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证人》:眼见为实,心触为情

杨幂并未强调失明状态。她不会每个镜头都让你第一时间意识到她是个盲人。这样的处理可能不太抢眼,可是却能更容易让角色和其他角色互动。

文/满囤儿

由于没有审查的限制,韩国电影人很喜欢拿制度缺陷说事。《盲证》原本出发点,便是盲人能否作为司法上的目击者。其中警务领导对女主人证词的懈怠正是全片的矛头。至于那些凶险的打斗,都不过是对商业市场考量的结果。可以说,在观众看什么和主创说什么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遗憾性偏差的。中国将其改编成《我是证人》的时候,去掉了对制度质疑的诉求,将自己所讲与观众所求更加统一起来。如果说韩国原版在反思“眼见为实”,那么中国新版则是在讲述“心触为情”。

韩国在类型片创作上一直遵从好莱坞标准。主人公的戏份往往高度集中,配角则普遍标签化、功能化。中国电影人受导演中心制影响颇深,即便是如今类型化和工业化的大势无可撼动,在具体创作时依旧喜欢在每一个人物上下功夫。此次改编,我们能看到中方编剧做得最多的便是将配角赋予了“故事”。刘芮麟饰演的女主弟弟,和朱亚文饰演的杀手,角色背景都比原作中的丰富多了。再加上两位的精彩演绎,让观众能更加清晰第把我他们的人生与悲剧。

配角设定的丰富,让杨幂的粉丝们揪心了。要知道原作可是给女主演金荷娜带来了两座影后桂冠呀。如今配角演活了,会压缩杨幂的表演空间吗?毕竟粉丝可都盼着她拿影后呢。看过全片后我们终于眼见为实,中国版的女主角的确比原版的戏份要少,尤其是其对警察梦想的执着,在影片后段没有足够的照应与提升。可是由于两位主要配角的丰富,女主和他们俩之间的对手戏,便在单纯传递剧情信息之外,附加了情感信息的传递。

金荷娜能拿影后,在于她对“失明”这一特殊状态的准确把握。可也正是她的失明状态很突出,才使得这个角色自始至终很有隔离感----她始终是在自己的世界里。杨幂并未强调失明状态。她不会每个镜头都让你第一时间意识到她是个盲人。这样的处理可能不太抢眼,可是却能更容易让角色和其他角色互动。而本片比原作好的一点,正是在角色心与心之间的碰触式互动上走得更远更细。杨幂这次就像是团队竞技中的一个选手,为了团队成绩更好,稍微遮掩了一些争取个人荣誉的锋芒。

其实《我是证人》的一个大惊喜来源于偶得。原作男女主人公在外形上有明显的年龄查,所以在两人开始互助后,情感状态很自然就向姐弟情发展了。可是杨幂和鹿晗在外形上的视觉年龄差却并不那么明显。于是当男女主人公刚开始接触的时候。观众会一度误会两人要发展出男女恋情。尤其是鹿晗还有一两次挑逗杨幂的小戏,八成会让众粉丝发自内心的尖叫吧。经此小波澜后,两人还是更合乎情理地走向了姐弟亲情。毕竟在中国价值观众,心与心触碰后,是一定会生情的。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