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解毒:君子不作则不死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这话本是马屁,却香飘两千年。但晋灵公所作所为,已不是什么“过”,而是罪。如此之罪,改了就“善莫大焉”,那谁不会,杀了人,说声我保证以后不再杀了,就善了,且“莫大焉”

论语解毒·学而第一

君子不作则不死

【原文】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译文】孔子说:“君子如果不自重,就没什么权威,所学的东西也就不够牢固。时刻注意忠信待人,不要交不如自己的朋友,有了过错,不要害怕承认,要勇于改正。”

【解毒】到底怎么才算是君子?整部《论语》从未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但是,对君子的具体要求,就不只一次出现。

“君子不重则不威”,这个“重”字,信息量很丰富:君子说话做事要“重”,仪表仪容,要“重”;兴趣爱好,也都要“重”。不“重”的话,就会言而无信,作风不稳,心浮气躁,学习起来当然也就很难牢固了。“主忠信”,陈词滥调了,不说也罢。但是,“无友不如己者”这一句,如果只从字面上解释,就有点雷人了。为什么?每一个人,都要跟比自己更优秀的人交朋友,逻辑上讲,那是不可能的——你要跟那些比你优秀的人做朋友,那些比你优秀的人,也要找比他们优秀的人当朋友,怎么可能跟你做朋友?这么一来,就谁都交不到朋友了。

孔子应该不会这么整人吧?别急,在“述而第七”里面,他老人家还说了一句著名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就是每一个人都有过人之处,所以每个人都要看到别人的长处,这么一来,当然就“无友不如己者”了。(好吧,暴汗ing)

但是,这样也还不够。君子的行为规则里面,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过则勿惮改”了。而这一点也是最知易行难的。

孔子的好基友左丘明所写的《左传·宣公二年》,就记载了春秋时期暴君晋灵公“改过”的故事。这位晋国的最高领导人,论残暴程度,不亚于桀纣之流。按左丘明所说,晋灵公除穷奢极欲外,还喜欢虐人为乐——他经常站在王宫高台上用弹弓射路人玩,看那些路人闪避腾挪狼狈不堪,他就乐得抚掌大笑。有一次,御厨给他炖熊掌,他一吃觉得不够烂,立马叫人把那御厨杀了,把尸体扔在筐里,叫宫女用头顶着筐走过朝廷。刚好大臣赵盾和士季看到筐里露出一只手来,问明原因,深为晋灵公的无道而担心。他们决定接力进谏,由士季主打,赵盾替补。没想到,士季刚想开口,晋灵公立马就说:“知道了知道了,不就杀了个厨子吗,至于这么大阵仗,你们烦不烦啊,我改还不行吗?”士季一听高兴坏了,赶紧补一个马屁:“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您若能知过即改,不止臣民有福,江山更会永固啊!”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这话本是马屁,却香飘两千年。但晋灵公所作所为,已不是什么“过”,而是罪。如此之罪,改了就“善莫大焉”,那谁不会,杀了人,说声我保证以后不再杀了,就善了,且“莫大焉”了?

当然,非要给“改过”来一个道德价值评判,可以这么说,“过而能改,恶莫续焉”——改过,只是中止了错误或罪恶,并不能挽回那些错误或罪恶所造成的损失。要不还得说孔子聪明,他只说“过则勿惮改”,做错了,就别怕承认,更要勇于改正。他并没有说,改了,就什么“善莫大焉”,那实在太扯了。

士季的“善莫大焉”,也有可能是给晋灵公戴一朵小红花,表扬他改过的决心,鼓励他以后一心向善,不要再动不动就杀人了。可是,有用吗?这些哄幼儿园小孩玩的小把戏如果对暴君有用,历史早就不是这个样子了。《左传》中说,忽悠了士季之后,晋灵公行动上依然故我。赵盾实在看不下去,一再阻谏,谏得晋灵公烦了,派人去暗杀他,一次不成,又在酒席上埋伏刺客,最后还是被赵盾的车夫搅了局,赵盾逃出,觉得不能再跟晋灵公玩下去了,就准备出国政治避难。不料,赵盾还没逃出国境,他的堂弟赵穿就把晋灵公给杀了。

晋灵公的故事告诉我们,不是君子不重则不威,而是君子不作则不死。

(插图:老饼)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