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wbone裁员,可穿戴设备厂商或提前洗牌

Jawbone裁员15%,可能就是个信号,可穿戴设备市场或许就要提前洗牌。当然,洗牌也是件好事,优胜劣汰,对谁都是件好事情。

Jawbone裁员,可穿戴设备厂商或提前洗牌

就在我们憧憬着可穿戴设备的未来时,有些可穿戴设备制造厂商却要裁员了,而另一些厂商则被收购了。

近日,总部位于旧金山的 Jawbone 已裁减约60名员工,占其员工总数的 15%,同时也减少了其在加州 Sunnyvale 和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等地的运营活动。

在2014年,英特尔收购了智能手表制造商 Basis Science;今年11月中旬,全球第三大腕表集团 Fossil 宣布斥资 2.6 亿美元收购可穿戴设备初创公司 Misfit。

有的裁员,有的被收购,我猜测,在可穿戴设备火热之前,可穿戴设备行业或许要提前洗牌了。

第一,现阶段,低品质、使用感受差的可穿戴设备一定会被淘汰。

虽然高价格一度成为可穿戴设备推广的绊脚石,但对于这种高科技的东西来说,如果太便宜的话,其品质、使用感受会有保证吗?可穿戴设备不同于智能手机,智能手机目前已经成熟,所以才会出现质优价廉的产品,而可穿戴设备却远未到成熟阶段。我们可以想一想耳机,优质耳机和低品质的耳机,使用感受天壤之间。我感觉,低品质、使用感受差的可穿戴设备一定会被淘汰,因为他们会影响可穿戴设备产业的形象。那么,以生产这类设备为主的厂商,有可能会进入被洗牌的行列。

前段时间,华为终端董事长余承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炮轰穿戴设备行业,说中国这个市场未来3-5年会有洗牌期,因为中国厂家有个特点,“喜欢一哄而上,海量低次、恶性竞争。”其实非但是中国,国外也是如此。

科技产品,正常的发展轨迹应是先高端、高价,然后再普及、低价、低端。电视、手机、电脑,无不如此,难道可穿戴设备要倒着来?显然不可以。

第二,互联网大鳄,会找捷径发展可穿戴设备,那么收购会是捷径之一。

我有位朋友喜欢说这句话:“在这个紧急的时代,输不起慢的代价。”的确,才短短几年,我们的生活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才几年,雅虎就江湖日下,而谷歌差点就成了老气横秋的公司。对于新产品、新理念来说,一步错过,就可能错过一个时代。所以,那些创新力不足的大公司,或者不愿意在开发上浪费时间的大公司,很有可能会展开收购行动。尤其是可穿戴设备的前景“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时候,很多互联网大鳄,会找捷径发展可穿戴设备,那么收购会是捷径之一。

之前,谷歌32亿美元收购Nest ,Facebook以20亿美元收购Oculus VR公司,他们的目的不言而喻;Fossil收购可穿戴设备初创公司 Misfit,就是为了抢占智能手表市场份额。今后,这样的收购还会继续。

第三,还需要经过时间、用户和市场检验的可穿戴设备,究竟哪种产品真正适合市场还未可知。

目前的可穿戴设备,在市场的推进纯粹是一种试探。这种试探,是建立在智能手机基础上的盲目性试探,缺乏目的性。尽管有消费理念先行,可这种理念还远未成熟。一切都是看上去很美,到使用上,则要面临实用价值的考验。之前,谷歌眼镜失败了,失败的原因很多,除了价格、法律和伦理方面的原因外,最大的原因就是没有实用性,并且容易引起人身体的不适,甚至会引发安全事故。我们只能说,谷歌眼镜理念上有些太超前了,而设计却没有跟得上理念的脚步。而微软的HoloLens,迟迟不能露面,想必也是顾虑颇多。

究竟哪种产品真正适合市场,还未可知。谷歌、微软、苹果这样的大公司撑得住,可以搁浅一些产品项目。但一些中小公司,怕是没有这个实力。

噱头太多,真正的实用产品太少,这是现状。但随着时间的发展,噱头最终会被淘汰。说实在话,对于某些产品,我感觉很可笑。你比如国内某厂商推出的某某魔境,99元的价格,我实在是无法想象其品质。

Jawbone裁员15%,可能就是个信号,可穿戴设备市场或许就要提前洗牌。当然,洗牌也是件好事,优胜劣汰,对谁都是件好事情。(首发startup114)

个人微信:jiangbojing-2014

微信公众号:jiangbojing2013,或搜索“姜伯静”,或扫描以下二维码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