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何时有,把酒问青天

吴晓波和三表撕逼大战,战斗议题是我的老本行。“财经深度报道”云云,其实我觉得他们说的,都对。

吴晓波和三表撕逼大战,战斗议题是我的老本行。“财经深度报道”云云,其实我觉得他们说的,都对。

晓波老师的担忧是确实存在的,但也并非今日肇始,至少早在三年前我拍屁股从21离职时就已经想得很清楚。这一行经济和精神回报都已下行,转行是必然的。

十年前我和老吴合作过一单,在达能娃哈哈的撕逼大战中,留下了一些有穿透力的稿子,后来蓝狮子结集成书,老吴亲自写序,一直到今年,都还有电子版税进到我的账户。

曾几何时做个牛逼的记者写点书是我的终身志业,十年前知识分子有此怀抱者不在少数,大家工资体面,再弄一两本畅销书,活得潇潇洒洒。

不过这黄粱一梦才十年,就已经被互联网和权力的大锤碾成粉末。

先说互联网的影响,已经让独家难上加难,媒体的牌照保护不再,信息的采集不再受垄断,媒体本身的价值就已大打折扣。

从成本结构来看,深度报道是高成本低产出的奢侈品,在媒体的现金流受到威胁时,深度的成本成为负担。当然这也不是致命的因素。比如,国外还有彭博和纽约客嘛。

其实哪个媒体不喜欢深度报道?犹记当年媒体业南拳北上,南方报业以调查绝技创办新京报调查版,很快抛出无数重磅,在高手林立的北京站稳脚跟。好比《师父》中的廖凡,让徒弟以咏春绝技连踢八家武馆。然后呢?

《师父》中的廖凡遭遇的是围剿,彼之时代面临的是军阀清场。如今的时代,与民国武林何其相似也?

权力不喜民间藏武,于是刀枪入库,宗师引退山林。上一个十年尚有妥协的空间,这一代新政,则如1949,大批武人只能南下,蛰伏香港,既为武林留得一脉,进而卖弄些花拳绣腿,博市民一笑。遂有李小龙电影之风行。好比当下南方报业几多俊杰,如今也就侧身于微信公号,写写鸡汤,虽然还在风口,但已从狼驯化成了猪。

所以三表的吐槽也对。我并不认为商业上的式微可以干掉“深度”这个品类,只是现时深度指向的公共新闻,已经不存在。

我的意思是,“公共空间”这个词语本身就已犯忌。时人皆知,远走海外的南方人物创始人发明了“公知”一词,但却不知他为这词付出的代价。权力不喜者,无法逆势而为。雷军所云顺势而为,在舆论场中一样适用。

深而究之,现今任何公共新闻,背后都有赵家人上下其手,翻云覆雨。我很想看看媒体把安邦的底牌掀开,you can you up呀。神仙的家事,旁人无法唐突进言。老祖宗就说,清官难断家务事,我辈焉敢不知进退。那些不识相的同道中人,下场各位也能看到,杀鸡骇猴者如彼,噤若寒蝉如你我。

《师父》后来的结局是,廖凡南下隐居。蒋雯丽和廖凡构成了新的平衡。呼啸而来的是新的时代。念念不忘,未必有回响。只能是章子怡小姐那句话,“我心里有过你”。

而今微信上的花拳绣腿,自然也做不得真。大家互相消费,给自己的微信广告位抬抬价,皆大欢喜,认真你就输了。蒋雯丽在《师父》中的金句适合微信的舆论场,她说:

大V也就是装装样子。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