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进社区先得通“心路”

医院开进社区本是为了更方便居民看病,不过最近接连发生的抵触事件,不禁让人对这种想法打上了问号。

文|罗志华

医院开进社区本是为了更方便居民看病,不过最近接连发生的抵触事件,不禁让人对这种想法打上了问号。一方面是人们对社区医院、诊所有需求,另一方面又害怕污染物在小区扩散。记者走访发现,早期建成的社区医院和门诊也是开设在居民楼之间,这些社区医院经过几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口碑。但居民对新进来的医院抱有很大的不信任感,导致两者前后反差较大。(11月18日《广州日报》)

首诊在基层、小病进社区,是分级诊疗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便民措施,目的是破解看病难。但要想做到这一点,必须先让社区有医院才行,原有的医院可能要扩大,没有的也许得新建。正因如此,近年来各地加大了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投入力度,希望以此来打牢基础。然而,居民对于送上门的这种便利并不买账,这多少让人有些始料未及。

居民反对在社区内新建医院,根源在于“邻避心理”,尽管他们知道在此建医院是合理而必须的,只是他们心里有种种担心无法释然,比如担心医疗垃圾将造成环境污染,将增加病菌感染的机会等。且外来人员增多,可能影响居民休息,也会占用公共空间。他们不会反对就近看病,但难免希望医院与自家保持一定的距离。相信随着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工作的推进,将会有更多的居民产生类似的抵触心理,从而形成一股阻碍这一医改进程的力量。

看来,医院进社区先得通“心路”,“心路”不通,就算强行建起来,居民隔三差五地找点麻烦,医院连立足都难,哪还谈得上医患和谐?可通“心路”不是修公路,不能大刀阔斧地蛮干,必须讲究些“心术”。

首先,要尽量打消居民的顾虑。项目公示,别只张贴一纸公告,告诉项目内容和规模就了事,应着重针对医疗安全及扰民等居民关切的话题进行答疑释惑。但光“耍嘴皮子”还不行,得在项目设计中体现和谐,在防范措施中确保安全,在医院运作上凸显亲民。这些工作做实了,居民就容易理解和接受。

其次,要尽量增加医院带来的好处和便捷。社区医院是用来服务居民的,怎么服务先得说清,若是来圈钱的诊所,居民难免会反感,就要谨慎而为;若是纯公益性医院,则不妨为居民绘一张医疗服务的蓝图,把居民所能得到的好处一古脑地告诉他们,让居民认为值得为此做出让步。

优衣库"啪啪啪"事件你所不知道的细节 [图]

自曝出道后曾惨遭“性骚扰”的十大美艳女星

娱乐圈拍裸戏一炮成名的12位女明星

(本文经作者授权发表百家,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长按或扫描以下二维码订阅微信公众号 maisixiang1,成为整百订阅用户(如第一百位,第二百位……依此类推),将获赠一本我的签名本新书《摸着历史过河》,活动截止2015年12月31日。礼物都准备好了,就等你出手了。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