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2016,期待“过去的寻常风景蓝天”

《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简称《规划》),明确提出到2017年京津冀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恶化趋势得到遏制。

文|李记

国家发改委、环保部12月30日发布《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简称《规划》),明确提出到2017年京津冀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恶化趋势得到遏制,到2020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削减,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其中PM2.5浓度比2013年下降40%左右。(2015年12月31日《新京报》)

京津冀具体明确2017年、2020年京津冀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目标,这当然的好事。因为,单纯从官方公布的数据看,京津冀三地PM2.5年均浓度有逐年下降的趋势。但正如很多人切身感知的,雾霾锁城对很多孩子和老人来说,仍是真真切切的“会呼吸的痛”。不仅是京津冀地区的人们,对为数不少的地区的民众来说,呼唤蓝天、期盼蓝天,是他们共同的期待。

在谈及年度关键词时,有网友坦陈,“对于马上活过一个甲子的我而言,过去的寻常风景蓝天,由于雾霾不断侵扰,成了稀缺资源。很多人都要看天上班,看天出行,我甚至要看天带孙子玩。这对刚一岁多、需要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孩子来说,多么残酷!看着孩子天天憋在家里,我又是多么心疼!”(见2015年12月31日《中国青年报》)

个体视角的期待“过去的寻常风景蓝天”,反映在“宏大叙事”层面,就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明确的2017年、2020年京津冀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目标。而对普通公众而言,他们在关注诸多的措施采用的同时,更为关心的,还是《规划》明确的控制目标,能否如预期承诺的一样,如期落地。用通俗的话说就是,他们更在乎最终的结果。

知易行难,说易做难。正如环保部城市环境管理专家彭应登所称,《规划》提出2017年和2020年两个阶段性的PM2.5年均浓度目标,实现起来很有难度,尤其是对河北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倒逼河北迎头赶上。原因是,河北在短时间内很难实现产业和经济转型,目前经济形势下行趋势也对河北经济转型带来困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也认为,大气污染有长期性和艰巨性的特点,京津冀地区2020年PM2.5下降40%,关键在河北,因为工业大头在河北,需要进行能源大改革……

而不仅是京津冀地区,不仅是河北省,对所有期待“过去的寻常风景蓝天”的地区的公众而言,他们同样期望,类似的尽管过程艰难、但仍亟需大力推进的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能在既明确时间表、又明确具体目标的情况下,一步一步真正地“落地生根”。尤其是对像河北一样生态环境质量堪忧、一样 “短时间内很难实现产业和经济转型”的地区而言,更应以此为鉴、仿而效之:期待2016,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同呼吸,共命运”,为了“过去的寻常风景蓝天”,为了孩子、老人和所有人的健康,请用行动践行诺言,用结果回应期待。

(本文经作者授权发表百家,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长按或扫描以下二维码订阅微信公众号 maisixiang1,成为整百订阅用户,将获赠一本我的签名本新书《摸着历史过河》。礼物都准备好了,就等你出手了。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