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世界的尽头:穿越地球两极

南极的海水更冷还是北极的海水更冷?跳下去就知道了。

严正声明: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转载时务必注明作者及文章来源:异见(微信号:yijian1000),否则必举报并保留进一步追责的权利。

图、文/八月太阳

2007年,家庭聚会上,一个亲戚提到了他可以去南极科考,引发了我游南极的兴趣。

2010年,朋友带着我去听了一个关于南极科考的讲座,了解南极自助游的方式。

2012年,做南极游的计划。

2013年,到达南极洲。

2015年,做北极游的计划,游北极。

世界的尽头并非遥不可及

游南极基本都是游船方式,离南极洲比较近的国家有南美洲的阿根廷、智利,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非洲的南非等等。据我了解,前几个国家接近南极洲的港口都有出发南极的游船,当然大部分游客都是从号称世界最南端的阿根廷城市——乌斯怀亚出发,穿过德雷克海峡到达南极洲。也有其他到达的方式,比如飞机或直升飞机。在南极洲也建有机场。运气好的话,在南极也能看到飞机。

△乌斯怀亚街头

因为北极是陆地围绕着一个海洋,陆地分属美国、加拿大、格陵兰(丹麦托管)、挪威、瑞典、芬兰、俄罗斯,冰岛等等,所以到达这些国家的北极地区理论上就到过北极了,因此游北极可以像游其他地区的方式一样。如果想继续深入北冰洋或一些人迹罕至的地区,就可以像南极游一样,采用游船方式。当然也有直升飞机或水上飞机。

有很多公司都做南北极的游船项目,也有很多线路和方式可共选择。游船上除了基本设施外,一般还配备多媒体教室、酒吧、图书角、健身房、桑拿房、迷你泳池等,因此游船游南北极还是比较舒适的。我去南北极也都坐了游船。

△游船内的客房

整个南北极旅游的行程中,提供游船游的旅行公司会组织丰富的主题活动,酒会、舞会、化妆会、拍卖会、烧烤,电影、照片分享、总结等,还有地理、生物、历史等学者做专业的讲解和讲座。

例如:在北极,斯瓦尔巴群岛,历史学家Caro讲了个故事,我印象深刻。

1897年7月11日,三个瑞典人乘热气球冲击北极点。

在明知条件恶劣的情况下,他们还是出发了,是因为背负了太多的期望,无数瑞典人资助他们,包括诺贝尔及瑞典国王。在举国欢庆中,热气球升空并渐行渐远,载着寻找世界尽头的梦想,消失在人们祈盼的视线,就这样一去不回。

33年后,气球和探险家的遗骸才被找到,其实,离极点已经很近了。同时也发现了非常珍贵的日志资料。

气球失事了,在明知必死的情况下,他们仍坚持每天做科考记录,直至最后一个人倒下。

最后,英雄们获得了国葬的荣耀。

不知是Carol太会讲故事了,还是周围的苍凉所致,总之我被深深的感动了。

△历史学家Caro

船在海面行驶,还有两个问题。

一是破冰问题。在北极,我体会了三次破冰,其中第二次持续了好几天,也最强烈。虽然理性告诉自己这是安全的,但由于看过太多遍的《泰坦尼克号》,因此,当轮船一次次撞击巨大的冰块,整个船体伴随着低沉轰响一起震颤的时候,我的小心肝也在震颤。

然后,我做了三件事:

一、心里默默复习刚上船就进行过的逃生演习,预想着各种危险情况下的应对,并反复告诉自己,记得第一时间带上相机存储卡。

二、在大家都休息的时候,多次独自跑到甲板上,检查船体,当然,我根本不知道能看出什么名堂。

三、暂时不裸睡了。

其实,上面说的稍稍有些夸大。船组人员都经验丰富,现在的科技水平也非常发达,可以在什么样的冰洋上行驶都是有精确控制的,不会乱来,基本是有惊无险,而破冰的体验也会让大部分游客感觉很兴奋。

△北极破冰

二是晕船问题。理论上船越远离陆地越颠簸,风浪越大越颠簸。幸运的是,我基本不晕船,也不用吃晕船药。在南极,穿越德雷克海峡时,船是非常颠簸的,因为海峡正处在西风带上,常年刮着劲风,波浪滔天。在科技不够发达的年代,葬身这里海底的船只数不胜数,因此也被称为魔鬼海峡。我坐的游船在夜晚进入了德雷克海峡,不夸张的说,睡觉平卧时,人可以整个颠离床面。在第二天吃早饭的时候,整船100多乘客里,只有我与另一人在空荡荡的餐厅内享受“摇滚”早餐。另外,过此海峡需要2天时间,而且过去了总还是要回来的。

△德雷克海峡

冷酷是这里的特产

由于纬度高的原因,阳光照射角度小,造成南北极终年寒冷。也可以这样简单理解:纬度越高越寒冷。但是,由于陆地、海洋的布局和洋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种冷热和纬度的对应关系会有局部的差异。

南极地区是陆地,储热能力差,因此比北极地区更冷,冰雪量也大得多。南极地区的年平均气温为零下50摄氏度,测量的最低温度为零下89.2摄氏度,北极地区的年平均气温为零下18摄氏度,测量的最低温度为零下68摄氏度。

另外,南北极都有季节的变化:夏天很冷,冬天更冷。因此,南北极游多选在夏季,北极的其他季节也有游客,但南极的冬季游客就基本无法到达了。

我在南极和北极都跳了海,这是一种娱乐活动。组织者会挑选安全的地点和合适的时间,也会有保护者和医生在场。最后,还可以获得一张《跳海证书》。

感受就是:还是南极海水更冷。

在南极,基本上跳下去的感觉就是四大皆空,忘却了一切烦恼。而在北极,有了南极的体会垫底,会感觉海水温暖得多,我还可以简单游几米。

追寻神的光迹

南北极的风光有很大的相似——冰封的海面、峡湾、冰川,不同点在于南北极地形、气候的差异,南极的陆地景观更加雄伟,南极因为更少人类的踏足和开发,个人感觉更加空灵、纯净。

极地还有一个独特的现象:极光。极光是一种绚丽多彩的天文现象,地球磁场和太阳高能带电粒子流使高层大气分子或原子激发或电离产生。

注意,我们的地球除了南极点、北极点以外,还有南磁极点和北磁极点,它们和南北极点很接近,但却是不同的。极光围绕两个磁极点环状分布,所以并不是越接近南北极点就越有可能出现极光。

极光的出现是偶然的,想观测极光,运气很重要。就像天气预报一样,极光也有预报,在网站可以查到。另外,经常出现极光的地区的公共媒体也有这种预报,比如加拿大等国的电视台、广播电台。

还有一点,就是观测的环境。极光有强弱,天越黑越有可能观测到,或者观测到的极光越明亮清晰。然而,极地旅游多在夏季,而夏季的极地会有极昼现象,太阳不落下或落下很短的时间,天空总是亮着的,这就给观测极光带来了困难;而南极除了夏季几乎没有游客,加上南极光的分布区域难于到达,因此观测极光多在北极进行。

我在冰岛很意外的遇到了非常强烈的极光,强烈到在傍晚微黑的天空都足以看到。实属难得!

当然,前面说的极光预报也跟天气预报一样,不见得每次都准。因此,在南北极游的时候,逢晴朗的日子,天一黑下来,没事就多抬抬头。

从希特勒到爱斯基摩人

南极大陆无人定居,人文景观限于科学考察站。游南极可以或深或浅的参观多个隶属于不同国家的科考站,或废弃的科考站遗址,有个英国废弃科考站就被改造成了博物馆,供参观,买纪念品,寄明信片。

△英国科考站

我最开心的一次是参观中国长城站。我的英语水平有限,基本上是听懂20%,剩下80%靠猜,说英语是“眉飞色舞”加“比手画脚”式,所以在国外旅游时,天天听英语说英语脑袋都大了。在长城站参观,工作人员给游客作介绍之余,我可以直接用我的母语和她私聊,我可以看懂每一个标牌上的文字,其他游客也来让我帮忙翻译,因此这是我参观过的南极若干科考站里了解最详细的一个。另外,由于我的身份,还被热情的工作人员带着参观了站里更多的地方,见到亲人的感动、亲切和自豪感交织在了一起。

长城站设施相当完善,有邮局、图书馆、室内运动场。看新闻报道,最近还新添了一个火锅店。长城站里还有一种啤酒,是从南极取冰,运回中国加工酿造灌装又运回南极的,大家有机会可以尝尝。

△中国长城科考站

印象深刻的还有一个,德国人在二战时期由希特勒下令建立,现在已经废弃的基地当时的战火远未及南极洲,它的存在是作为长远的战略考虑。受命的德国将领到达这里后心想,反正战争还远,既然来了,不如顺便做些科学研究的工作。于是,到德国战败,基地人员被召回的这段时间里,他们所做的工作又为后来的科学发展、南极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

站在废弃的被积雪掩埋的钢铁建筑前,想着现在各国对南极的激烈争抢,南极战略地位及资源重要性的提升,不得不佩服当年的部署者和执行人的长远眼光,德国人,了不起。

△德国基地遗址

北极地区一直有人定居、开发,环北冰洋的陆地隶属于不同的国家。北极地区有城市、矿山、医院、学校、军事基地,所以北极的人文景观非常丰富。值得一说的是因纽特人(爱斯基摩人),他们世代生息于北极地区,是生活在地球上最北的人群,虽然他们现在的生活已经逐步现代化了,但仍保留着很多传统狩猎的习俗。在北极,我到访了一个因纽特人的小村庄,名叫Ittorqqoortoomiit,人口500,哈士奇却有1500只。

在大约一万年前,因纽特人从亚洲东部中心向北移动到北极,并越过白令海峡到达美洲北部,分布在环北冰洋地区。他们和我们同属于黄种人,其实像的不仅是外表,他们的性格也非常腼腆。因纽特小朋友不会像黑人、白人小朋友那样主动跳到镜头里摇头晃脑。于是,冰天雪地里,在北欧风格的建筑中,我恍惚来到了一个中国的小村庄。

△因纽特人

这才是真正的“原住民”

南极是海洋围绕着一个大陆。在很早以前,南极大陆从冈瓦纳古大陆分离出来,处于孤立隔绝中,且更加寒冷,其他大陆的陆地性动物难于到达,也不适于生存,因此南极没有陆地性动物,只有海洋性动物,如各种鸟类、鲸类、海豹海狮海象等。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企鹅,一种游禽。全世界的企鹅共有17种,除了南极地区以外,新西兰、澳大利亚、非洲南部、美洲南部也有分布,我在新西兰、澳大利亚旅游时就看到过。

在南极,我看到了不同种类的鲸鱼,陆地上也有很多鲸鱼的骨骸。有次坐着橡皮艇,露脊鲸就在很近的水面出现,换气喷出的水都打在了脸上。它直接从橡皮艇下游过,这时如果随意向上顶一下,小艇就会顷刻间倾覆。当然,鲸鱼是完全了解情况也会控制行动的,除非它想杀死我们,否则它不会这样干的。

南极开发较晚,没有人类定居,因此企鹅和海豹、海狮等动物相对不怕人,甚至很亲人。有次,海豹就在橡皮艇周围环游,对我们表现出恨大的好奇和热情,并用它那张天然微笑的脸卖萌。不过它们的气味也很重,很远就能闻到。

虽说人类完全可以和它们非常接近,但基于多种因素,游客还是应该尽可能小的干扰它们的正常生活,主动接近它们甚至摸它们都是不可以的,当然如果它们来“摸你”就另当别论了。不过,随着现在南极游客量的激增,不文明的游客也会增多。一个朋友跟我开玩笑说,用不了多久,企鹅看到人就会掉头逃跑了。

北极是大陆围绕着一个海洋,除了海洋性动物,如各种鸟类、鲸类,海豹海狮海象外,还有陆地性动物,如北极兔、北极狐、麝牛等,当然最著名的就是北极熊。

我在北极看到过很多鲸鱼,包括蓝鲸——地球上有史以来最大的动物。光从后背和喷水的样子,我是完全分辨不出它和灰镜或露脊鲸的不同,别人告诉我是就是喽,呵呵~

普及一下知识,分辨鲸鱼主要看背鳍、喷出的水柱和尾巴。有些鲸鱼甚至喜欢把胸鳍露出水面,或身体跳出水面,那就更容易看到和分辨了;有些除了换气都在水下“闷着”,那就比较神秘了,比如北极珍稀的鲸种——独角鲸。不过原住民因纽特人可不管那么多,他们照样把独角鲸捕来吃,我在一处因纽特人的游居地看到了独角鲸的骨骸。

北极开发较早,有人类长期定居及大规模捕猎,因此动物对人的防范心理比较强。我在北极几次看到北极兔和麝牛,它们每次都像小心翼翼的猎人,屏气凝神,悄悄接近,远远观察。北极的海豹也都比南极的海豹怕人。

当然,看北极熊是游北极的重头戏。它们是很危险的动物,在陆地上,除非有非常坚固高大的车辆,否则无法接近它们,如果它们主动接近你,就请祈祷吧。所以,比较好的观测方法是在船上看冰面上的熊,让高大的船舷成为安全的防护。

我在北极看到了难得一见的公熊捕食场景,当然也很血腥。被当做午餐的海豹很久才停止抽搐,更加难得的场面是,另一公熊随后到来,两熊交涉后,最终分享了午餐。先是一只在吃,另一只旁边等着;当第一只吃饱后,跟第二只碰碰鼻子,站起来挥挥双爪“聊了两句”——我估计这是它们的交接仪式,之后换上了第二只吃剩下的部分。碰面在独居的北极熊世界十分罕见,更别提分享食物了。

北极熊是北极的霸主,站在食物链的顶端,它们的食谱丰富,甚至包括白鲸。不过,随着全球变暖,它们很可能在本世纪灭绝。

我在北极地区还看到了角嘴海鹦,它们是长相非常特殊可爱的一种鸟,这种动物在动画片《快乐大脚2》中出现过,能看到它们也是计划外的收获。

更多精彩等你发现

除了在冰天雪地里徒步、露宿,把雪坡当滑梯,跳到冰海里“自娱自乐”以外,南北极还有潜水、皮划艇、坐狗拉雪橇等活动。

现在南北极旅游热,游客大量增加,这里面绝大部分是中国游客。

据说,现在每年去南极的游客一半以上都是中国人,而且比重还在快速增加,到达南极的中国游客应该有数万人了。

北极无法统计,应该比南极稍好些,因为大部分国人会感觉去南极更有面子。

游客的增加肯定会对旅游环境造成负面的影响,看国内那些商业化的景点就能体会了。而且,南北极游的花销也在逐年上涨。遗憾的说,南北极游尤其南极游的质量是逐年下降的。所以,我个人建议,去寻找那些没有被过度热捧的地方,即便去那些大家都喜欢去的地方,也可以尽量寻找属于自己的独特线路,去发现那些游客少涉足的精彩原生态,走自己的线路,看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有关南北极的冷知识

Q:南极为什么没有北极熊?

A南极没有大陆性动物。南极大陆从冈瓦纳古大陆分离出来的时候,熊还没有出现呢!之后,熊也很难越过大海到达南极大陆。如果把北极熊放到南极,它们应该会吃的很开心,因为南极的动物们不适应北极熊,像南极的企鹅和海豹等也难逃它的捕杀。

Q:北极为什么没有企鹅?

A其实北极曾经有过一种企鹅,叫北极大企鹅,又叫大海雀。它的特征也是不能飞,直立行走,前肢鳍状用于游泳,短羽毛,黑背白腹。它们现在去哪儿了?被北极熊吃光了?事实是,16世纪,随着欧洲工业革命的进程,欧洲人掀起了开发北极的热潮,北极大企鹅的灭顶之灾便到来了,它们被人类大量捕杀,1844年彻底灭绝。

看我,看世界!关注公众号:异见(微信号:yijian1000),看作者更多精彩文章:《世有界,心无界》、《后后西游记》......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