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你信,微信自导自演的营销大戏,这你也信?

微信有何动机,又有何必要冒着如此大的风险再获得多一点点的曝光?

每一次社交媒体上刷屏的公关事件之后,总会有一群人出来言之凿凿地告诉你,这事从头到尾都是涉事者自导自演的一出戏,他们就是为了骗曝光。昨晚,这一幕又上演了。

Part1 从故事到事故的网络蝴蝶效应

昨晚“我和微信的故事”在短短几个小时内演变成了一场事故,从微信公开课的预热小游戏到全民刷屏的社交话题,转眼之间又成为一个“盗号”、“骗钱”的病毒。张小龙在今天上午的演讲中提到,百万级用户在听信谣言后开始解绑银行卡,甚至一度导致服务器崩溃,解绑、提现失败,引发新一轮的恐慌。高度发达的网络让蝴蝶效应的发生缩短到几个小时。这也成为2016新年伊始,微信第一次大规模的公关危机。

然而昨晚十点多,微信官方还在为辟谣忙得焦头烂额的时候,就有人站出来说这就是微信的一次自我营销,并且分析得貌似有理有据,颇能自圆其说:

他们(这群人喜欢称自己为“公关狗”、“营销狗”)从营销的角度将整个事件描述成为一桩事先策划好的教科书级营销案例:

第一个阶段,微信故意将H5的链接限制在微信公开课的小群体内传播,制造稀缺感和优越感,等这个小群体的人玩上手之后传播到朋友圈,引起更多人追问链接,成功预热;

第二阶段,等传播越来越广泛,成为刷屏级热点的时候,再放出事先安排好的“谣言”,引起用户恐慌,然后是接力转发求证或是提醒朋友小心,二次刷屏;

第三阶段,连谣言都人尽皆知之后,官方再次出面辟谣,让声明形成第三轮刷屏。

这关注度、这曝光量,简直是公关天团的大手笔啊!如果官方辟谣不及时,这群人中的第二梯队将抛头露面:这个成功的事件营销据说是我一个朋友的朋友的团队做的,甚至有人故作低调隐晦地声称就是出自自己之手。

Part2 你真以为曝光就是一切?

预热、出街、刷屏、辟谣、补偿,这个套路,连广告、公关、营销行业外的人士都耳熟能详了,就在过去的2015年,滴滴专车黑Uber的海报出街引起轩然大波之后我们见到了,优衣库试衣间事件登上热门话题榜之后我们又见到了。

似乎每一次偶然爆发的话题事件都是高人幕后操纵的结果,似乎每一次无论低俗或是无底线的品牌曝光,都有人受益,都是受益者有意为之的预谋。在这群喜欢自称“公关狗”的大脑中,曝光即是一切,不择手段,不计成本,不讲后果。

不必分析他们的动机,因为动机无法摆上桌面,也难以验证。值得深思的是这个群体的思维方式:曝光即是一切?

从品牌建设上而言,认知度确实非常重要,但另外一个维度,叫做美誉度。

在传统的营销逻辑中,认知度排在美誉度之前,如果有更多人知道,按概率计算,理所当然的会有更多人购买、使用、达成交易。因为同一款产品用户之间对彼此存在认知的缺失,交流心得并不是经常发生的事情,美誉度影响有限。但在商业流通不畅的前现代社会中,基于熟人的小范围社交网络,已经让商家开始注重自身的信誉和口碑。

在新媒体时代,美誉度相对于认知度的重要性实现逆转。以我们最为熟知的小米为例,被称为小米成功七字诀的“专注、口碑、极致、快”,雷军已经认识到口碑借助社交媒体的链式传播,可能实现的爆炸性影响力。在消费决策中,基于口碑而非知名度的决策行为成为新时代的常态。

在更底层的逻辑上,这个时代已经没有独此一家别无分店的产品,每个品牌所能提供的产品或服务都有很多竞争对手,给用户造成良好印象比让更多人知道,成为更加迫切而现实的问题。

曝光即是一切吗?这只是陈旧思维方式的惰性造成的误区。

Part3 对于微信而言,这是不折不扣的公关危机而非品牌宣传

围绕着“我和微信的故事”至少有三轮刷屏:H5本身,谣言,辟谣。每一轮带来的曝光量估计都达到上亿级别。如果是一家刚问世的新产品,或者刚创业的小公司,那么任何一轮的曝光量都足以让它成为爆款,吸引风投无数,舒舒服服地度过接下来一年的日子。

但是,这事发生在微信身上,性质便截然相反。

如果不出预料,在下个月腾讯将公布的微信2015年财报中会宣布微信月活用户达到7亿,这意味着半数以上中国成年人都是微信活跃用户。而且在今天上午微信公开课Pro版现场,微信官方还公布了一个数字:微信公众平台日PV达到30亿。

此次事件带来的曝光量在微信每天的海量曝光中简直不值一提,但现实的负面影响却是入骨之痛:百万级用户解绑银行卡!而对微信支付安全性声誉的隐形影响更是难以估量。

作为当之无愧的国民应用,微信已经是一款超级App,用户粘性极强,流量稳定,口碑良好。可以说,微信的品牌价值且不说在中国,放眼全球都能名列前茅。如果想要让微信获得更多用户的信赖与喜爱,那么最合理的方式一定是从产品层面上进行的优化。

试问:微信有何动机,又有何必要冒着如此大的风险再获得多一点点的曝光?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