代青年人中少有的幸运者。我的母亲从没逼我早早结婚,她说“好饭不怕晚”,翻译过来大概就是我们说的“无挚爱不婚姻”。我的两位母亲都没有逼我早早生子,她们说“先玩痛快。”我母亲甚至说,“想清楚了不要就不要,你自己决定。”但在我生了小宝之后,“单独可以要二胎”政策还是让我感受到莫名其妙的压力,独生子女的身份忽然又被想起而且有了含金量,如果你不要二胎就是暴殄天物。所以面对种种关心的询问,你不得不说:没钱,没精力,没时间,甚至没卵,擦。你不敢说,我都有,但是我觉得现在这样挺好啦。

我曾经仔细想过,为什么中国人这么乐衷于“逼婚”“逼生”。其实并不是关心,甚至大多数人并不是真的在逼你,他们只是话题匮乏无话可谈,想想这事儿三观端庄形式轻松,就信口而来,群体的无意识造成整体社会黑魇魇的压力。如果他们的视野稍微大一点,生活更丰富一点,懂得欣赏伯远贴或者关心开普勒452b,哪怕只是喜欢听蓝调摇滚,对平行空间有向往,他们或许会聊点更有意思的事儿。

开放二胎于国于民当然是大好事,但我更关心每个活生生的人是不是生活愉快。有人愿意早婚早生孩子生很多孩子,多好,快去做,再没有限制阻挠我们。但我莫名其妙感到一大波压力又特么在路上了。我眼见着有不少本来可以过得很好的青年,迫于压力结婚迫于压力生子,虽然也获得一些快乐,但是失去或者部分失去了自我,我盼着他们不要再迫于压力生二胎。给与孩子生命已经很流弊了,你并没有义务一定要给TA兄弟姐妹。人生怎样安排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是自己的决定,而非被裹挟。

作为一个独生子女,我从未抱怨过父母没有给我兄弟姐妹,我知道每个人的生命注定有缺失有丰裕。作为一个独生子女,我认为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言传身教,是让孩子看到:独立、自信、有趣、创造价值、热爱生活的人生是怎样的,而不是丢个弟弟妹妹就大功告成。今年年初上映的《王牌特工》,我很喜欢片尾的致敬,导演说,仅以此片感谢我的妈妈,她教给我怎样做一个绅士。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