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解毒:儒家为什么这么“搞孝”

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长曰悌。此乃天性,人伦之常,没啥好拿出来说的。你要提倡,也不是不可以。问题是,你不能把孝悌拔高到这种程度,误导世人。

论语解毒·学而第一

儒家为什么这么“搞孝”

余少镭

【原文】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译文】

弟,通悌,善事兄长曰悌。鲜,不是新鲜,而是少见之意。

有同学说:那些在家能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却喜欢犯上的人,是极其少见的;不喜欢犯上,而喜欢作乱的人,那就更加没有了。君子应在一些根本的事情上下功夫,根本一立起来,仁道也就顺势而生了。所谓孝悌,正是施行仁道之根本也。

【解毒】

有子,孔子的得意门生,所谓“七十二贤”之一,名有若,字子有,“有子”是尊称(绕口令有没有)。据说,有子这哥们儿外貌、气质都很酷似孔子(是不是又凌乱了?),又对孔子的思想全盘继承,坚持“两个凡是”(凡是孔夫子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必须拥护;凡是孔夫子的指示,我们要始终不渝地遵循)。所以,孔子死后,如丧考妣的子夏、子张、子游等孔门弟子,“欲以所事孔子事之”,即准备像尊奉孔子那样尊奉他,后来是他们的另一同学曾子觉得有点胡闹,给叫停了。诸位,这可是孟子说的,要吐槽吐他去。

听专家说,《论语》是曾子主持编撰的。如果真是这样,我们也就能理解,他为什么把“二”这么重要的位置,给了有同学了——台面上,可以这么说,有同学的思想,也就是孔老师的思想。实际上呢,因为曾子把有同学当儒家掌门人的事给搅黄了,在《论语》中给他一个重要的推广位,也是一种平衡,免得有同学心生怨怼嘛。

人心即江湖,无分文武。

好了,咸蛋扯过,言归正传。“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说白了,就是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人,在外面是不会乱来的。孝悌是为仁之根本嘛,这根本一竖起来,仁也就到了。

有同学这句话,正能量爆棚的有没有?简直就是孔府家酒兑心灵鸡汤啊,不转不是中国人啊!

慢着,只要我们再搅几下,这锅汤就黑了——因为里面有毒。

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长曰悌。此乃天性,人伦之常,没啥好拿出来说的。你要提倡,也不是不可以。问题是,你不能把孝悌拔高到这种程度,误导世人。

认为一个人在家孝悌,出门就一定乖乖听话,不会犯上作乱,这是典型的将复杂人性简单化。首先,这立论缺少统计学上的数据支持,只能是有同学的想当然,我们可以举出不少例子,推倒他这个立论,但没意义。为什么?一个人孝不孝,跟他会不会“犯上作乱”,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我们看《水浒传》,里面最有名的孝子是谁?李逵。他上了梁山当革命干部后不忘他妈,冒险犯难去接他妈上山享福。他妈行走不便,他硬是背着她长途跋涉。结果,半路一个疏忽,他妈被老虎吃了,他一怒之下,手刃四虎,然后大哭一场,把老虎吃剩的残躯葬了。

这么一个孝子,在官家眼里,是个彻头彻尾的反贼;在当时百姓眼里呢?是一个“为了我们的幸福生活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好汉?No,就是一个杀人如麻的屠夫刽子手,比官兵更凶残的恐怖分子。且看书里的描写,当梁山众头领劫法场时:

只见那人丛里那个黑大汉,轮两把板斧,一味地砍将来。……晁盖便叫道:“前面那好汉莫不是黑旋风?”那汉那里肯应,火杂杂地抡着大斧只顾砍人。晁盖便叫背宋江,戴宗的两个小喽罗,只顾跟着那黑大汉走。当下去十字街口,不问军官百姓,杀得横遍地,血流成渠。推倒颠翻的,不计其数。众头领撇了车辆担仗,一行人跟了黑大汉,直杀出来。……这黑大汉直杀到江边来,身上血溅满身,自在江边杀人。晁盖便挺朴刀,叫道:“不干百姓事,休只管伤人!”那汉那里来听叫唤,一斧一个,排头儿砍将去。(《水浒传》第三十九回 梁山泊好汉劫法场 白龙庙英雄小聚义)

这场面,是不是有点熟悉?会不会让你想起最近的什么新闻?如此孝子,却是一个滥杀平民的恐怖分子,有同学你怎么看?

那位说了,这是小说,不作数。OK,那我再讲一个现实中的:哈尔滨有一个叫李占山的,其父瘫痪多年,一直在兄弟姐妹中轮着住。李占山想尽孝接他父亲来自家住,他老婆一直反对。2006年9日4日,在大吵几次无果之后,李占山拿着菜刀,将他老婆、岳父岳母和他们的小孙女通通杀了。“孝悌乃为仁之本”,李占山这么一个孝子,为了自己心中的“为仁之本”,连杀四人,小孩子都不放过,有同学你又怎么看?

好吧,我就是来搅局的,所举都是极端例子,确实不能说明什么。同样,孝子不会犯上作乱,最多是一个或然判断,而“未之有也”则是一个必然判断——我只能说,有同学你太自信了。

说一千道一万,儒家为什么要将孝悌提到如此高度呢?很简单,我们把这锅心灵鸡汤搅多几下,看,一直隐藏在“孝”汤里的毒素,是不是浮上来了?那是什么?

顺。

对了,孝顺孝顺,打着“孝”的幌子,躲在后面的,就是“顺”这个毒害了中国老百姓两千多年的毒素了。孝本没错,但儒家所要提倡的孝,乃是对父母绝对的顺从——荼毒最广的所谓“二十四孝”故事,什么卧冰求鲤、尝粪忧心、埋儿奉母……一个比一个变态,便是最好的例证。而这些毒素凝结成一句话,就是“天下无不是之父母”,想想这句话,要多可怕有多可怕。

儒家之所以这么搞孝,就是他们想当然地认为,士大夫在家孝悌,自然会将这“为仁之本”带到朝廷上,转化为“忠”,去绝对服从君王。老百姓在家孝悌,社会上自然也会是一个顺民,就算给他一个大饼脸也不敢“上房揭瓦”——也就是说,忠顺,乃孝的高级形式。

儒家这种搞孝思想,最为统治者所欢迎。自汉武帝始,“以孝治国”便被一代又一代君王奉为圭皋。汉武帝甚至以是否有孝行来作为选拔人才的标准,叫“举孝廉”,直到科举出现,这个制度才退出历史舞台。

但是,早在东汉之时,就有人对过分拔高“孝道”提出非议。他说:“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莫为?譬如寄物瓶中,出则离矣。”父亲对于儿子来说,有什么亲情可言呢?归根到底,儿子只不过是父亲情欲发作的衍生物罢了。同样,儿子对于母亲来说也是如此,就像将东西暂寄瓶中,一拿出来,瓶物两离,有什么联系呢?

这话现在听来,也是那么的惊世骇俗——先别骂,你知道这是谁说的吗?孔融!对,你没听错,就是孔融。你老师只跟你讲他四岁让梨我们要向孔融同学学习,不敢让你知道他说过这些离经叛道的话吧?那你知不知道,孔融还有一个身份,说起来保证让你大吃一惊——他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而且,还是一个“以孝著称乡里”的人。以上言论,见于《后汉书·孔融传》。

最后再扯远点,曾经有一首红歌,叫《爹亲娘亲不如毛主席亲》,看歌名,你可千万别以为这也是跟孔融一样在“非孝”,恰恰相反,这正是我上面说过的,将孝转化为“忠”的高级形式。这歌响彻神州大地时,全国人民一边在毛主席指挥下“批孔”,一边天天要向毛主席“早晚敬”,表忠心、跳“忠字舞”。说白了,再怎么“打倒孔老二”,骨子里,也还是“以孝治国”那一套。

附录

“2013中原十大孝子”揭晓

2013年12月12日07:26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记者 王迎节

本报讯 《弟子规》有曰:首孝悌,次谨信……“孝”,自古以来就根植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为弘扬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今年5月,河南启动了“2013寻找中原十大孝子”大型公益活动。历经半年的推选、投票,12月10日晚在河南电视台举办的颁奖晚会上,“十大孝子”花落有家。

10日晚7点半,颁奖晚会在108位小朋友齐声朗诵的《弟子规》中拉开帷幕。跟随着大屏幕,一个个感人至深的孝子故事呈现在现场观众眼前:李院军,背着脑瘫妈妈去上学,3000多个日日夜夜,她是妈妈的手和腿;王春来,历经12年的不眠之夜,他睡在父母中间,只为照料双双瘫痪的父亲、母亲……

百善孝为先,十位孝子的孝行故事无不打动着在场观众们的内心。“了解到他们对待父母的言行举止,感觉自己的差距很大,得好好学习。”不少观众在受访时感慨。

而这场由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文明办、河南省广播电影电视局、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的公益评选活动,正是为了把“孝”发扬光大,为推进文明河南建设创造良好环境、营造浓厚氛围。

相关链接

获得“2013中原十大孝子”荣誉称号的分别是:李院军、王春来、岳德珍、刘杰、原新河、刘黑、王少林、豆雨霞、张玉玺、刘迅甫。

http://news.dahe.cn/2013/12-12/102559222.html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