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日本游戏说NO

小时候的多啦a梦、一休、阿童木、FC、GBA、魂斗罗、超级玛丽已经成为了无法抹去的童年记忆,现在的火影、柯南、PSP、PS4和数不清的日本游戏又占据着不少玩家的生活。中国的游戏玩家就是在这种纠结的矛

今年的7月7日是卢沟桥事变的77周年,而国家罕见的高规格仪式纪念“七七事变”,除了目前中日领土争端和历史问题争端的大背景,还有一层含义,就是经历过77年前那段历史的亲历者已然不多,庄重的仪式可以让现在的年轻一代牢记那段屈辱,激励自身奋发图强。

“奋发图强”对于中国游戏来说更有其特殊的意义。一方面,千年的恩怨尤其是在上个世纪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让中国人刻骨铭心的痛恨日本。但另一方面,中国对日本游戏动漫不能完全拒绝。小时候的多啦a梦、一休、阿童木、FC、GBA、魂斗罗、超级玛丽已经成为了无法抹去的童年记忆,现在的火影、柯南、PSP、PS4和数不清的日本游戏又占据着不少玩家的生活。中国的游戏玩家就是在这种纠结的矛盾中去面对日本游戏的。

作为中国的游戏玩家,能否将日本游戏从自己的生活中赶出去?强忍着不玩?那是在和自己的欲望作斗争,极不可取。唯一的办法就是奋发图强,开发出素质足以媲美日本游戏的国产游戏,才能填补因为拒绝日本游戏后出现的精神空洞。也许有人会问,就凭那群只想着山寨扒皮,满脑子挖坑设套的游戏商人,能做出这样的游戏吗?

对这个问题,光速个人无法回答。游戏是一个产业,游戏是一个产品,要做出好的产品,不光需要好的开发人员,还需要健康有序的产业链条。而个人认为,日本的游戏产品和产业链条远比中国更有竞争力,如果要对日本游戏说NO,至少也要在这两方面达到相应的实力,让我们看看日本游戏都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游戏方面,制作精良和想象力是最突出的亮点。在光速所接触到的日式游戏中,RPG游戏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游戏类型。以《轨迹》系列和《女神异闻录》系列为代表,日本游戏的主要特色在于对人性的深刻把握,突出表现在剧情、音乐、配音等制作细节的用心,《女神异闻录》的多结局,《轨迹》系列的庞大剧情,制作精良的剧情动画加上原创配乐,以及专业声优的倾力配合,让游戏整体显得精致。尤其是在开发过程中,从人物的原画到剧情的编排,细致程度丝毫不亚于影视剧拍摄,这样的游戏具有非同一般的感染力,足以令玩家回味。

除了制作精良,想象力也是日本游戏所长。也许是国土狭小的原因,日本人很擅长幻想出各种虚幻大陆、平行空间、隐藏空间之类的调调。《轨迹》系列就发生在名为赛姆利亚大陆的虚幻空间,《女神异闻录4》发生在电视机的隐藏空间,《刀剑神域》干脆直接发生在虚拟网游中,这些大陆和虚幻空间中的种种匪夷所思的事件,都反映了日本人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主机游戏是如此,手游也是如此。各种只有日本人才能想出来的奇葩小游戏,在媒体上经常出现,像草泥马、任意球等游戏,都值得一试。

游戏产业。日本游戏的明星化和全产业链覆盖值得中国同行学习,日本的游戏界不仅有卡普空、科乐美、世嘉等著名企业,还有相当数量的明星制作人和知名游戏。稻船敬二和《洛克人》、宫本茂和《超级玛丽》、小岛秀夫、小野义德和《真人快打》等等,这些明星制作人不仅为自己开发的游戏摇旗呐喊,集合后连同诸多的系列游戏一样,为日本游戏在世界上赢得了一席之地。而中国的著名游戏人大多是游戏企业的经理人或者投资人,做游戏出名的如史玉柱也是因为营销手段,真正做出好游戏的明星凤毛麟角。

另外,日本的游戏产业链非常完善。从游戏的开发、推广展会、周边、动漫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卡普空的《生化危机》系列有出品纯CG级别的动画电影,《女神异闻录》有同名的动漫,而像《口袋妖怪》这样的国民级游戏更是玩偶、动漫全面出击,甚至在游戏虚拟偶像的塑造和推广上,已经遥遥领先。这一点中国企业已经开始注重,《仙剑奇侠传》和《古剑奇谭》已经拍摄了同名电视剧推向大荧幕,希望业界继续加油。

日本的游戏亮点就总结这些,要想拒绝他人,首现要奋发图强增强自身实力,日本游戏富有想象力且制作精良、善于打动人心,如果想要超越它,需要在细节上像日本游戏看齐,需要我们的市场和监管部门进行变革。如果将游戏比作武器,只会山寨的微创新是赢不了他人的。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