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空间”迷雾

这些银色的大气球和飞艇,什么时候才能飞出迷雾?

文/《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李庭煊

2015年6月的一个凌晨,伴随着新西兰阿什伯顿凛冽的寒风,一个直径接近40米,造价超过两亿元的银色气球升入距地面21公里的高空。

完成环境、通信测试后,这台名为“旅行者”号的临近空间飞行器平安落地。与此同时,它也掀起了一场舆论与资本的风暴。

“太空”之下、“天空”之上的“临近空间”,这个地球上最接近繁星的地方,正被资本市场染成一片红海。物联网、太空旅游、环境观测⋯⋯在稀薄的大气中,人们仿佛看到了一片繁荣的未来“天空之城”景象。

但要实现这一切,不仅需要成百上千亿元的资本投入,更需要经历漫长的产品技术开发过程。这个资本市场眼中的千亿级产业,真能等到发光时刻?

升起的庞然大物

“旅行者”号落地后,在极短的时间内将它的创造者光启科学的股票推上高点,也将光启科学置身于社会舆论的焦点。而这场风暴的中心,是光启科学的“80后”CEO刘若鹏。

“包括‘临近空间’在内的深度空间开发,马上要进入如智能手机一样的大发展阶段,现在就差临门一脚。”刘若鹏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传统航 天产业只为如登月等少数目的开发,其研究成果很先进,技术很前沿。但因是在特定的环境中生产、使用,使得这些科研成果很难快速转入现有的民生产品生产链条 中,民众感知甚少。

而临近空间飞行器因造价较低,并可反复使用,与互联网、通信等技术结合,有广阔的市场空间与应用场景。

比如在太空旅游方面,光启正与上海一家航天座舱企业联手做实验,在确保乘客百分百安全之后,将着手推出太空旅游项目。

而在空中物联网应用领域,临近空间飞行器因不需要昂贵的地面发射装置,运营成本也低于卫星,前景广阔。

以北京、上海、深圳等特大城市为例,从公共基础设施到汽车、写字楼,都布满了传感器。这些传感器的数据如何汇总到一个平台上,是个大问题。而悬浮在空中的临近空间飞行器,作为数据平台有很大的优势。

除了领头羊光启,今年10月13日,由华丽家族控股的北京南江空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也宣布在内蒙古锡林浩特市成功试飞了临近空间平台“圆梦号”。

从公开消息来看,不同于“旅行者”号球形的身材,“圆梦号”是一个体积为1.8万立方米的巨大银色飞艇。

只不过,相比光启,华丽家族一直显得有些神秘而低调,在10月发布完消息之后就再无任何信息。记者多次试图联系北京南江空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但一直无果。

参与此项目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方面则表示,因为“圆梦号”是国家项目,无法安排记者采访参与“圆梦号”研发的专家。

概念超前的两大难题

尽管概念超前,技术神秘,但从资本市场角度看,当下的临近空间飞行器是成功的。涉及临近空间飞行器研发的光启、华丽家族、龙生股份等,其股票短时间内都进入了上升通道。

当然,由此带来的非议也不少。光启以往的营收数据并不好看,“南江空天”连成形的商业模式都没有公布。这也使得“临近空间飞行器”陷入了“炒概念”“圈钱工具”的漩涡中。

刘若鹏认为这并不是目前需要担心的问题。他解释,因为科技产业是个前期投入很高的行业,“超材料”、“临近空间飞行器”又都处于科学前沿,前期投入必然很大。

另外,光启目前的研发投入不仅在产品和解决方案,还在装备制造等领域。这些一旦形成产业规模,其价值自然会显现出来。

在他看来,目前临近空间飞行器以及同类的低空产品,在中国大中城市中遇到的最大发展难题,是空域审批。

记者了解到,2015年是我国低空空域改革年,全国有14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约33%的低空空域由过去的全域管制调整为管制、监视、报告三类不同属性的管理。

然而,这些放开管制的区域多是地广人稀区域。在人口稠密的城市,低空、高空监管并未放开。

而按照光启的计划,“旅行者”号飞行器将充当物联网数据平台,其必然会在人口汇聚的城市部署。

“不要说拿到审批了,其实现在这个到底归哪个部门管,我们都不清楚。”刘若鹏表示,在城市临近空间领域,还需企业、工业部门以及城市空间监管机构坐在一起,制定一个管理办法出来。

尚不确定的未来

比起空域审批更为严峻的,是整个临近空间市场捉摸不定的未来。

比如最近两年,美国IT大佬对类似临近空间飞器的空中信号覆盖系统热情不减,但实际行动却一直缓慢。

2008年,美国电视广播腾出700Mhz频段,后来该频段的使用权被叫卖出116亿美元的天价,其中谷歌出价46亿美元取得覆盖全美的C波段部分资源。

自此,谷歌便开始了它的天网计划。2013年6月谷歌公布了其气球网络计划,试图通过热气球实现偏远地区的网络覆盖。虽然当时谷歌雄心勃勃表示热气球已经可以留在空中100天以上,但直到今年年初,参与谷歌气球项目的工程人员仍表示,谷歌气球计划还是一个超大型谜题。

类似的谜题,美国脸书(Facebook)也在求解,只不过脸书依靠的是无人机。但目前来看,脸书的临近空间无人机也还处于局部测试和小范围服务阶段,真正大规模商用场景还未出现。

另一方面,在通信和数据网络应用场景中,技术仍在不断演进,传统设备厂商也正依托其遍布全球的电信设备,向万物联网的5G时代进发。留给“临近空间飞行器”来颠覆传统市场的空间似乎并不多。

刘若鹏也坦言,相比临近空间,近地空间的开发前景同样广阔。光启的更多项目、服务,未来将在近地面空间开展。

在不确定未来的背景下,临近空间里这些银色的大气球和飞艇,也还只是资本市场中一片闪着雷电的云团。或许,如刘若鹏所言,五年后是个更合适的时间,让我们理解临近空间飞行器,究竟能为我们带来什么。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