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小企鹅关于电影的蓬勃野望

要想把人和电影连接起来,IP只是小企鹅打开电影之门的一个金钥匙。

【时间线君注】本文首发《时间线》百度百家专栏,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作者:李芳

“腾讯做过很多重要的发布,而此时此刻,我依然感到兴奋和激动,因为这一次我们要尝试的是‘电影’——从120年前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咖啡馆放映《火车进站》开始,电影就是人类最绚烂的创造之一。”

9月17日,腾讯影业品牌正式发布,作为腾讯的全资子公司,与腾讯游戏、腾讯动漫、阅文集团共同组成腾讯互娱全新的泛娱乐业务矩阵。至此,腾讯互娱版块上的最后一块拼图终于完整地拼上了,鹅厂娱乐帝国雏形初现。

腾讯影业CEO程武一上场就说出了开头那段听起来情怀饱满的话,基调不可谓不高。讲真,相比于其他进军电影行业的互联网公司,现在的腾讯完全有底气表达自己的“野望”。

这个来源于日语的词大意是“不切实际的野心和欲望”,在国内科技圈流行起来完全是由于跨界做手机的老罗。当前,互联网公司涉足电影界的做法和处境,甚至与老罗的遭遇有异常相似之处,“它非常难得地精确对应了别人眼中的我,和我眼中的我,只是一个是负面理解,一个是正面理解”;同理,它非常难得地精确对应了传统电影公司眼中的腾讯,以及另两家同样进军电影行业的互联网巨头眼中的腾讯——然而他们对于腾讯影业的理解是否正负分明,还要看企鹅到底是怎么个玩法。

好奇而谦虚的“初学者”

总体而言,腾讯影业从品牌Logo和商业模式上都传达出了一个对新世界充满好奇心、同时又谦虚友好的初学者形象。

比如,腾讯影业的Logo是酱紫的:在几乎全黑的场景中,一只小企鹅站在两扇刚刚被推开的大门前,虽然还看不清门里有什么,但由内而外放射出的光芒令人炫目。不难看出,这个发光的大门其实是一个大写的字母“I”,根据程武的解释,它有多重寓意:

“I是我,代表着每一个观众的参与;I是IP,凝聚着被市场验证过的情感共鸣;I是idea,展现着创意的自由聚合;I是Internet,象征着互联网的连接;I是Interactive,揭示着更加强烈的互动体验趋势;I更是Imagination,标志着这个充分绽放想象的时代。”

这六句话形象地表达了腾讯影业强烈的互联网属性:重视IP、创意、互动和连接。说到底,它们带有强烈的腾讯特色,要知道小马哥的口号是要“连接一切”。在这里,“I”大概就是要负责将电影和人连接起来,这是它的初心,同时也是无需遮掩的野心。

尽管如此,这只刚刚诞生的小企鹅还是在极力表现自己的友好和谦虚,特别是面对传统电影行业。故事还要从已在江湖上流传许久的互联网与传统电影行业之间的“恩怨”说起。

去年,博纳影业的老总于东在去年上海国际电影节上一语惊人:“电影公司未来都将给BAT打工,未来中国的影视集团只有三大,那就是BAT影视集团。”此话事出有因,彼时国内三大互联网巨头BAT纷纷以各种形式布局电影行业。

阿里“爸爸”马云财大气粗,斥资62.44亿的金额收购文化中国传媒近60%的股份,并把李连杰、王家卫、陈可辛、周星驰等业界大腕招致麾下,同时推出了电影众筹业务娱乐宝,看着也着实风生水起的。而百度也借旗下爱奇艺之名以电影众筹的方式“杀”入了电影圈,去年许鞍华执导的《黄金时代》和赵薇执导的《致青春》就是其首批试水影片。同时,腾讯也推出了名为“为虎添翼”的电影计划,电影业务也正式成为腾讯互娱的四驾马车之一。再加上乐视、优酷土豆等视频公司也都摩拳擦掌,传统电影行业开始被一股互联网的幽灵笼罩。

互联网公司擅长造风口和热词,如一贯所向披靡的“互联网思维”。当互联网思维以破竹之势“入侵”到电影业,掀起了轩然大波。继而,大数据、IP等热词也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电影人的语境里。于东的那句名言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说出来的。无论电影行业如何历经百年辉煌,在由科技推动的历史车轮之下,想要继续发展还是要拥抱互联网,或者说把互联网看作一种工具和思维方式纳为己用,也就是变被动的“互联网+”为“+互联网”。

至于为何传统电影行业的人士会因互联网的风靡而感觉受到“侵犯”,大概主要是出于对互联网公司不懂电影的担忧,并夹杂着对未知事物的恐惧,以及些许发自内心的专业骄傲。毕竟,电影首先是光影的艺术,而非一堆01010101的代码。

在腾讯影业当天的发布会上,程武巧妙地化解了这种可能被人放大的的对立和尴尬:“从去年开始,我经常会听到关于电影公司未来是否会给BAT打工的讨论……但如果认真的说,我会觉得真正的趋势是互联网开始给电影产业打工。”

在这一观点的背后,其实是腾讯影业针对互联网思维如何影响传统电影行业所进行过的理性思考:一方面,越来越多的网络文学、网络动漫正在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并取得成功;另一方面,依靠大数据对网络文学、动漫的用户洞察的支持,为电影创作提供更加具体和现实的决策辅助,完全是可以预期的。

这样是不是听起来顺耳多了?更何况,腾讯去年的时候就表达过要把电影制作交给专业的人去做,至少从态度上寄予了电影专业人士充分的尊重。今年,腾讯影业实践了这一“承诺”,具体就体现在其下三个电影工作室的构建上。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IP!IP!IP!

是的,IP仍然是重中之重。对于腾讯影业而言,它拥有天然的海量IP资源库,即腾讯互娱的动漫、游戏、文学三大版块,而挖掘IP的方式是成立三个独立的工作室,即大梦电影工作室、进化娱乐工作室、黑体工作室。

大梦工作室由曾任万达影视副总经理的陈洪伟负责,著名的《十万个冷笑话》大电影和《滚蛋吧!肿瘤君》就是他在万达期间所主导的制片项目;进化娱乐工作室,由执导过《熊出没》系列影片的刘富源负责,他执导过《熊出没》系列影片,也是动画形象“光头强”的创造者;黑体工作室由执导过许多合家欢电影的陈英杰负责,《洛克王国》大电影就是由他主导并推进的。

从内容和类型上看,这三个工作室分别对接腾讯互娱动漫、游戏、文学这三个领域,各有侧重,也都公布了各自的项目改编计划。

例如,大梦工作室目前有三部动漫IP改编计划,即《我叫白小飞》《狐妖小红娘》《山河社稷图》;进化娱乐工作室目前有四部游戏IP改编计划,即《QQ炫舞》《QQ飞车》《天涯明月刀》《洛克王国》系列;黑体工作室也有四部文学IP改编计划,即《木兰无长兄》《回到过去变成猫》《从前有座灵剑山》《择天记》。

是不是眼花缭乱?是的,恐怕真的会令传统电影行业里苦求好剧本的制片人们羡慕嫉妒恨。更重要的是,这些计划被陆续搬上大银幕的IP互联网属性都特别明显,还培育出了一大批粉丝,是“粉丝经济”模式的实验重地——内容、粉丝、收益,这简直是一个天然就完整的盈利链条,难怪电影圈变得人人都言必称IP了。

其实这个热门词汇的源头也是互联网公司,也像“互联网思维”一样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一度成为被传统电影行业口诛笔伐的对象——冤枉吗?

可能冤枉,因为IP本身是一个没有任何倾向和主观色彩的词,其原本的意思是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作品,特别是文化创意类作品。影视文学动漫恰好是其题中应有之义。而在传统电影行业对好故事的渴求迟迟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IP一词乘着互联网的东风落地生根了。

至于电影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言必称IP的呢?这个时间点真的不好说,但显然互联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些作品生于网络、长于网络,并主要由网络粉丝来推动发展,局外人似乎难以参透其中奥秘。

当改编自同名动漫《十万个冷笑话》的大电影票房口碑双丰收的时候,人们对于IP的推崇达到一个小高峰。然而,打着“超级IP”旗号的《何以笙箫默》却并没那么幸运,票房虽然破了2亿,却被骂烂片。对于电影公司而言,票房的意义一定大于好评,但要打造一个成功的IP,显然二者同样重要。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十冷》大电影还可能接着往下拍,而《何以》却必然不可能出现后续。

你可以称这种神秘现象为“IP迷思”。企鹅的IP资源优势明显,却不一定能够摆脱这种“迷思”,毕竟电影是一个链条太庞大的产业,每个环节都有可能导致最终的失败——任何一种失败,票房惨淡,恶语如潮,甚至有可能根本无法上映,最坏的莫过于项目中途流产。

关于IP的真正价值,此次《爵迹》与腾讯影业进行全平台合作的郭敬明的观点算得上是“超群”了。他认为,IP就是一个金字塔,“所谓的IP,一定是从头到尾非常完整。它在定位的最初就已经决定了它整体的体量,所以它的每个环节都相辅相成,并不是一个割裂存在。”

对于刚诞生的腾讯影业而言,资源只是一个赢在起跑线上的先发优势,而更加关键的优势应该是它天生的互联网基因。这就又回到了起初腾讯影业对品牌Logo作出解释时的意气风发:重视IP、创意、互动和连接。要想把人和电影连接起来,IP只是小企鹅打开电影之门的一个金钥匙。

门后是什么?就像程武说的:“站在这扇面向未来的大门之前,我们不由自主去想,未来到底会怎样的趋势,腾讯影业将和大家一起做点什么。”

✪《时间线》电子版杂志2015年9月刊已经面市,时间线君带你进入美好飞行新时代!请上多看阅读免费下载。更多精彩,请关注微信公众号:「Timelinem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