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洒水治霾”是典型的病急乱投医

入冬以来,雾霾再次来袭,东北、华北相继“沦陷”。

文|汪昌莲

入冬以来,雾霾再次来袭,东北、华北相继“沦陷”。面对严重雾霾,限产停产成为各地通常采取的被动措施;然而在日常的主动治霾中,喷雾洒水也成了部分地 区的“标配”,甚至雨天也不停息,引发广泛争议。城市一边缺水喊渴,一边却洒水治霾,这是否“病急乱投医”?此举真能保卫蓝天吗?(11月13日《北京晨报》)

近年来,大半个中国遭遇十面“霾”伏,人人几乎谈“霾”色变。可以说,严重雾霾天气,已成为影响城市发展和居民生存质量的民生难题。为此,2013年9月10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要求深化区域联防联控,打好这场“治霾”攻坚战。如此语境下,各地闻风而动,纷纷使出“治霾”怪招;如郑州、兰州、太原等城市,争先恐后地进行“洒水治霾”。

城市一边缺水喊渴,一边却洒水治霾,由此造成的水资源浪费,令人触目惊心。比如,郑州作为“缺少之城”,自实施洒水治霾以来,每天耗掉1.5万吨万余吨水,而且下雨天也照洒不误。特别是,洒水所用水,几乎都为自来水管网中的南水北调水,这显然是对南水北调的一种疯狂透支。可见,郑州虽然严重缺水,却存在着严重的奢侈性水消费,仅洒水治霾一项,每年消耗水资源就高达447万吨,相当于“洒”掉了2.3个昆明湖。

问题是,洒水治霾,岂止是浪费水资源?有专家指出:“洒水降尘治霾,等于是扬汤止沸;洒水对扬尘有作用,抑制不了雾霾,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实现花费与收效的平衡。”言下之意,洒水治霾,尚未进行科学论证,也未得到权威机构认证,在其治霾效果未经证实的情况下,一些城市便贸然实施,从小处讲,是一种浪费水资源的蛮干行为;从大处讲,是一种“病急乱投医”的乱作为,是政府道德风险的表现,既不具备科学治霾的可行性,也没有城市发展上的可持续性。

因此,郑州等城市应尽早纠偏,叫停洒水治霾行为,并进行深刻反思。首先,加强对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和保护,已显得刻不容缓。政府及相关部门,在倡导节约用水的同时要率先垂范,并通过立法保护水资源。同时,积极探索科学、实用、节能的“治霾”措施。特别是,加强对本地环境污染的治理,在追求GDP增长的同时兼顾环境保护,将PM2.5治理纳入各级政府绩效考核体系,才是“治霾”正道。

动图: 最爱又清纯又性感的妹纸

台女星5男4女淫乱被抓(图)

自曝出道后曾惨遭“性骚扰”的十大美艳女星

(本文经作者授权发表百家,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欢迎扫描以下二维码订阅我的微信公众号 maisixiang1,成为我的整百订阅用户(如第一百位,第二百位……依此类推),将获赠一本我的签名本新书《摸着历史过河》,活动截止2015年12月31日。礼物都准备好了,就等你出手了。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