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和大众点评的这一次合并谈不上是抱团取暖,反而把待解的难题一次性曝光出来。
文/路北(微信公众号lubei2014运营者)
毫无疑问,对于美团大众点评合并的消息,一开始外界是拒绝的。即便经历过优酷土豆、滴滴快的、58赶集令人大跌眼镜的牵手,这一次赶在国庆假期最后一天的联姻,大众还是无所适从的。
除了“昨日还在市场上杀得分外眼红、今日却勾肩搭背”的老梗,这场合并之所以受到如此多的关注,更多的是外界反悟到王兴和他的美团无视一切的“傲气”和原来只是时机未到的幻象之间的极大反差。外界的普遍看法是,这次合体是资本寒冬下的无奈之举,是面对BAT在O2O领域发动的世纪之战的救命稻草,是取悦资本市场的新桥段。在看似和谐背后,一系列待解难题将让这起合并很难收尾。
相较于大众点评的张涛相对低调的印象,王兴算得上是摆上明面的一条汉子。从千团大战的血海中杀出生路,却在近半年来的新一轮融资中遭遇资本的闭门羹。随这起合并一起拆散的,除了美团的“铮铮铁骨”,还有创业的气度。
如果只是根据美团8月在华尔街路演中的折戟,就断定这起合并是O2O行业的抱团取暖显然并不成立。百度拿出200亿投资糯米,阿里巴巴掏出60亿元打造“新口碑网”,近日又抛出10亿元邀请消费者带动线下店铺上网。毫无疑问,中国O2O市场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过冬的说法自然过于牵强。
表面上看,美团和大众点评的牵手将加强双方在市场上的话语权,也会提高双方面对资本方时的底气,但这场“欢喜冤家“的牵手,反倒是要害的集中暴露。
合并从来不是和风细雨,更多的是残酷的生杀予夺,首当其冲的是队伍的人心惶惶。根据此前美团披露的数据,截至今年 6 月底,美团的员工数为 1.5 万,全年将超过 2 万人,加上大众点评年初公布的7500员工总数,两者合并之后,首先要面对的将是一支近3万人的员工队伍。要知道,阿里巴巴位于杭州余杭占地近400亩的西溪园区,也仅仅只有1.2万员工,如此大体量的员工的人力成本,尚在亏损的两家公司如何承受?
正如外界所解读的那样,两家公司合并后员工的数量甚至超过了阿里巴巴,比它的主要竞争对手百度糯米和新口碑网加起来还要多得多。3 万人是 BAT这种体量(收入和利润、产业辐射面)的巨头才能支撑起的员工数量。背负如此重的人力成本,合并后的新公司背后的风险可想而知。更关键的是,这样的人力负担是任何一家投资机构面对每月大额亏损的公司万万不能接受的事情。
难怪在谈及这起合并时,许多业内人士说到,首要的一件事就是裁员。
除了普通员工必须面对裁员的内心惶恐之外,管理团队的动荡必然会发生更深的裂变。王兴与张涛,作为两家公司的创始人,如何共处将成为终极难题。过往太多案例告诉我们,联席CEO只是过渡时期的摆设,总有一人会出局。按照市面流传较广的5:5换股合并来看,谁将掌舵新公司还未可知,但是很快将水落石出,届时不可避免的将是人员清洗。美团和大众点评的大将干嘉伟与吕广渝也有一人极有可能随之退出,其麾下骨干也极有可能出走,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销售地推的磨合是排他的,这批骨干的流失将让新公司的市场份额受到威胁。
伴随这起合并形成的愈加浓厚的从上到下的人心惶惶,势必会在本就或多或少受到影响的团队士气内部形成分裂势能,从而对新公司团队产生更深的伤害。
更要命的是,即便是双方再三强调两者关注的领域不同,但是打开美团和大众点评,还是能直观地发现大众点评和美团如此多的雷同:点评有的,美团都有;点评没有的,美团也有。两者的合并,除了给资本市场一个体量更大的要钱剧本,看不出实质上的合并增量。
员工“军心不稳”、市场重叠会放大此次猝不及防的合并背后的隐患。两者的市场接近,采取的市场策略有异,合并带来表面上更让人放心的市场地位,却恰恰掩盖了员工队伍的内心惶恐和杂糅后的市场策略的不知所措。正如《狂蟒之灾》中的桥段,“交配的时候总容易被攻破”。表面上的最安逸的时候,实际上却最危险。
如若选择在合并的磨合期间,抓住双方员工对各自原有的市场策略并不知悉的弱点,百度糯米发动声势浩大的攻击战,对尚忙不迭代地做整合的美团和大众点评而言,无异于把自己的弱点全方位暴露给对手,给对手最合适的打击时机。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美团与大众点评的合并,算是美团与阿里巴巴的彻底决裂,对大众点评只是自己阵营中普通一员的腾讯而言,也并未做好消化这个外来的臃肿“胖子”的准备,如若两家公司合并后果真“皈顺”腾讯,也看不出它和京东的地位有何差别,而后者至多是在微信开个端口罢了。
因此,美团和大众点评的这一次合并谈不上是抱团取暖,反而把待解的难题一次性曝光出来,留下来的隐患可能会改写O2O行业格局,谁是最终赢家值得期待。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及时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