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和酷派结婚,进洞房的却是乐视

当奇虎360、乐视这些互联网公司开始对手机这个“入口”倾注心力,便引发了对酷派背后的供应链体系的争夺。

“我这个人从来不说大话空话不吹牛逼,我说了的事情一定会做,不惜代价,不计成本,宁可玉碎,同归于尽,所以我说了,谁拦我做手机我就干死谁,这不是威胁,更不是恐吓,我说了就会做到,至于有人扬言要弄死我,我一直等着呢。”

2015年9月6日晚,奇虎360(NYSE:QIHU)董事长周鸿祎在他的微信朋友圈里发了上述信息。

第二天,奇虎360宣布,由于酷派(香港主板上市,股票代码2369)违反了双方成立手机合资公司奇酷时签订的不竞争条款,引入了跟360手机业务有竞争关系的乐视作为第二大股东,要求酷派按照协议规定,购买360在奇酷中所持有的全部49.5%股权,总价约14.85亿美元。

此后,酷派高管在网上公开跟周鸿祎打起了口水战。目前双方均暂停了网上论战,拒绝接受媒体采访。

这件事的起因是,2015年初,奇虎360花了4.5亿美元,跟酷派组建了一家手机合资公司“奇酷”,其中酷派控股,360持股49.5%。双方约定酷派不能跟360竞争对手合作。但没过多久,乐视就成为酷派第二股东,花了大约3.5亿美元,持有酷派18%的股份。

这不是周鸿祎第一次跟人打口水仗。早在2010年,360就和腾讯打过一场3Q大战。一位要求匿名的接近周鸿祎的业内人士对南方周末记者评论说,互联网圈内几乎没有人敢跟周鸿祎干仗,但酷派背后是一个南方供应链阵营。这个阵营发起的强势对抗一定是周鸿祎没有料到的。

“周鸿祎之所以如此愤怒,主要是因为他在手机上的押注很大,可以说这是他的再次创业项目。”上述人士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两家公司在广东相关政府部门的协调下,已经展开了谈判。9月16日,来自360内部的最新消息是,谈判已经接近尾声。双方各退一步,360默认乐视的入局,同时酷派加大对合资公司奇酷的支持。另外,360很可能进一步增持奇酷的股份,完全控制合资公司。

不竞争承诺

三方争议背后需要搞清楚的核心问题是,360对于酷派和乐视的股权合作,是否知情并明确同意。

周鸿祎动用了大约4.5亿美元跟酷派组建了合资公司奇酷,其中360占股49.5%。根据360上市的纽交所和酷派上市的港交所的信息披露,双方在2014年12月16日签订了认购协议,又在2015年1月9日签订了股东协议。其中,股东协议写明了不竞争认购期权和不竞争认沽期权的规定。

南方周末记者从360提供的这份股权协议书中,确实看到了相关的不竞争承诺条款。这些条款规定,以下两大业务只能由奇酷运营,酷派不能做两件事。

第一,酷派不能参与、服务于或帮助酷派电商之外的其他企业从事与注入业务相同、类似或相竞争的业务(地域限定为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和美国)。第二,酷派不能与任何人通过协议、合资或者安排的方式发行酷派股份给360方的主要竞争者。

协议规定,如酷派违反上述承诺,360方有权选择(按360方入股时价格的50%)买入酷派的股份,也有权让酷派(按公平市场价的2倍)回购其股份。即所谓认购期权和认沽期权。

根据协议,公平市场价应由双方共同选定的评估师确定。如果回购通知送达的30日内,双方未能商定评估方,则由各方分别选择一位估价师进行估价,最终由两位估价师的算术平均数确定。

北京安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王新锐对南方周末记者分析,像360和酷派这么大金额的交易,而且双方的股权比例如此接近,通常合同中都会有严格的非竞争条款,而且通过直接或间接转让股份的方式往往也是受到限制的。比如乐视入股酷派,间接持有了奇酷的股份。

所以三方争议背后需要搞清楚的核心问题是,360对于酷派和乐视的股权合作,是否知情并明确同意。

9月10日,乐视发表声明称,乐视跟酷派接触有2年了,并且投资酷派上,整个过程三方互相通气,一起协商达成一致,签协议前获得了当时双方的明确同意。作为奇酷的间接股东,也希望看到奇酷健康发展,愿意开放乐视的生态资源给奇酷,共同搭建智能手机的互联网生态系统。

“如果乐视和酷派有360知情并同意的书面证据,那就不违反协议规定。但如果没有这个书面证据,就有可能违反了非竞争条款。”王新锐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这一证据应该是书面的,口头同意的话,就需要去取证。另外应该是360、酷派和乐视等交易主体正式的书面确认,如果仅仅是几个公司老板的口头同意,并不符合法律程序。

上述接近360的人士对南方周末记者透露,周鸿祎之所以没有在第一时间提出认沽期权,主要是因为乐视入股酷派之前,为了取得周鸿祎的同意,酷派对360做出过一个承诺,即允许周鸿祎在合资公司奇酷中将股权增持到75%。另一个承诺是引入乐视后会继续支持奇酷的发展。但周鸿祎还没有完成这一增持,乐视就正式入股了酷派。而且周鸿祎认为,乐视入局后,酷派对奇酷的支持没有到位。

从玩票到全力以赴

这也是乐视和周鸿祎都想跟酷派这个线下渠道和供应链体系完备的手机公司合作的主要目的。

周鸿祎很早就开始做手机。小米1是2011年发布的,周鸿祎在2012年就发布了360特供机,但只是玩票心态。到2014年,周鸿祎才开始真正把手机业务当做一个战略方向甚至是自己的再次创业项目来做,是一种“ALL IN(全力以赴)”心态。

乐视做手机,有内容上的优势,周鸿祎做手机,有产品和营销的优势。但两家公司都面临供应链和渠道的短板。特别是供应链的短板,很难靠钱在短时间内打造出来,更多的需要时间积累。要知道,小米花费了几乎5年时间才基本解决产能爬坡的问题。

这也是乐视和周鸿祎都想跟酷派这个线下渠道和供应链体系完备的手机公司合作的主要目的。

上述接近周鸿祎的业内人士对南方周末记者透露,最早的时候酷派是希望周鸿祎能直接投资酷派集团,但周鸿祎认为,酷派的重心是线下,模式很重,而自己喜欢的是模式较轻的互联网公司,只愿意出资一起成立奇酷。

周鸿祎投资奇酷用了大约4.5亿美元。而根据360公布的财报数据,截至2014年9月30日,360持有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总额约为16.8亿美元。也就是说,投资奇酷,周鸿祎动用了公司几乎四分之一的现金。

对周鸿祎来说,要做手机的话,除了酷派,能选择的对象并不多。上述匿名业内人士对南方周末记者透露,最早周鸿祎想做手机的时候,找了很多公司谈,包括一加手机和格力,但这些公司都拒绝了周鸿祎。

对酷派来说,周鸿祎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产品感觉好,对于市场和营销又很擅长。在酷派的声明中也说,周鸿祎诚意十足。一位跟周鸿祎有过合作的业内人士对南方周末记者透露,周鸿祎擅长说服人,为了请来某个行业大拿,或者跟某人寻求合作,他会亲自到对方小区楼下一等就是好几个小时。

上述接近周鸿祎的人士对南方周末记者评论说,这笔交易对酷派来说很划算,在合资公司里,酷派拿出来的只是过去大神手机的团队和一堆库存,等于是甩掉了一个包袱。而且酷派还控股了合资公司。这一股权结构也为后面的争议埋下了隐患。

酷派转型之痛

乐视能给酷派提供内容资源和手机生态建设方面的经验,这对继续转型的酷派来说尤为重要,而这是周鸿祎给不了酷派的。

作为老牌手机公司,酷派在2014年之前过得很滋润,一方面靠着运营商的补贴卖手机,另一方面虽然小米等互联网手机品牌在崛起,但受限于产能问题,对酷派这些线下巨头尚未构成致命威胁。

但好日子在2014年戛然而止。这一年小米成为中国手机销量最高的公司,互联网手机公司完成了对酷派为代表的线下阵营的逆袭。同时,很多运营商在下半年应国资监管部门的要求,取消了对酷派等线下渠道的补贴。

为了应对这些变化,酷派在2014年做了三件事。一是产品从3G向4G转型;二是把销售渠道拆分成四个:作为运营商渠道的酷派、作为电子商务渠道的大神、作为零售渠道的ivvi及海外销售;三是引入奇虎360。

但酷派的转型并不顺利。酷派2015年的中报显示,公司上半年收入相比上年同期锐减41.2%。同时,酷派的手机出货量也在下降。

究其原因,一方面,酷派向4G转型了,但运营商并没有完全为4G做好准备,相反运营商减少补贴带来的冲击开始凸显。另一方面,互联网手机公司的冲击进一步加剧,特别是小米在2015年基本解决了困扰其多年的产能爬坡难题,过去指责小米是期货的线下手机公司都不再开口了。

财报显示,酷派将2015年的主要目标定位加强资本运作,打造酷派自己的移动手机生态系统。而有着同样战略目标的乐视,顺理成章进入酷派视野中。跟360一样,乐视做手机要补供应链和渠道的短板。

按照酷派方面的说法,他们和乐视两年前开始接触。只不过由于后来乐视老板贾跃亭身体不好,合作的谈判旋即搁浅。后来的故事便是360和酷派成立奇酷。

周鸿祎可能没有想到的是,就在酷派牵手360一个月后,即2015年1月,贾跃亭回归乐视,3个月后,乐视跟酷派的谈判开始继续推进。

2015年6月29日,乐视成为酷派第二大股东。而且只花费了大约3.5亿美元的代价,算下来比周鸿祎跟酷派做的生意要划算得多。

就在这个消息被酷派和乐视公告前几个小时,周鸿祎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发了一条信息:在我背后捅刀子试图screw我,我的原则是一定fuck回去。

按照酷派的说法,引入乐视,周鸿祎是事先知情的,并且三方老板坐在一起吃了一次饭,谈过这个问题,并达成过共识。

但从周鸿祎在微信朋友圈的发言来说,他至少是很被动地接受酷派和乐视在一起的现实的。问题是,周鸿祎为什么没有在乐视成为酷派第二大股东后第一时间提出异议?

对此,360的解释是,当时是合资公司要发布新手机,为了营造良好氛围,双方暂时搁置了争议。另外,这段时间周鸿祎做了委曲求全的努力,甚至可接受乐视成为第二大股东的现实,前提是酷派要做好奇酷手机。但360认为,这几个月酷派没有兑现其对奇酷公司的支持承诺。

周鸿祎给酷派两条路,一是分行李,彻底散伙,二是酷派拿出实际行动来支持奇酷。

上述熟悉周鸿祎的业内人士对南方周末记者分析,显然,周鸿祎希望通过公开矛盾,来逼迫酷派在专利、技术和供应链上加大对奇酷的支持。但该人士也认为,说到底还是商业利益在驱使酷派。酷派并非不想支持奇酷,酷派的苦衷在于资源有限。乐视是在集团层面成为酷派的第二大股东,对乐视的资源倾斜几乎是一种必然。

更何况,乐视能给酷派提供内容资源和手机生态建设方面的经验,这对继续转型的酷派来说尤为重要,而这是周鸿祎给不了酷派的。

______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