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解毒:这才是真正的\"主体思想\"

放眼全球,对此一孝道践行得最好的,非朝鲜莫属。君不见,金日成以降,金氏王朝“三代无改于父之道”,所以,在他们的英明领导下,朝鲜人民一直过着全世界最幸福的生活——看来,儒家思想才是真正的“主体思想”。

论语解毒·学而第一

这才是真正的“主体思想”

【原文】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译文

孔子说:“其父还在时,须看其志向;其父过世后,要看其行动;如果三年都不改其父之路线、方针,那就可以算是孝子了。”

解毒

虽然,从“可谓”一词来看,孔子仅把“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当成“孝”的充分(非必要)条件。但这个条件一提出,依然天雷滚滚。

无从得知孔子说这话的背景,大胆揣测,应该是有学生问他,该怎么才算是孝。于是他随口讲了几个条件:第一,父亲在的时候,看他志向如何。一句我们耳熟能详的心灵鸡汤如是说:有大志不一定能成才,但无大志一定不能成才。所以,我们看某个人,父亲在世时,有靠山在,无大志向,无责任心,将来注定碌碌无为,无法光耀门楣,甚至败祖辱宗,是为不孝;第二,丧父之后,看他实际行动如何。有些人,有严父在,不敢不装出踌躇满志的样子,父一死,立刻原形毕露,靠着其父声望、遗产度日,过着二世祖的生活,此也大不孝。

以上是我胡扯。孔子若作此意,则以“父死观其志”、“父没观其行”来判断孝与不孝,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也不失为三观正确。但是,接下来以“三年无改于父之道”来作为孝的充分条件,那就实在毁三观了。

就连朱熹,也忍不住在《论语集注》中引尹氏的话,对“三年无改于父之道”提出质疑:“如其道,虽终身无改可也;如其非道,何待三年?然则三年无改者,孝子之心有所不忍故也。”也就是说:其父之所作所为,如果合乎“道”,那么终身不改也行;其父如果无道,何必等三年再改?但话又说回来,三年没改,是孝子之心有所不忍的原因罢了。

本来,尹氏的质疑既有力又有普世价值,可惜质疑到后来,又变成了为孔子背书。就因为“心有所不忍”,所以对其父的错误路线、方针就不改了,这就是孝吗?

我们且来看,大思想家黄宗羲是怎么做的。黄乃前明遗臣,明亡之际,他曾振臂一呼起兵抗清,兵败之后回老家教书,康熙几次闻其大名,想延揽他为新政权服务,都被他拒绝了。要说“道”,为大明尽忠就是他的“道”。可是,康熙组织人修《明史》时,黄宗羲又主动让他的儿子黄百家去参加修史——黄还没死呢,就主动要其子“改于父之道”,这又该如何解释?

不奇怪,黄宗羲为明尽忠,终身不仕清,其道不非,其节不亏。但时移世易,江山已姓爱新觉罗,反清复明已成梦呓,为明修史,以为后人之鉴,也是功德事。所以黄宗羲觉得,儿子并没有必要跟他一样对新政采取“非暴力不合作”态度,于是主动让儿子改他之“道”,帮康熙修明史。黄宗羲此为,后世仍尊其为大儒,并不觉得有何不妥。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这一孝律,汉以后演变为丁忧制度(见本专栏《慎终追远,用完即扔》一文)。千百年来,它成为因循守旧、陈陈相因的理论基础。1976年毛泽东死后,曾闹得沸沸扬扬的那句假遗嘱“按既定方针办”,也有这句孔语录的阴魂在(见延伸阅读)。直到今天,那些认为儿女必须按自己的意愿生活、走自己指定的路、实现自己未能实现的理想的为人父母者,内心深处,依然将这话奉为圭臬。可见,它的流毒有多么深远。

当然,要举例证明它的正确也不难:放眼全球,对此一孝道践行得最好的,非朝鲜莫属。君不见,金日成以降,金氏王朝“三代无改于父之道”,所以,在他们的英明领导下,朝鲜人民一直过着全世界最幸福的生活。

看来,儒家思想才是真正的“主体思想”。

热门文章HOT NEWS