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不再新,正在走向黑公关深渊

虎嗅今天在新三板挂牌了,但伴随的几乎没有祝福,而是对其发展模式的一片质疑之声,各路曾经给虎嗅贡献无数优秀内容与流量的自媒体纷纷站出来声讨虎嗅黑公关。而今上市之时,再次回顾虎嗅上位之路,令人唏嘘。

虎嗅今天在新三板挂牌了,但伴随的几乎没有祝福,而是对其发展模式的一片质疑之声,各路曾经给虎嗅贡献无数优秀内容与流量的自媒体纷纷站出来声讨虎嗅黑公关。而今上市之时,再次回顾虎嗅上位之路,令人唏嘘。

2013年1月,一篇名为《暗黑微博史:一个已离场的草根微博大号回忆录》在科技博客上虎嗅一跃而起,潘越飞意气风发从浙江到北京发展,当然如今已淡出媒体圈专注于产品和内容。而虎嗅则在尝到甜头之后,形成独特模式杀出重围,成为科技新媒体中的佼佼者。而如今虎嗅再次与微博干上,让我们不得不想起老派电视剧中周而复始的江湖恩怨与无休无止的复仇。

虎嗅的出现,伴随着新一代科技媒体人夺取媒体权利的过程。媒体权利是在新技术不断涌现中交接的,当媒体适应了用户在新技术背景下的新消费场景,就能获得接下来的主动权。而虎嗅则抓住了各垂直领域一批会写字的人,把原来媒体流于形式的八股文整个变成有态度、充满个性与自由的思想流淌。

所以,虎嗅的最大贡献就在于聚集了一批有想法、有观点、敢表达、充满个性的新兴自媒体人,现在这批人也正在影响着科技内容生产、分发、营销、公关等领域,而自媒体发展伴随微信公号、百度百家、微博、头条、搜狐等的纷纷入营,已经让在黑暗中摸索传统媒体转型的力量开始进军新媒体,正规军的入侵又开始形成全新的科技媒体格局。传统媒体正规军与野蛮生长的自媒体交相辉映,共同造就科技新媒体近两年的火爆态势。

虎嗅面临的尴尬是,自己捧起来的自媒体人纷纷倒戈其他阵营。如果说微信公号不算直接竞争对手,百度百家、今日头条和搜狐等渠道也获得了大量自媒体人的青睐,更值得一提的是,这更像是虎嗅咎由自取。因为不少原来在虎嗅投稿的作者纷纷指责虎嗅只选择“自己需要”的观点,对自身没有利益关系的稿件找各种理由不予通过,甚至在笔者写这篇文章时,仍有不少自媒体人在吐槽虎嗅当婊子立牌坊的作为。而有些此前元老级别的自媒体还经常通过微信朋友圈将撕X公开化。一个曾经是“希望之星”的科技新媒体已经沦为黑公关肆虐的聚合地。

打着理想主义旗号起家的虎嗅,无可避免沦为黑公关聚集地,随之而来的自然是虎嗅影响力的渐弱。虎嗅在形成自媒体圈的同时,其他方面并无太多进展。依然沿用着“有逻辑的黑稿-保护费-公关”这条路数,持续复制到众多企业。一度活跃在虎嗅上的自媒体人葛甲曾发布文章称,"虎嗅的黑稿太多,几乎每个知名企业都会受到其骚扰,最有名的一次是盛大文学的侯小强向虎嗅开炮,再之后是虎嗅与新浪微博发生的战斗,这都是玩炸了的”。此外,文章中还提到虎嗅曾发布过关于苏宁、携程以及邓亚萍的负面黑稿。“虎嗅相当于一个被包装出来的明星,明星本身是很少碰钱的,经纪人去收钱。虎嗅黑了企业之后,没多久其经纪人就会找上门去要钱。”

“当婊子立牌坊”反映了虎嗅焦躁的内心与不清晰的发展思路,但更大的挑战则来自于其财务表现。从虎嗅提交的挂牌材料来看,自2014年期,整合营销收入就开始超过广告发布和线下活动。所谓整合营销,其实就是公关业务,虎嗅凭借自身平台影响力和对自媒体作者得控制力做公关业务。但是从这方面收入来看,2015年1月-5月仅270万,着实不怎么样。从报表还可以看出,蚂蚁金服全资子公司云鑫占股15%,结合此前葛甲先生以局内人对阿里入股准确的猜测,更加做实虎嗅公关业务的思路。但虎嗅仍然是长袖善舞,连提交挂牌材料的稿件都写得非常棒。虎嗅自己永远是娇滴滴的、傲娇的小公举。

如何讲出新故事是虎嗅上新三板以后面临的最大压力,一旦资本层面不认可其发展思路,那就不是在媒体圈三天两头装可怜能解决的问题,而是关系到其生存问题。笔者为虎嗅感到惋惜,毕竟虎嗅曾经是一呼百应、科技观点汹涌澎湃的竞技场,如今却又在旧思路上苟延残喘,时不时蹦跶出来喊冤,这实在不是一个新媒体排头兵的做派与气度。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