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问互金风向何处(二):大数据应该自建还是合作?

大数据征信是消费金融能否走远的基础,但如今大数据获得成本较高,自建还是跟人合作,你觉得哪个方式更好?由于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之前小微贷款方向的互联网金融公司遭遇寒冬,消费金融的不良会更高还是更低?

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大佬。互联网金融的江湖同样如此。

刚刚过去的一年里,互联网金融这个江湖风起云涌。消费金融大势已起,P2P万亿应声而破,众筹破茧化蝶……

决定江湖发展的则是风,巨头呼风,豪强乘风,投资者等风……

而任何一个江湖里,最先能感知风向变幻的,必是大佬。

那么,2016互联网金融江湖风往哪吹,大佬会怎么说?金融魅丽与数十位大佬深入交流,将分别从消费金融、P2P、众筹等细分领域,跟你一起把脉2016的互联网金融江湖。

问:大数据征信是消费金融能否走远的基础,但如今大数据获得成本较高,自建还是跟人合作,你觉得哪个方式更好?由于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之前小微贷款方向的互联网金融公司遭遇寒冬,消费金融的不良会更高还是更低?

花呗产品负责人:郝颖消费金融风险总体平稳

行业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出现重组和分工,每个参与方会按照自己的比较优势进行定位。

例如有数据分析能力的会更专注于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有渠道的会专注用户营销和体验,所以产业链会被分割成很多子链条,然后各子链条进行协作,共同完成客户服务,合作共建是大势所趋。

关于消费金融的不良,不能单纯用高和低来看,不良是信贷业务的成本,好和坏评判标准还要综合收益率和社会责任一起评判,如果不良率稍高一些,但是收益率也稍高一些,只要风险一直是稳定的,能给消费者带来便利,在消费者可承受的还款能力内进行授信,就是好的。

信而富CEO王征宇:合建大数据可降低征信成本

大数据征信不单是海量数据的简单汇集,更多是通过一系列的新技术手段,获取散布在社交网络、电商平台、线下采集等大量与信贷行为特征呈现弱相关(对应人民银行征信局的数据与信贷行为呈现强相关)的海量信息,进行更为复杂和多维的加工,提取散布在大量噪音信号中的有效成分,来实现征信服务。

美利金融CEO刘雁南:大数据一定要与“巨人”合作

以美利金融为例,我们与芝麻信用分,京东金融等合作,交叉验证,以确保借款人的信誉数据。支付、大数据、云计算,在中间层,包括征信、增信,这些领域BAT都已经很早布局,作为一个创业型企业,只有在应用层进行创新,包括贷款、理财、众筹、保险等,合作创业型企业在应用层才能有机会,也就是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与他人合作。

消费金融最大的特点就是用户基数大,用户基数决定了潜在的业务规模,而数据和风控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消费贷款的单笔借款金额非常少,3C的平均每月两三百块钱,二手车平均每月五六千块钱,这样的量级大家的还款能力没有问题,真正有问题的是还款意愿,那么通过多家合作伙伴提供的数据来源,进行交叉验证,对于降低欺诈风险很有效率。

小牛在线COO 余军:自建征信体系用户定位更精准

我认为如果公司在有实力的情况下自建大数据征信体系是比较好的方式,因为你能在通过自建的过程中,你会根据你的投资者消费习惯以及消费场景产生更为精准的用户分析,像阿里、腾讯他们都是自建大数据征信体系。用户定位也更为精准,只是成本会相对较高,对公司的经营规模也有非常高的要求。

事实上,消费金融受经济下行的影响比较小,因为个人资产多是针对日常消费,即使在目前实体经济下行阶段,中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依然平稳增长,消费市场保持着较为平稳增长态势。

随着80、90青年族群步入社会,消费个性化、体验式趋势日益提升,网上购物、旅游消费、休闲娱乐消费等消费升级趋势愈发凸显,在线教育、智能医疗等新兴消费领域不断发展,因此消费金融的不良率不会偏高,毕竟是针对个人贷款,自然人不会消失,顶多会逾期,而且这些人借款的数额通常不会很大,风险都是可控的。

第1车贷CEO 郭超:大数据关键在于体系量化、高效、规范

无论是自建还是跟人合作,不是关键,关键在于所谓建立大数据风控体系的信息数据采集来源、评分方式、建模标准、分析策略等因素,是不是真正做到量化、智能高效而且规范的管理,更加精准地匹配对接消费需求、行为习惯以及互联网电商、第三方支付等各种消费场景。

根据第1车贷这两年的实践探索来看,包括我们自身在针对2B或者2C的金融服务,也是建立我们自己的大数据风控体系,并且有了一点自己的心得。未来我们也会在2C这快,力求把这一体系再深挖、做到更精细。

至于消费金融的不良会更高还是更低,还要看行业如何操作。除了靠用户自身诚信、消费能力的自觉外,平台如何通过策略、机制引导,以及相关政策如何规范。

下期话题预告:消费者对信用卡的依赖度下降,那么信用卡最终会被消费金融取代吗?

欢迎扫码关注金融魅丽,这里有最新鲜的互联网金融话题,我们坚持有态度的原创。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