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影节的一些讨论

在这个世界上到底有多少电影节?
有名目的电影节大概有10000个左右。但如果我们把“能举办两年”作为一个鉴别电影节活性的标准,那大概只能剩下三成。

在这个世界上到底有多少电影节?

有名目的电影节大概有10000个左右。但如果我们把“能举办两年”作为一个鉴别电影节活性的标准,那大概只能剩下三成。

电影节的分类从不同纬度可以有很多种,但通常参照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的标准将它们分为以下四类:

需要说明的是,此四类之间没有高低之分,只是根据不同的类型进行的分类。有的B类或者C类电影节的知名度和热度都要高于某些A类电影节,比如多伦多电影节就是近几年影响力提升很快的电影节。

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实是,那些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极高声望的电影节大多都是政治和特殊历史环境的产物。

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电影节就是臭名昭著的法西斯独裁者贝托尔•穆索里尼之手。他带着企图将电影艺术变成政治宣传工具的热忱,在水城威尼斯举办了威尼斯电影节。而戛纳电影节的诞生则是对于被法西斯所控制的威尼斯电影节最直接有力的反击和抵抗。柏林电影节更是在由于举办城市的特殊性具有极高的政治色彩。这样具有传奇色彩的文化含义也赋予了这些电影节以独特的精神。这些电影节因为其对于电影产业及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每年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媒体和业内外人士极高的关注。

对于电影产业的影响

首先是对本土电影产业的影响。电影节的诞生首先被给予的期望就是对各主办地本土电影产业的促进和刺激。电影节对本土电影的肯定和为举办地所带来的关注度和交流的机会都是促进本土电影产业发展的原动力。

其次是对世界电影文化交流和贸易的促进。越来越多国际电影节的出现表明了是电影产业对于在全球范围内各国间的交流有着越来越高的需求。展映环节,可以看到那些平时在本土看不到的国际电影,通过这种文化的互通和交流,加深对于各国电影产业发展现状的了解。除了进行信息的交换,电影节还有真正的交易市场,这为电影人们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在这里,他们可以结识更多的行业内人脉,并且为自己的作品找到海外发行的机会,创造除了本土票房外的其他盈利渠道。(不过现阶段来说,电影交易市场无论是在国际还是国内发展的都不太好,乏人问津。)

此外,有分量的奖项可以为电影增值,提高其收益,直接刺激电影交易和市场。很多电影在策划之初甚至就已经在工期和档期上的选择上都参考各电影节及奖项。就算没能获奖,也有越来越多的电影将自己的首次亮相放在电影节上以博得更多关注。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对于电影艺术及电影人才的扶持。一些因为不够商业而无缘传统院线的独立电影可以在国际一流的电影节获得极高的认可和关注。正是因为那些鼓励创新和艺术性的电影节,电影艺术才能在商业化盛行的环境中保持多元性,具有才华的电影人才也才有了立身之所。因为电影节而一战成名的电影人不在少数。

对于社会经济的影响

在电影节举办期间,全世界的名人、媒体都会涌到举办地。为提高当地的关注度有着不可低估的效应。

以戛纳和威尼斯为例,两个小城市因电影节而闻名海外,每年电影节都会为当地带来成千上万的旅客,极大的促进了当地旅游业和其他例如酒店、餐饮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戛纳本地人口是7万人,而戛纳电影节可以在短时间之内带来超多21万的访客量。电影节十几年可以赚够一年的钱,对于这两个地方的商家们,一点也不是玩笑话,而是事实。

关于国内电影节

电影节的概念在中国起步较晚,跟国际上知名的一流电影节无论是经营运作还是影响力上都具有不小的差距,基本现状就是本土电影节日渐鸡肋,国际电影节尴尬求存。

定位及影响力尴尬

中国电影节中资格最老的莫过于长春电影节和金鸡百花电影节,都始于1992年。一直到今天,这两个电影节依旧被看作是中国大陆最具有影响力的两个电影节。但他们仅限于国内的作品,除了长春电影节设有最佳外语片奖之外,并没有任何国际元素,纯粹是中国人自己的电影节。随着进入和冲击国内电影的海外电影势力日渐走强,以及中国的一些作品走向海外,被海外电影节所认可,本土电影节无论是在。“拿洋奖”对作品本身的增值显然更吸引人,本土的电影节就在这种潮流中显得越来越鸡肋。

本土电影节影响力降低,那国际电影节又如何呢?目前为止,国内比较具有影响力的国际电影节只有上海国际电影节和北京国际电影节。其中,上海国际电影节是中国唯一一个A类电影节。北京国际电影节的前三届都没有评奖,只有展映,但于2014年正式设立了竞赛单元,奖项为天坛奖,此后也在争取申请A类电影节。但所谓国际电影节多数的内容和参与者还是来自于国内电影行业。单拿媒体举例,每年奔赴戛纳、威尼斯的记者都有4000-5000人,其中一半都是海外记者,而中国的国际电影节,大概才有几十个外国媒体。国际电影节现阶段还处于尴尬求存的地步,还仅仅只能依靠国内明星的知名度博得一些关注。

评奖公信力不高

还有一个显著的现象就是评奖环节逐渐成为电影节的配角。相对各国电影行业对于戛纳、威尼斯等国际电影节奖项的关注,国内电影节的评奖却暗淡了很多。国际一流电影节都具有非常悠久和专业的评奖传统,每年都会聚集世界顶级的电影人,按照严格又符合各个电影节特色和精神的标准,在众多参展电影中选出优秀的作品。这样的奖项是具有极高公信力,无疑会对获奖影片的宣发和交易有着重大的影响,对于电影人来说也是具有极高的吸引力。而中国国内的电影节通常没有这样严肃的评奖环节。当评奖仅仅变成了走过场,所颁发的奖项也就没法为参评影片增值,故吸引力也就不强了,最后只能矬子里拔将军,进入下一个恶性循环。(不光奖项公信力不高,部分以影片交易为亮点的电影节,交易数额都存在虚高)

无市场化运作

基本国内的电影节都需经广电总局批准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申请。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个体单位不能申请电影节,但大部分批文都会发放给挂靠在国有企业或事业单位的组织。这种背景下,也就谈不上什么市场化运作了。没有市场竞争也就很难有特色和生命力,就成为了一种指标性的文化活动。中国的电影节能否具备对中国电影产业更积极和有实际意义的作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在最后一部分,来说一个关于钱的问题。

在这里,笔者参考一中型电影节的预算项目及占比制作了以下图表:

由上图可知一些电影节基本的支出名目。当然根据电影节规模的大小和不同的需求还会有其他的项目,以上内容和占比仅作参考。

那么电影节的这些支出又会通过什么渠道收回并实现盈利呢?目前主流电影节的盈利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与会费及招待费:基本上大型电影节都会对参奖的电影人及团队收取参会费和招待费。此外,要想在国际影人聚会中拥有一个展位也是要参展费用的,寸土寸金。

商务赞助及捐赠:对于可以聚集全世界目光的一流国际电影节,哪怕是跟电影无关的品牌们都已经按捺不住了。欧莱雅连续17年成为戛纳电影节的指定官方合作品牌;电影节红毯更成为各奢侈品和时尚品牌的兵家必争之地。电影节带来的相关话题无疑为各品牌提供了绝佳的露出和广告机会。电影节也因为这些高品质的品牌赞助变得更加赏心悦目。品牌联合效应的结果是双赢。

政府津贴:由于电影节势必为举办地带来社会影响力和经济上的促进,各国政府对于优秀的文化活动均有占比不少的补贴。国内电影节就不必说了,政府拨款占了大头,国外的电影节例如今年的威尼斯电影节,1200万欧元的投入中有700万欧元来自于意大利政府。

放映票房及教育收入:有展映环节,自然有票房。电影节展映的电影不同于普通在院线上映的电影,除了可以看到很多首次亮相的电影外,还可以看到更多其他国家的电影,而这些电影可能都无法登陆当地院线。各电影节是专业影评来源的最佳渠道。以柏林电影节为例,去年的电影节展映票数高达33万张,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此外电影节还多设置文化交流环节,用教育论坛和活动吸引访客。带有教育性的论坛环节不光可以带来行业知识和信息的沟通渠道,还可以创造盈利的机会。这些难得一见的电影专家们,为电影节提供了绝佳的内容,不怕访客们不会为了这些交流的机会买单。

其他:其他的收入还有针对媒体的转播费用等。相信随着电影节的发展,还会有其他可以盈利的渠道和商业模式。

现在时常有人在讨论,认为随着新媒体的崛起,传统电影节已经落伍了。越来越多关于电影节的争议也随之而来,就算是已经非常成熟的电影节都面临着各种困境和改革。当然,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了越来越多传统的电影节在为自己的平台注入更多新媒体和科技的元素。对于电影节未来的思考应该多建立在电影节与电影人和电影产业之间的关系上。电影节如何为电影人带来更多的利益?电影节又是否能引领电影产业的革新风潮?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原创作者:毛球里斯特(微信ID:narvinye24)

更多投资逻辑解读的电影产业文章,请关注这个微信号 蒙太客。

长期寻找好项目!需要投资的好项目和好公司请跳到碗里来~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