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童话系列:奇人怪胎+虐心奇遇+配角丰富+背离原著

一句话总结:从此他们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了。这就是白童话,它的成功模式就是:完美人物+梦幻色调+主角精神+忠于原著=白童话。

与以往不同的是,在巴以地区盛行的童话故事的国度里,这一次为我们讲述新童话故事,即现在泛指的黑童话,讲述者是美国电影导演大师--蒂姆·伯顿。蒂姆·伯顿慧眼识中英国作家查尔斯·路德维希·道奇森在1865年出版的儿童文学作品《爱丽丝梦游仙境》,通过剧本再绘,配以其年轻时在迪士尼的动画师的职业背景,充分运用高清分辨率摄影设备,结合妙趣横生、捧腹幽默的故事情节,倾力打造一步充满奇幻色彩的3D大片呈现在观众面前。

回来故事本身:爱丽丝梦游仙境讲述的是以女孩爱丽丝为主线的一次奇幻之旅。在她20岁的生日到来之前,爱丽丝一直被同一个噩梦所困扰。直至她生日那天在聚会上看到了一直身穿马甲的兔子,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爱丽丝跟着兔子跌进了树洞,来到了一个与地面世界截然不同的“地下世界”。

惊讶不已的爱丽丝以为自己还在梦中,直到遇到了一些奇怪的朋友们后,善良的人民祈求爱丽丝能协助“白色皇后”,共同打败了邪恶的“黑桃皇后”。生活在地面世界的爱丽丝正是因为这样一场“地下世界”的奇遇收获了很多的小伙伴,并且战胜了自己。

这一次导演蒂姆·伯顿为我们带来的是一部黑童话故事。大大颠覆了之前的白童话叙事模式。爱丽丝2这里提到一个对比词语:黑童话VS白童话。

为了更好的阐述对本片,经历从白童话渐变到黑童话,逐步搬上荧屏这一转变的原因以及背景做深入探讨,所以先对这两个名词做出解释。先说大家童年印象中都熟悉的童话故事,如:“小红帽”、“白雪公主”、“灰姑娘”、“莴苣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等,虽然人物角色和环境描述各不相同,但是所有的故事的情节铺排和结局设计大多都是一样。

一句话总结:从此他们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了。这就是白童话,它的成功模式就是:完美人物+梦幻色调+主角精神+忠于原著=白童话。而在好剧本严重缺失的好莱坞以及好莱坞以外的编剧圈里,改编文学作品已经成为普遍的风潮。可是电影院的观众已经不满足于心灵鸡汤,平铺直叙的白童话叙事了,那么编剧们总要折腾出一些与众不同的口味来治愈,这是黑童话出炉的第一步。

那么黑童话真的就是编剧胡编乱造的么?事实证明,在老版1812年的《格林兄弟》里,格林兄弟将行走在街巷中听来的民间传说加以记录和整理后,发行的书籍在之后一些传统的国度是被束之高阁的,孩子们只有到了一定的年纪才能观看阅读,这大概就是现在的限制级的雏形了。在该书籍中,公主也有血杀八方的凶狠、爱上父辈的乱伦、一脚踏几船的失贞。完全颠覆了之前的主角形象。之后这些被省略掉,被一笔带过的故事被这些编剧挖掘出来加上自己的整理,创造出了一个新派系:黑童话派系。

电影范畴的经典作品就有:“怪物史莱克”“小红帽”“潘的迷宫”,到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爱丽丝梦游仙境”一样讲述的正是这个模式:奇人怪胎+虐心奇遇+配角丰富+背离原著=黑童话。

好事者说:这是一种恶搞。俗话说:黑猫白猫,能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同样于童话,用这样一种诙谐风趣的恶搞,来调剂平淡的生活未尝不是一条出路。如何搞出风格,搞出水平,搞得脱离了低级趣味就是一种成长。当然,我们必须带着严肃的态度恶搞。

我们并非反对和平幸福,真善美的故事永远都是主流。只是编剧赋予了主角更平凡更接地气的出身,增添了配角的独立人格,更加拟人化的让它们在故事里面穿行。善良的白雪公主也有拿起兵器统领军队的那一刻,邪恶狠毒的后母皇后也有脆弱可怜的一面,配角七个小矮人也终于有自己的名字和性格了。

这是黑童话赋予角色更饱满的人物性格,再将它们推至和现实社会有隐射涵义的事件中,在痛苦中追求幸福,在哭泣中面向笑容,在分离中盼望团聚。而不是一味的猎奇,无尺度的恶搞。譬如探讨关于继母皇后与王子是否有私情,睡美人的作者是否有恋尸癖等无异于完全背离了黑童话的初衷。

太极生两项,一黑一白,白中显黑,黑中见白。童话故事,最后,都是给予我们对生命的向往。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