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O2O的生死与未来:死亡、煎熬、再生!

导读
•死亡率较高的领域则是餐饮、出行、社区、汽车后服务和美业。
•而各类O2O服务中,女性的使用频率也都相对更高,她们对于服务的要求也更为挑剔。

O2O怎么走?在前端,为用户提供便利,提升效率;在后端,痛过IT系统或供应链的改造,帮线下商户降低管理成本、提高运营效率。

12月24日,腾讯旗下企鹅智酷发布了《中国互联网年度趋势报告:解读变化最大七个行业》,核心主题是“变”,在资本寒冬中大批死亡的O2O成为报告分析的一个重点。

为何O2O公司成批死亡?

同质化严重、商业逻辑行不通,抓不住用户的真实需求、资金链断裂被认为是O2O死亡的主要原因。而死亡率较高的领域则是餐饮、出行、社区、汽车后服务和美业。

比如,上门厨师服务烧饭饭,没有找到盈利模式且厨师上门做饭效率太低,无法规模化。事实上,有“厨师上门做饭”需求的人群非常小,对大多数消费者来说,这是一个伪需求。而厨师提供的服务是非标准化的、众口难调,这是运营当中无法解决的问题。

而像车8洗车、呱呱洗车过等依靠补贴和低客单价吸引流量,但用户黏性低。以洗车为入口,之后转为汽车保养等高毛利服务的用户很少。上门服务本身的成本也很高,资金断裂后难以维持。且上门洗车服务同质竞争者众多,没有壁垒很难活下来。

合并潮是资本是推动

小的创业公司解散,有一定体量的公司则选择抱团取暖。O2O企业以持续的高额补贴获得用户的方式带来来严重的资本消耗,大部分O2O工资自身造血能力不足,导致业务难以持续。而不少公司背后共同的资本方成为来合并的直接推手。

2015年典型的合并事件包括滴滴快的合并、58同城战略入股赶集网、美团和大众点评合作、携程去哪儿达成股权置换交易。

合并潮造就了很多小巨头,而互联网领域真正的巨头BAT也陆续以不同的方式进入到O2O领域。腾讯以“互联网+智慧城市”战略布局。百度则向糯米注入200亿,并推动携程去哪儿的换股交易。阿里巴巴则复活口碑,整合线下资源。

O2O用户到底是哪些人?

不同的O2O服务在不同年龄层的渗透力也不同。餐饮、出行、旅游O2O的覆盖率最高,餐饮在20-30岁网民中的渗透力达到三分之二,而30-49岁的用户使用旅游相关O2O服务的频率更高。白领网民是O2O服务的重度用户,使用率达到87.9%。而各类O2O服务中,女性的使用频率也都相对更高,她们对于服务的要求也更为挑剔。

超过六成的网民认为O2O服务给生活带来了便利。但也有一半的网民认为,O2O产品和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在家装、旅游、车后服务等几个细分领域尤其明显。超过四成的网民希望O2O在反馈投诉渠道、服务质量和信息透明上能够有所改进。美业主要希望改进服务,而旅游则希望改进投诉渠道和评价机制。

2016年,O2O怎么走?

提供居家上门服务的泰笛创始人姚宗场认为,资金收紧会导致很多O2O公司倒闭或被合并,能活下来的都是能盈利的公司。这为活过这个冬天的O2O公司提供了广阔机会,将让这些公司成长得更快,有可能出现O2O巨头。那么,2016年,O2O公司该怎么走?

报告认为,首先要回归商业逻辑的本质,摆脱盲目补贴和烧钱的打法。核心是为传统线下消费者提供更好的在线解决方案,为传统行业提供基于线下服务的价值,而非仅仅为其集客和导流。在前端,为用户提供便利,提升效率;在后端,痛过IT系统或供应链的改造,帮线下商户降低管理成本、提高运营效率。

其次,大平台需要完成从流量到用户的转化。在变局之下,大型O2O平台一方面要提升转化能力,京东到家、饿了么、58到家等入口型平台,要从“获取用户”转向“用户运营”。

另一方面要打造平台之上的自营垂直服务,如58到家的家政服务,或者像饿了么配送一样切入基础服务环节。

而垂直类O2O则要用服务建立起壁垒。入口型平台格局已定,创业者从某个垂直品类切入,或能建立起自己的壁垒。随着市场回归理性,O2O业务中线上获客、导流能力的拼杀暂告一段落,对线下服务端的改造将成为重点,要提升服务效率和体验。重决策、重服务、高客单、可规模化特征,是垂直类O2O较为理想的切入点。同时,需要在规模、服务质量与成本之间寻找平衡点,控制扩张节奏。

(本文为企鹅智酷独立观点,整理人/老生)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